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耿钊
[导读] 分析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手术组共计52例患者,主要是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共计48例,主要是采取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治疗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的变化。结果:手术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椎体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治疗后椎体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相比于保守治疗来说,能够有效降低椎体后凸Cobb角,从而恢复椎体正常结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与安全性
        
        骨质疏松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是由于骨组织部分钙化,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密度降低,从而更容易发生骨折[1]。目前临床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骨折主要是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是保守治疗的愈合时间长,且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因此需要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章主要针对脊柱微创手术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手术组共计52例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为53~72岁,平均为(61.5±5.6)岁。保守治疗组共计48例中有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为51~74岁,平均为(60.5±6.1)岁,均无神经损伤和骨折位移。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术组主要是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具体措施为:全麻,仰卧位,C形臂下确定骨折部位之后于正中行一2.5mm切口,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至腰背筋膜和骶棘肌筋膜,然后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之后对侧置入骨水泥穿刺针,分次注入骨水泥,每次注入0.25~0.50mL,若骨水泥渗出需要立即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凝固后改变穿刺针方向继续注射,直至扩充满意后使用明胶海绵填塞,之后取出导管。
        保守治疗组主要是采取石膏外固定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治疗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的变化。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脊柱可完全伸直,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完全恢复;有效:脊柱畸形部分矫正,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
        两组治疗前椎体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治疗后椎体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 (°)

        
        
        
        3.讨论
        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脊柱微创手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脊柱微创手术能够加速骨折愈合时间,从而避免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该术式具有微创、安全的优势,在目前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现代研究[3]通过对照观察发现,使用脊柱微创手术的观察组病椎力学强度、脊柱生物力线以及承载能力均明显高于使用保守治疗的对照组,这说明脊柱微创手术在椎体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为了更好的观察此类手术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00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本次研究中手术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这说明了脊椎微创手术相比于保守治疗来说具有更高的疗效,且能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两组治疗前椎体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治疗后椎体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这说明脊柱微创手术能够有效纠正病椎高度,且骨水泥注射能够加速骨折愈合,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脊柱微创手术相比于保守治疗来说,能够有效降低椎体后凸Cobb角,从而恢复椎体正常结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化明.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及疼痛度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8):233-235.
        [2]侯志攀,陈智,全校宗.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1):39-40.
        [3]李洪刚.评价脊柱微创手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4):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