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37158119880405XXXX 山东聊城 252000 2.身份证号码:37152319911016XXXX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BIM技术已经渗透到给排水工程设计体系当中,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技术的简称,通过BIM技术直观化、系统化、具象化的程序,可能以将建筑工程的基本构造、施工工序、相关数据等形成数据信息模型,可以提高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解决传统给排水工程设计领域的问题,简化了给排水工程设计程序,提高给排水工程设计有效性。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设计;优化措施
1BIM技术用于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特点
1.1参数化设计
微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领域结合的重要体现,运用微技术特有的明细表、三维视图、二维视图可以在建筑模型中提高给排水工程表示的直观性,有助于辅助设计人员进行参数修改,并且可以把修改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从而确定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直观化目标,有助于根据设计人员对工程的实时变化,更好的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提高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
1.2可视化设计
可视化设计是微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给排水工程设计中主要应用CAD进行制图,设计人员需要编制大量的平面图、立体较长、剖面图等,基于CAD平台的给排水工程设计制图往往存在着信息失真、校对不足、信息传递的效率较低问题。微技术作为在土建本项目模型基础上开发的软件,可以提高给排水工程设计修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有助于提高给排水工程设计整体性,满足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现实需要。
2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管线综合设计
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设计包含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五个主要专业的工作。只有五个专业同步完成,且有机结合,才算是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设计。给排水、暖通、电气三个专业的管线多达十几种,这些管线的类型比较复杂,同时数量也比较多,而给排水专业的管线又占比较高,因此管线的合理设计就成了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很难有效实现对管线的综合设计,在一定程度延长了给排水设计的周期,也带来了更大的设计压力。而BIM技术的利用就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这要归功于该技术的模型化设计,这种信息模型能通过三维方式进行建筑物内部结构的展示和定位,这就为设计者进行管线的设计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
2.2可视化
BIM技术的一项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可视化。这种可视化不仅为具体的设计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实现了空间和平面的综合考虑。建筑、结构专业的墙、梁、柱、楼梯、井道等,都能通过该种技术直观地展现出来,为设计工作的快速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技术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行业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2.3协同化
协同设计,是指基于网络的一种设计沟通交流手段以及设计流程的组织管理形式。之前大部分是基于CAD基础,而BIM技术的出现,则带来了设计方法的改革,BIM技术也与协同设计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协同设计是BIM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核心。建筑工程设计未引入BIM技术之前,基本上都是使用CAD软件进行图纸设计,这种软件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建筑要素之间是孤立的,不利于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把握。而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各专业、各系统能够同步体现在一个平台上,这样各专业设计人员就能够实时地了解所关注区域的全部情况,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2.4关联性
BIM技术自身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平面设计完成后,可根据需求自动生成剖面图等内容,而且平面图可实现同步修改,与传统的人力绘制、修改相比,关联设计使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工作的周期大大缩短,并且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为修改导致的信息错误。
2.5参数化
参数化设计是CA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提出的课题,它使CAD系统具有交互式绘图和自动绘图功能。参数化设计方法在Revit平台上的应用就可称之为BIM设计方法,从而将传统的二维绘图转变为三维构件信息化建模。通过参数化设计功能,能够对多种类型的视图数据进行修改,并且还能有效实现数据的更新,以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消火栓系统为例,参数化设计借助计算机的处理功能,通过相关软件对影响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出比较准确的信息,可以对消火栓的布置、管道的详细参数进行控制,譬如管道的直径和管道的长度等,从而有效提高设计和施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6图纸输出
(1)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的图纸);(2)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开洞图);(3)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BIM模式下的出图交付模式是以模型为主并关联生成二维视图的交付体系,它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1与我国实情的匹配性不够
BIM设计平台不能提供符合中国规范的图纸表达样式。设计师在进行三维设计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每个构件的二维表达样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另外,BIM设计的主体是三维模型,由模型直接投影可将三维构件转化为二维视图表达,但是这种直接投影的方式不符合现行的制图标准和约定俗成的传统表达方式。Revit中设置保存的图纸视图导出dwg格式的图纸时,由于两种软件本身线型、字体等的差异,导致部分内容偏差,需进行二次手动调整。设备专业以单线表达管线,以线型区分不同管线类型,例如带字母的线型的效果,但目前常用的BIM软件Revit尚且无法定义复杂线型。
3.2族库不完整
在BIM的应用过程中,一些族库无法进行正常的识别工作,特别是在家庭库上,族库不完整的情况更为严重,再加上不同家庭的设备参数与理论参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给后期的识别和绘制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对此,可以定制本地化的族库,如符合二维制图标准的三维构件族,符合二维制图标准的二维构件族等,实现族库的丰富,保证BIM技术的合理运用。
3.3系统图绘制功能有待完善
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工作中,给排水系统图的绘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但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Revit生成的系统图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其生成的一般都是透视图,这种透视图无法满足系统图绘制的实际需求。因此,为了保证系统图绘制的质量,要根据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Revit的软件进行优化,有效提高系统图绘制的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对于给排水从业者来说任重而道远。为了促进BIM技术更快的发展和更好的应用,既需要国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创造BIM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条件,又需要行业从业人员发挥力量,提高自身BIM技术水平,加大对BIM技术的应用力度,为BIM技术与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注入持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顾海玲,归谈纯.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2,38(11):92-97
[2]刘忠生.BIM技术在乌海A8商业楼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5(2):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