【摘要】目的 观察三根喷喉方加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咽喉炎的病例120例,采用随机分组,三组均为40例。对照组1单用蒲地蓝组,对照组2单用三根喷喉方组,实验组患者给予三根喷喉方组加蒲地蓝,对比三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三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2、3天及治疗结束(7天)进行评价,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组疗效的差异。
结果 三根喷喉方加蒲地蓝口服液对急性咽喉炎疗效显著,与对照组单用蒲地蓝口服液或单用三根喷喉方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根喷喉方加蒲地蓝口服液对改善急性咽喉炎的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病程。
关键词: 乳蛾;喉蛾;急性咽喉炎;三根喷喉方;蒲地蓝口服液
急性咽喉炎为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引起诸多并发症,危害极大。急性咽喉炎是咽黏膜并波及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或急性鼻炎,亦可单独发生,为上呼吸道感染之一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为咽痛、吞咽困难、发热、头痛、纳差、四肢酸痛等。西医学治疗本病多以抗生素为主,但有毒副作用大、二重感染、易耐药等的缺点。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乳蛾”或“喉蛾”的范畴,多由素体肺胃蕴热,复感风热,邪热壅肺,邪毒结于咽喉,以致脉络受阻,肌膜受灼所致,治以疏风清热利咽为法。超声雾化疗法是临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该疗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患处而产生治疗作用,具有作用直接,起效快,吸收快的特点。本院三根喷喉方由岗梅根、山豆根、两面针、甘草,冰片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痛,已经在临床使用多年,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广受患者好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根据蒲地蓝片原方改革剂型后研制成的新剂型,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消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本课题选取三根喷喉方加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急性咽喉炎,以期达到以下目标:①通过三根喷喉方加蒲地蓝口服液对急性咽喉炎疗效的临床疗效观察,以证实该治疗方案安全性、有效性。②通过三根喷喉方加蒲地蓝口服液对急性咽喉炎疗效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歩优化诊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③为急性咽喉炎制定一套疗效确切可靠、可重复操作性强、安全无创、治疗更方便、更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本课题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咽喉炎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三组均为40例。对照组1单用蒲地蓝口服液组,其中男20例,女20例;对照组2单用三根喷喉方组,其中男18例,女2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三根喷喉方组加蒲地蓝口服液,其中男16例,女24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参照《中耳鼻咽喉科学》、《实用内科学》以及《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急性咽喉炎的诊断标准确诊。表现为:咽干、咽痛,有热灼感,吞咽困难,并伴强疼痛;喉部不适,咯痰等临床症;检查可见口咽及鼻咽粘膜黏膜充血肿胀,咽喉壁淋巴滤泡红肿,严重者有颌下淋巴结占肿大及压痛:血液学检查有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2)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伦理学会审核。
2)排除标准:急性传染病前期引起的咽喉部症状、扁桃体炎、孕妇和精神病患者。
3)退出标准:不符合纳入条件,纳入错误/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使用影响疗效药物退出/脱落病例按退出/脱落时疗效纳入疗效判定。
4)剔除标准:观察期间退出本研究的患者;患者依从性较差,未按规定治疗,影响疗效判定;接受其他干预措施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1单用蒲地蓝组,口服蒲地蓝口服液(江苏济川医药集团生产)0岁~ 1岁,1/3支,每日3次;1岁~ 3岁,每次1/2支,每日3次;3岁~ 5岁,每次2/3支,每日3次;5岁以上,每次1支,每日3次。对照组2单用三根喷喉方组,以本院制剂三根喷喉方药液15ml,加入雾化器中雾化,每日1次,每次15分钟。实验组患者给予三根喷喉方联合蒲地蓝口服液,即联合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治疗方法。三组均在治疗前、治疗第1、2、3天及治疗结束时进行评价,分别记录各项数据。实验设备: 402A超声雾化器(上海鱼跃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病人基本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观察患者治疗第1.2.3天及治疗结束时症状体征的变化及积分。
1.5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咽部症状消失,检查正常,积分减少≥95%。好转:咽部症状明显减轻,积分减少70%,< 95%。有效:咽部症状和体征减轻,体征积分减少30%,< 70%。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或积分减少< 30%。
1.6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正态分布的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齐)或t`检验(方差不齐),呈非正态分布分布的两独立样本或多组独立样本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两个或多个发生率或结构比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概率(Probability)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1天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第1天患者症状好转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两对照组,而两对照组效果相当。见表1。
