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四层建筑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出现地下有压暗涵,通过在原位置采取扁担梁挑起框架柱的方法,解决的工程问题。
关键词:扁担梁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万丈高楼倾于砂粒”,在工程建设中一个小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对建筑物带来灾难性后果,特别是建筑基础工程。基础工程具有隐蔽性,工程建设中存在设计、施工难度大特点,因此在客观和主观上具备了建设高风险的条件,控制好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针对性,是工程建设重要目标之一,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同时对工程建设效果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乡镇一级房屋建筑形式多为多层或低层建筑,建筑基础形式多为挖孔桩(人工或机械),工程所在地质条件薄弱,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诸多难题。
本工程位置所处石灰岩岩溶地带,岩溶较为发育,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是在人工挖孔桩基础开挖过程中出现地下暗涵,并且暗涵内有有压水,严重阻碍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好这个问题,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按期交付使用,早见效益。
一、工程概况
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平坝供电所综合楼工程地址位于文山市西南端平坝镇、距文山46km,工程建筑面积1200平米,四层全框架结构,是一幢集办公、住宿、营业厅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工程基础布置24棵人工挖孔桩,最大桩深16.8m,桩径0.9~1.1m;桩端入中风化层1.5D,极限阻力1800kpa,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工程于2010年10月开工,计划2011年10月竣工。
二、工程难题
当人工挖孔桩基础A3轴线5#桩开挖到10.6m时,遇到地下有压暗涵(尺寸断面0.3×0.3m)水压6m,用1台3kW、30m扬程潜水泵抽水,水位不会下降,施工由此停止;其它桩位施工正常,已经达到设计要求深度。
因乡镇一级用于供给市政建设规划用地指标少,供电所营业厅属于经营性服务性场所,地理位置特殊,需要人流量大,并且相对集中的地段,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场地很少,这决定了更换建设用地方案脱离了现实情况;如果更换建设用地也就意味着放弃已经完成的工程量和搭建好的临时设施,变相地加大了工程投产成本,增加了企业发展负担。
如果5#桩基础处理不好将对整幢建筑物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出现的破坏情况为:5#桩基断裂,基础不均匀下沉,3#-—5#—4#之间的地梁拉裂,建筑物墙、梁、板拉裂,严重情况有倾倒可能。
三、工程处理方法
当施工中出现这种不利情况时,工程基础开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结合工程实际场地条件(不允许更换工程地址)和已定的工程造价成本,只有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才是解决此难题的最佳办法,通过对A3轴线上5#柱承载力计算和暗涵走向分析,确定采用增设一根“扁担梁能挑起5#框架柱”的方法来解决5#桩基础问题,具体实施办法是:
(一)地勘工作再次介入,确定此暗涵走向,对其他桩位是否有影响,桩基设计开挖深度是否有变化。经过勘查此暗涵从西致东绕过桩基对其他桩位没有影响,其他桩位开挖深度与设计相符,不需要变更。
(二)将已经开挖的5#桩(深度10.6m)用C15埋石混凝土回填到桩顶,恢复地坪。浇筑埋石混凝土目的是增加回填重量,防止承压水对对基础的顶托作用造成破坏。
(三)在A3轴线5#桩左右两侧1.2m处,补挖两棵D=0.8m,深度16.8m的人工挖孔桩(补桩位置避开了暗涵走向),用与其他桩基同样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补充桩基础。
(四)根据现场测量,在两棵补桩基础上布置1根2000×800(款×高)的扁担梁,梁两端头各伸出补桩外边缘400mm(这样梁中间的弯矩减少了25%),形成桩带帽,改变了受力形式,对应力有分散作用。
在实施过程中控制要点是:梁顶面高程不得超过建筑物地梁地面高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这条梁就好像,两人共同挑起的扁担。
(四)5#柱在原位置安装柱插钢筋深入扁担梁750mm,5#柱落在了扁担梁上,也就成了扁担梁挑起了5#框架柱。
四、处理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
首先,相管理职责落实到位。在供电所问题改善方面,需要建立专业化管理和农村电力综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不仅能够将管理的任务进行精细化,而且还能够对管理进行分层次考核。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地确保所建立的供电所管理体制能够符合当地供电所工作开展的特点,还需要依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建立不同的电所作业组织形式,从而确保所建立的管理体制能够真正的落实到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其次,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为了能够使得供电所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不断地完善,就需要在对供电所所有各项制度和流程分析的基础之上将各种体制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改革。这样有利于确保供电所工作开展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标准化,同时也有利于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按照规章制度高效率开展。
最后,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于供电所来讲,想要确保管理提升可以顺利开展就必须制定一套能够符合日常工作开展的且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确保所建立的相关制度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落实到位,而且也可以将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进行进一步的强化监控。
(二)强化安全运行管理
首先,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符合工作开展的需求,就需要管理者紧跟时代的发展将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并且在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将他们的道素质进行强化,从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素质氛围。
其次,对运行设备的管理。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供电的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特别是对于一些电能输送至关重要的设备,如变压器等,
最后,重视农村用电的安全管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广泛推广,很多乡村都提高了对农村用电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希望在农村构建的过程中为用电全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并且还需要将农村的电力设备不断的进行改善,从而从基本上来确保农村用电安全。
(三)改进供电服务的行为
首先,实现对集约效率和客户感知的平衡。将监督考核机制健全,尤其是供电服务,在开展过程中一些比较薄弱的环节和风险,将监控系统功能不断的进行完善能够有效地增强对各个工作岗位和工作开展环节的系统监控。
其次,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供电所基础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为指导观念,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同时还需要确保每位工作人员的品质高尚,从而为管理约束管理行为奠定基础。
五、总结与评价
云南地区卡斯特地形地貌,多数为石灰岩地带,岩溶发育、地下水水丰富,对工程勘察设计带来了很多不利因数。在工程建设中基础开挖经常会遇到流沙、溶洞、软弱地层、地下高水位等不利的水文地质条件。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勘察设计人员很难对地下的地质结构情况做出准确的勘察和判断,编制的设计方案也无法保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施性。在工程建设中阻碍工程实施的问题会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部位,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最终的结果都是要被人类的聪明才智解决掉,只不过解决的途径、方法不一样而已,对投资、进度、安全、质量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作为工程建设管理者,在对各种方案进行比对时,选择多、快、好、省的解决方法,对工程的促进有很大积极影响。
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也许有很多种,但就本工程而言,这种方法最简单、最经济,它既利用了已完工的工程量和已建好的临时设施,也用最快的时间解决了难题,加快了建设进度,同时变更费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钢箱梁吊装用扁担梁的设计,邵天吉,孙洪伟,贝玉成,《工程设计》,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