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讨个性化护理用于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中对其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择取2019全年本院心内科接收的106例75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病人列入实验组、普通组,各组53例,普通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前提下针对病人的睡眠障碍开展个性化护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老年病人的全睡眠时间显著长于普通组,而睡眠潜伏时间显著短于普通组,PSQI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显著延长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全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时间,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睡眠质量
此文择取2019全年本院心内科接收的106例老年住院病人为对象,主要研析个性化护理用于这类病人中对其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详述报告如下:
1.对象、方法
1.1对象
择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心内科接收的106例75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为对象,当中男性72例,女性34例,年龄76-88岁,平均(79.5±3.28)岁;心血管疾病的病程为5-17年,平均(9.3±2.26)年;入选标准:住院时间超过1周;存在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等睡眠障碍;排除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认知障碍及临床依从性差的病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上述病人列入实验组、普通组,各组53例,两组病例的基线资料经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普通组予以心内科常规护理,主要涉及遵医嘱输液、指导用药、定期了解病人睡眠情况并施予相应指导、注意观察病情和体征变化等工作。
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前提下针对病人的睡眠障碍开展个性化护理:(1)实施个性化护理评估。结合老年病人的具体病情、家庭环境、性格特征、生活作息等拟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对老年病人开展综合评估,尤其是睡眠质量方面的评估(PSQI),以全面掌握其实际状况,进而合理安排日常检查、输液用药及相关治疗的操作时间。(2)合理管理病房环境。为病人创设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每天注意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有效调控病房的光线条件;每天查房及护理操作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防止夜晚影响到病人休息。(3)睡眠管理干预。制定并优化病人的作息时间表,督促其依据时间表执行,尽量保持健康、规律的日常作息。白天可指导病人进行一些适宜的娱乐活动,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白天睡眠量,并达到消耗精力的目的,使病人夜晚能快速入睡。此外,睡前指导病人不要喝太多水,以减少起夜次数;可指导病人佩戴眼罩、耳塞等用具,入睡前可进行穴位按摩、聆听轻音乐等,部分病人需遵医嘱予以镇静、催眠类药物,但须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4)心理支持护理。护士注重发挥健康宣教的积极作用,更正病人的错误认知,减轻病人对于自身疾病及康复的过度担忧,比如,向慢性心力衰竭者全面讲解疾病管理的意义,强调通过积极管理能够基本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质量,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指导家属发挥相应的支持作用,让家属多理解、陪伴病人,充分表达对病人的爱护与关怀,日常交流中尽量不提及负面信息。此外,医护人员可对病人采用多种心理疏导方式,包括情景训练、自我调节训练、心理行为疗法、正念治疗干预等,还可给予按揉内关等按摩,以促进睡眠质量改善。
1.3评估指标
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天,使用本科自制的“睡眠质量调查表”向两组老年病人进行调查,统计其全睡眠时间及睡眠潜伏时间;同时,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若PSQI总评分低于7分,视为睡眠质量良好;若PSQI总评分超过7分,视为睡眠质量较差[4]。
1.4数据分析
以SPSS25.0软件对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开展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s)来表示,计量数据之间比较时通过t检测,若比较差异显著即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全睡眠时间及睡眠潜伏时间
护理后,实验组老年病人的全睡眠时间显著长于普通组,而睡眠潜伏时间显著短于普通组(P<0.05),数据见表1:
.png)
2.2护理前后两组PSQI评分
护理前,两组老年病人的PSQ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 实验组老年病人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数据见表2:
.png)
3.讨论
睡眠障碍是困扰心内科住院病人的常见问题,伴随医学护理技术的持续进步,针对心血管病老年病人睡眠护理的相关方法也在不断更新[5]。本院心内科通过总结多年护理经验和参考先进护理理念,对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改良,按照75岁以上心内科住院病人的病情特点及个人情况,拟定了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实践得知,个性化护理可大幅度改善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的睡眠质量[6]。该研究结果指出:经护理后,实验组老年病人的全睡眠时间显著长于普通组,而睡眠潜伏时间显著短于普通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表示实验组老年病人的睡眠质量得到很大改善。
综上,对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采取合理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延长其全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时间,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效果较理想。
【参考文献】
[1]孙成慧.睡眠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1):179-181.
[3]刘秀丽.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综合干预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2):1501-1502.
[5]廖小英.优质护理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3):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