表1 治疗第1天各组患者疗效比较 ( 例,% )
.png)
注: 用卡方检验法,实验组与两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P < 0. 05,两对照组比较 P >0. 05。
2.2 治疗2天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第2天三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总有效率100%,但治愈率实验组已达25%,而两对照组未有治愈病例,好转率实验组也是明显高于两对照组,而两对照组在好转及有效率方面相差不显著。见表2。
表2 治疗第2天各组患者疗效比较 ( 例,% )
.png)
注: 用卡方检验法,实验组与两对照组治愈率比较 P < 0. 05,两对照组治愈率比较 P >0. 05。
2.3 治疗3天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第3天三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总有效率100%,但治愈率方面实验组明显好于两对照组,两对照组治愈率方面亦有差异而好转率相当。见表3。
表3 治疗第3天各组患者疗效比较 ( 例,% )
.png)
注: 用卡方检验法,实验组与两对照组治愈率比较 P < 0. 05,两对照组治愈率比较 P <0. 05。
2.4 治疗结束(7天)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总有效率100%,但治愈率方面实验组治疗明显好于两对照组,而两对照组效果相当。见表4。
表4 治疗结束( 7天) 各组患者疗效比较 ( 例,% )
.png)
注: 用卡方检验法,实验组与两对照组治愈率比较 P < 0. 05,两对照组治愈率比较 P >0. 05。
3 讨论
急性咽喉炎为常见的咽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西医学治疗本病多以抗生素为主,但有毒副作用大、二重感染、易耐药等的缺点,因此,寻找非抗生素治疗方案具有迫切性,而中医药及物理治疗无疑是其方向。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乳蛾”或“喉蛾”的范畴,多由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结于咽喉,致咽窍脉络受阻,黏膜受灼所致。也可因烟酒、辛辣物刺激,胃热痰盛,复感风热毒邪,致咽部热结,痰阻、血瘀而成。治疗应以祛邪为主,一般用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咽等法。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消热解毒 抗炎消肿的作用。本院三根喷喉方由岗梅根、山豆根、两面针、甘草,冰片组成。其中山豆根大苦、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作用。岗梅性苦、微甘、凉,归肺、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肿、散瘀止痛的作用。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防腐生肌的作用。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上焦风热,具有清头目,利咽喉的作用。此喷喉方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痛,已经在临床使用多年,广受患者欢迎。
近年来很多人开始注重中药的治疗,传统的煎药方法繁琐、费时、口感差,难于得到推广。超声雾化疗法是临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该疗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患处而产生治疗作用,具有作用直接,起效快,吸收快的特点。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根据蒲地蓝片原方改革剂型后研制成的新剂型,携带保存方便,依从性好,便于推广应用。
现代研究证明岗梅根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抗病毒细茵,抗过敏等作用。山豆根含苦参碱,臭豆碱,黄酮类等,有明显的抑制微生物,抗肿瘤等作用。两面针含多种生物碱类、甾醇类、木质素等物质,有眀显抗炎、镇痛、止血,抑制病原微生物作用,甘草含甘草黄酮类,有明显抑菌、抗炎、抗溃疡等作用,冰片含龙脑及其类似物,实验室证明其对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另龙脑等亦有明显镇痛镇定作用。而蒲地蓝口服液作为常用中成药制剂,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其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多种传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均有明确疗效,安全性高。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用三根喷喉方治疗急性咽喉炎有效,单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急性咽喉炎亦有效,而三根喷喉方结合蒲地蓝口服液的方法能明显增强疗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巫大平.李敏芝,张相宏,谢瑜等 三根喷喉方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光明中医 2017年7月第32卷第 14 期
[2]李培勇,曾崎冈,段晨霞等三根喷喉剂治疗慢性咽炎的机理研究 河南中医 2019年7月第39卷第7期
[3]曾坤,陈良华,丘琴,等. 岗梅根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 药,2012,21( 18) : 28-29.
[4]李晓宇,孙蓉. 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实热证小鼠抗炎及伴随毒作 · 2991 · 光明中医 2017 年 7 月第 32 卷第 14 期 CJGMCM July 2017. Vol 32. 14用机制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2015,12( 2) : 79-81.
[5]黄依玲,冯洁,赖茂祥. 两面针叶抗菌活性部位研究[J]. 中国医药 导报,2014,11( 21) : 13-16.
[6]李海华,青梅,于娟,等. 甘草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 报,2015,37( 2) : 199-204.
[7]黄聪,王建,文静,等. 冰片的妊娠禁忌及现代研究进展[J]. 中药 与临床,2015,6 ( 4) : 54-57
[8]胡连生,吴焕革王旭辉。等 蒲地蓝口服液治疗120例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的疗效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4年04期
[9]莫火弟,容令新,梁军,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12期
[10]王连心,苗青,谢雁鸣。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