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探讨 王桂林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桂林
[导读]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迅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从以前简单的手工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方式的综合模型,机械设备在转变的过程当中被越来越多的用到,对这些建筑设备的合理良好管理是建筑施工方作业水平的整体体现,建筑企业预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紧跟时代,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立足。

        身份证号码:43032119820512xxxx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迅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从以前简单的手工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方式的综合模型,机械设备在转变的过程当中被越来越多的用到,对这些建筑设备的合理良好管理是建筑施工方作业水平的整体体现,建筑企业预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紧跟时代,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立足。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就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方面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法
        随着我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施工中涉及到很多技术,不仅需要机械设备的完善,还能保证管理制度的完善,目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保证。但是在机械使用的过程中,因为操作的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经常出现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监督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会出现安全事故。但是现阶段,需要加强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有效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和潜力等,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长远发展。
        1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在长时间发展中,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保持正常秩序和节奏等,保证建筑企业生产达到预定的产量和质量标准等。
        1.2降低生产成本
        建筑设备管理对生产成本具有一定影响,不仅对产品质量和产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加强设备的维修费用和燃料费用等方面的开支。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良好的设备管理才能够保证设备使用,从而减少大量维修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1.3促进安全和环保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是保证整个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防止出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安全生产,减少人员的伤亡,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出现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生产设备比较落后,设备管理不完善会严重的影响后期建筑设备的施工。要想保证生产资金的合理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完善,机械设备需要在企业生产中,不断提高地位,以及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发展,设备所占资金已经远远高于固定资产中的比例。
        2当前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机械设备失修严重,技术状况下降。主要原因:一是重用轻管、维修督促少,造成性能下降,对修理的依赖性大,加之维修费用无保障,使该修理的得不到修理,该更新的无法更新,致使待修机械增多,有时为赶任务只能带病作业,最后形成小病拖成大病的恶性循环。
        2.2机械设备档案分散,账目不清,丢失无人追问,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由于建筑企业中设备所有权的归属层次不同,使得设备档案也分散在不同层次设备管理部门,由于各层次设备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尽相同,使得管理力度差别甚大,个别部门或基层没有设备管理人员或配备兼职人员,造成设备无人管或管理力量不足。使得有些设备的损坏丢失无人问津,造成了资产的不明流失。
        2.3操作人员队伍庞杂,素质低下。加之管理工作中多种困难和矛盾的困扰,使操作人员的“中转”,和“过渡”,思想比较严重,人员不稳定,人才大量流失,造成驾驶员队伍“青黄不接”。
        2.4机械设备所有权分散,难以系统管理。建筑企业体制设置有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设独立法人公司,法人公司下设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下设有施工队,这些层次的机构又都有自己购置的机械设备,使得一个施工项目中所使用的设备,有的是集团或是公司的,有的是施工队的或是个人的:有的是国有的,有的是私有的。几种体制的设备同用于一个项目,造成了管理的不系统,层层管又层层不管的混乱局面,某些项目中的设备处于只用不管的状态,使得机械设备的管理难以一步到位。
        2.5技术力量薄弱,维修保修困难。


随着机械老旧程度的加重又不能及时更新,对修理水平要求更高,而目前修理人员的状况却与此相反,能单独完成任务的技术骨干很少,修理工不会修车的尴尬局面在不少单位都存在。另外,修理机(工)具得不到更新补充,也是造成维修能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3加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采购管理,提高设备的选型科学性
        机械设备选型适应性如何,是否具有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机械利用的远期经济效益,要特别加强机械设备的前期管采购理工作,对大中型机械的选型,要反复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多方面多渠道收集资料,分析比较其价格、运行、维修、转移成本,分析预测其远期经济效益,提高选型的科学性。合理控制机械配置规模,降低成本,促进利用率的提高,减少机械占用,并对机械设备的转场费、安拆费、设施费等进行预算,优选最经济的配置方案,减少机械转场、安拆、设施费用支出,控制机械费用。
        3.2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和检查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机械设备的影响,所以需要针对在使用中存在问题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但是建筑工程中的机械设备在维修上难度比较大,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所以需要组织专业化的建筑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避免出现返修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工期延长。另外相关维修人员需要保障机械设备不会受到二次损坏,所以一般在进行维修时是选择施工现场原地进行维修。其次,除了通过维修方式来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之外,在平时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机械设备加强日常的检查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保障能够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机械设备可能存在故障的情况,就需要保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这些问题,将因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各种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将安全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3.3加强现场管理工作
        现场管理工作是目前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针对在使用中的不安全操作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另外需要利用强制措施针对这些措施的操作行为进行管理与控制。另外现场管理中要加强监督工作,保障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另外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针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工作,并且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与控制施工设备数量。
        3.4正确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
        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任何一种机械身背都具有其自身的结构和性能,在使用的过程中都要求有一定使用技术,严格的按规定进行使用,就能够是机械寿命得以延长,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管理人员应对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合理的调配使用人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5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安全检测
        在建筑施工工地行走,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责任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做好上岗前的安全检测工作,否则一旦发生危险,对施工人员和家属都是不可挽回的灾难和损失,大型特种机械设备相比于一般的机械而言,具有更高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同时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较一般机械的高,组织专门的人才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测和操作,使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属于比较重要的工作环节,对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到位,能够保障建筑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正常使用,为建筑工程提供设备保障,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虹辰.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J].建筑机械,2019(01):34-35.
        [2]王法.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8(12):92-93.
        [3]周梅.建筑机械施工管理与设备调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