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生物制剂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撷取了102例行生物制剂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随机平行方法将10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51)和参照组(n=51)。研究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依从性,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性均存在(P<0.05)。结论:生物制剂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制剂;综合性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即为病因不明确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1]。发病原因和遗传、感染、性激素等因素存在联系。临床表现:晨僵、关节畸形、发热、贫血等。为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制剂治疗中分别实施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资料情况和方法
1.1资料情况
借助随机平行方法对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10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行生物制剂治疗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为了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人数均(n=51)。研究组男性和女性各(n=29)、(n=22);年龄区间25~70岁,平均(47.5±4.3)岁;病程区间3~9年,平均(6.6±0.5)年。参照组男性和女性各(n=30)、(n=21);年龄区间23~71岁,平均(47.3±4.1)岁;病程区间3~10年,平均(6.5±0.4)年。研究组在上述资料方面,与参照组实行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签订同意书;②意识清楚;③可正常沟通。
剔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对生物制剂禁忌;③并发其他免疫性疾病。
1.2方法
1.3.1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为患者、患者家属讲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知识、正确用药方法等相关内容。同时鼓励患者加强适量的机体锻炼,出院后定期入院接受复查。
1.2.2 研究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性健康教育,定期组织患者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组织活动,如: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播放视频等,帮助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有基本了解[2]。
综合性心理护理,发病后患者因担心自身病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以鼓励、安慰、支持等语言和患者沟通交流,以心理暗示使患者有效调整自身心理情绪。
综合性生物制剂应用护理,告知患者生物制剂应用优势和不良反应,然后叮嘱患者在用药后密切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如果发生感染、注射位置红肿表现应马上上报,以便医护人员针对性处理后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调整用药方案。
综合性康复训练,将热包局部热敷于患者关节僵硬位置,每次15min,每日3次。在此之后鼓励患者加强关节屈伸、收展,以及旋转等方面的活动,以此增加关节活动度。
1.3临床指标的观察
1.3.1 观察两组VAS评分、依从性。
1.3.2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疼痛症状评分,总分为10分即为分数越高疼痛症状越严重。
1.3.3 采取我院自制的依从性调查量表以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评判患者的依从性,前两项评价指标的总和×100%=依从性。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信息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4.0)处理,计数资料两组依从性比较,以率%表示、X2检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两组VAS评分比较,以均数差X±S表示、t检验分析处理,统计的结果显示:P<0.05即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依从性比较
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png)
2.2 研究组与参照组VAS评分比较
研究组、参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27±1.06)分、(3.84±1.17)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5783。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为晨僵、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等。随着该病病情的发展患者关节畸形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这时则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3]。临床上经生物制剂治疗尽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受到治疗时间长因素的影响,所以无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针对于此,本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制剂治疗中应用了综合性护理措施,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性护理可关注患者的各个方面,因此能够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4]。本次研究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物制剂的应用护理、康复护理等,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服务。其中实施健康教育可为患者讲解疾病和治疗方面的内容,以此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疾病并对临床治疗有大致的了解;实施心理护理,能关注患者的心态变化,通过积极沟通交流、换位思考、心理暗示等方法,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实施生物制剂护理,可告知患者正确使用生物制剂的方法、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便加强患者用药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的观察[5];实施康复护理,能够在早期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进而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总之,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制剂治疗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参考文献:
[1]张鹰.比较三种新型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7,23(10):128-129.
[2]郭锦煜,丁旭东,王晓霞.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依从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4):12-16.
[3]成菊兰,恽莉莉,钱晨静.磁振热配合中药薰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28):3514-3516.
[4]张秀琴.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体会[J].浙江医学,2017,39(21):116-117.
[5]杨慧,黄秀娟,叶燕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