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化瘀汤治疗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35 例探究实践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郭姝 张本燕 李天宇 张和敏
[导读] 探究祛痰化瘀汤治疗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35例探究实践
        [摘要] 目的:探究祛痰化瘀汤治疗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35例探究实践。方法 :选取之前在我院治疗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5例,随机分配,分配情况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祛痰化瘀汤治疗,分析病患的疗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都有所改善,而对照组患治疗效果一般,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祛痰化瘀汤对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使治疗得到最佳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关键词] 祛痰化瘀汤  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探究实践
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病因顾名思义,并不是酒精引起的,脂肪肝是因为胆固醇摄入较高而导致的,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给病患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更好的治疗患者一直是我院关注的一个较大问题[1],我院现采用祛痰化瘀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较佳的成绩,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治疗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5例。对照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32-68岁,平均(44.3±4.5)岁;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1-65岁,平均(42.1±6.3)岁,两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患者每天口服东宝肝泰片3次,每次4片;观察组祛痰化瘀汤治疗,祛痰化瘀汤方剂内容为:枳壳15克,三七粉10克、生山楂30克,姜黄12克,泽泻12克,郁金15克,茯苓15克,何首乌20克,酒大黄10克,决明子20克,丹参30克 [2]。以上中药配好,用500ML清水煎煮2次,煎好后取400毫升汤汁,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数据如下:1、对2组病治疗前后肝功能进行对比。2、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3、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整理后的两组患者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
2.结果
2.1对2组病治疗前后肝功能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1.
表1.    对2组病治疗前后肝功能进行对比(?X?±S)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率为75%(15/20),效果一般为15%(3/20),效果轻微为10%(2/20),无效为0%(0/20),总有效率为90%(18/20);对照组效果明显率为46.66%(7/15),效果一般为20%(3/15),效果轻微为26.66%(4/15),无效为6.66%(1/15),总有效率为66.66%(10/15)。
2.3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TC为(5.70±0.89)mmol/L,TG为(3.27±2.20)mmol/L,HDL为(1.68±0.27)mmol/L,治疗后TC为(4.07±0.86)mmol/L,TG为(1.21±0.36)mmol/L,HDL为(1.94±0.20)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TC为(5.84±0.78)mmol/L,TG为(3.95±0.91)mmol/L,HDL为(1.42±0.33)mmol/L,治疗后TC为(4.55±0.50)mmol/L,TG为(1.28±1.07)mmol/L,HDL为(1.57±0.55)mmol/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改善较为明显,治疗效果显著。
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日常中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与患者本身的其他疾病密切相关,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当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热量以及脂肪摄入过量后就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我院现采用祛痰化瘀汤对患者进行治疗,祛痰化瘀汤中的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虚体倦,食少,大便溏烂者,用于心悸,失眠等症,可由安心宁神的功效;姜黄能够帮助患者活血化瘀,而山楂能够帮助患者消化积食,山楂味酸,能够健胃消食,可以行气散瘀,活血化瘀,同时还能偶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能够治疗高血脂症;由多种中药煎煮成五莲益肝汤,中药天然无副作用。
观察组祛痰化瘀汤治疗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肝功能状态也优于对照组,血脂改善也较佳,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18/2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6%(10/15),痰化瘀汤对治疗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值得推广[3]。
参考文献:
[1]尤荣辑,刘学文.现代新方剂学.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2019:273-29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9:148.
[3]马清钧,王淑玲.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公司,2017:626,637,4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