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郭永杰 吴莉莉 柳晓芳
[导读] 分析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1例。给予对照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止血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87.09)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96)。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67.74)与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90.32)相比明显不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内科治疗后提升了临床疗效,降低和缓解了出血率,溃疡面积得到控制欲治愈,效果显著,可以广泛使用。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总有效率;止血;临床疗效
消化性溃疡也被称之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疾病。导致溃疡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习惯、服药历史、胃部病史等,其主要原因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和黏膜组织造成影响。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后得出消化性溃疡最多人群为中老年的男性患者,主要是因为男性患者生活和饮食异常。消化性溃疡患者会出现胃肠出血、胃肠穿孔、消化不良等情况[1]。因为病情复杂、时间长所以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产生活,所以,需要提升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此次研究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对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②符合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标准;③无先天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类疾病,可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者;③病情不稳定,不能进行研究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具体措施如下:每天三次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100mg;每天两次口服埃索美拉唑钠,每次20mg;每天三次口服阿莫西林,每次0.25mg。
给予观察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如患者出现恶心、腹胀、腹痛等症状,应当给予吗丁啉,如果患者胃酸过多,应当给予奥美拉唑,每组患者需要连续治疗10周[2]。
1.3评价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效:溃疡与临床症状无改善;有效:患者溃疡部分愈合,有轻微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显效:患者溃疡愈合,无任何临床症状[3]。观察两组止血有效率,无效:通过治疗后仍有便血等症状;有效:患者接受治疗7d内未出现便血等症状;显效:患者接受治疗2d内未出现便血等症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分析工具借助SPSS19.0软件工具开展,使用%表示总有效率,2组技术数据比较行卡方验证。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87.09)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96),差异显著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2.2止血总有效率比较
由表2可以得出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67.74)与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90.32)相比明显不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止血总有效率比较

3.讨论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在消化内科属于常见性和多发性疾病,也被称之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会出现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高。消化性溃疡发病时间比较长,并发症多,因此,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性比较强,严重影响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因为消化性溃疡反复发作,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4]。现在,我国临床中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保护胃肠粘膜以及胃肠酸性环境,愈合溃疡。通过不断地研究后发现,消化性溃疡产生的因素跟患者胃肠内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恢复程度与致病菌的消灭情况直接相关。所以,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中以治疗总有效率和降低出血率逐渐成为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重点研讨的对象。临床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具备巩固黏膜功能、消除致病菌以及降低胃酸等功效。
通过此次研究,给予对照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患者针对性药物治疗,比如,患者出现恶心、腹痛、腹胀等现象需要给予马丁令治疗,如果患者胃酸过多,应当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后观察组(87.09)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96);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67.74)与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90.32)相比明显不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以及联合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溃疡面积缩小,减小了出血率,提升了康复时间,降低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5]。
总之,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内科治疗后提升了临床疗效,降低和缓解了出血率,溃疡面积得到控制与治愈,效果显著,可以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关文博.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148-149.
[2]惠任立.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135-136.
[3]俞国兵,卢洪娟.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3):174-175.
[4]徐晓东.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124-126.
[5]肖跃红.健脾和胃,调畅气机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4,6(02):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