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关海英
[导读] 摘要:市政桥梁工程是城市的重点建设项目,桩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的保障,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随着市场桥梁项目的增多施工人员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总结。
        上海瀛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桥梁工程是城市的重点建设项目,桩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的保障,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随着市场桥梁项目的增多施工人员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总结。本文并分别从技术准备和技术要点两个方向分析桩基础的施工技术,为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需要在坐标和护筒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在施工现场的桩基础坐标位置钻孔,再将钻孔辅助浇筑的结构放置其中或者铺设灌注模板,最后再采用合适的灌注方式将混凝土混合料灌入到桩孔中,才能完成桩基础的全部施工工程。
        1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的技术准备
        1.1桩基础施工环境准备
        桩基础施工环境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在桩基础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环境进行详细调查,查看当地过往是否发生过地震或者水灾,测量河流的水位和压力高低,检测施工环境各土层的土壤成分,测试其土壤的硬度参数。如果桩基础施工环境的土壤过于松软,在施工之前必须加固土壤硬度,保证桩基础施工可以顺利进行,而且桩基础施工完成后不会发生沉降或者上浮现象。如果桩基础施工环境杂物比较多,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先清理地表的垃圾,保证桩基础施工完成后结构稳定。桩基础施工环境的水文对施工影响也很大,河流水位高低直接决定了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时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引桥法或者钢管桩施工平台法。
        1.2桩基础方位坐标准备
        桩基础方位坐标的准备是钻孔的前置步骤,只有先确定了桩基础施工的具体位置才能进行钻孔,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工作。桩基础在环境准备工作完成后则需要先确定整个施工现场的坐标,然后再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确定桩基础的坐标,最后在桩基础施工时设置好固定装置即可。桩基础方位坐标的测量必须要结合当地河流的环境,如果河流水位较浅则使用固定护桩保护桩基础施工即可,反之如果河流水位较深则需要使用钢护筒保护桩基础的施工。
        1.3桩基础施工护筒准备
        桩基础的施工环境是在水中,水下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先对桩孔做好辅助固定,防止桩基础灌注之后发生偏移。桩基础施工的护筒是固定桩基础的有效措施,一般来说护筒需要根据市政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进行设置,如果该桥梁的承重负荷比较高则必须使用钢结构的保护筒。钢护筒一般施工要求在2m以上,而且钢护筒需要按照桩基础的坐标施工,保证钢护筒与桩基础的中心重合,方便后期关注桩体[1]。
        1.4桩基础钻孔泥浆准备
        桩基础施工准备时必须要建立施工池存放钻孔泥浆,桩基础施工时需要使用钻孔泥浆净化钻孔设备,而施工池可以方便泥浆的倾倒。钻孔泥浆准备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钻孔的工作效率,防止钻孔设备出现空转。
        2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2.1钻孔灌注施工的技术要点
        钻孔是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整个桩基础施工的保障。如果钻孔步骤出现问题,其他环节的施工技术再精准也无法保证整个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钻孔环节总共很多步骤,钻进环节需要注意槽壁硬度,终孔环节需要保证桩孔的深度、直径等参数均符合要求,清孔环境需要保证桩孔内部没有杂物或者积水,验孔需要保证桩孔各参数符合桥梁桩体的要求,每个步骤在施工时都需要注意施工要点。钻进步骤需要注意不能让钻孔设备直接进行钻进工作,否则会有很大几率出现空转。在钻进之前必须要先在准备的施工池内制造钻孔泥浆,然后再将泥浆搅拌均匀,最后启动钻机开展钻进工作。钻孔完成后需要放置钢筋笼再灌注混凝土,但是需要注意在钻孔和灌注混凝土之间需要间隔至少24个小时,同时要保证桩基础中心坐标的间隔至少5m,放置桩基础土质不符合施工要求。桩基础坐标位置钻进时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所以如果两个桩孔距离太近会导致土壤硬化程度不够,最后灌注的桩体会出质量问题。
        在钻进过程中桩基础施工人员需要在钻孔中加入片石、粘土、泥膏片石等材料,提高钻孔槽壁的硬度,保证其土壤硬度符合持续钻进的需求。

钻进过程中桩基础施工人员要时刻关注钻进排出土壤的颜色和成分变化情况,施工人员应该每钻进一段距离就检测一次土层的成分,可以从钻进排出的渣土中提取土层样本。然后施工人员调整钻进速度,当钻进过程中遇到硬度较大的岩石时,需要调整泥浆浓度保证钻进过程中不会导致岩石层坍塌。而钻进过程中还会导致钻孔的直径发生变化,所以桩基础施工人员需要每钻进5m就勘探一次钻孔的直径,防止钻进环境出现问题。
        施工人员确定钻孔是否为终孔,需要保证桩基础施工与设计一致,才能确定该钻孔为终孔,否则需要继续钻进。钻孔完成之后需要对孔洞进行清理,钻进时会使用大量的泥浆,所以钻孔内会产生很多杂质,清孔需要保证钻孔内没有杂物和积水且槽壁硬度符合要求。为保证钻机使用的泥浆可以完成循环,需要在钻机与孔底距离为15cm左右时即开展清孔工作。而验收钻孔需要测量粘度、泥浆比重、沉淀物等参数的测量结果满足桥梁工程的要求[2]。
        2.2钢筋笼施工的技术要点
        钢筋笼的施工技术要点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由桩基础施工人员检测钢筋笼各参数是否满足护桩的要求;第二阶段需要保证焊接结构符合桩体的标准;第三个阶段吊放钢筋笼的注意事项。施工人员可以在所有钢筋笼中按照随机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查看钢筋笼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为保证钢筋笼的质量检测更加方便,施工人员要求钢筋笼的生产必须为同一批次,即所有钢筋笼的制造材料一致,这样可以缩小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量。钢筋笼的施工阶段主要是焊接钢筋笼的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稳定。钢筋笼在焊接时需要注意接头的数量和间距,市政桥梁工程中对钢筋笼的接头有明确要求,即钢筋笼的接头数量不能超过钢筋的总数,而且接头的最近距离应该大于0.5m。在焊接完钢筋笼之后需要将结构主体的钢筋标注出来,然后再将箍筋圈焊接到主体钢筋结构上,箍筋圈起到加固钢筋笼结构的作用。所以箍筋圈焊接在钢筋笼需要保证其焊接距离符合力学要求,最后再对钢筋笼全面加固,保证其钢筋笼结构质量符合护桩的要求。钢筋笼是桩基础的骨架,灌注混凝土需要保证桩孔的结构和质量符合要求,防止灌注过程中桩孔的槽壁破碎。钢筋笼焊接完成后应该小心吊放,保证在吊放过程中不会对槽壁造成损伤,吊放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灌注。
        2.3混凝土灌注的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灌注之前需要检查桩孔是否清洁、桩孔槽壁是否坚固、桩孔底部泥浆水是否清理干净等事项,检查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灌注。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桩孔内部依旧存在垃圾,则应该立即将桩孔内部清理干净并保持整洁;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桩孔槽壁有破损,则需要对槽壁进行加固,保证槽壁结构的坚固和稳定,否则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然会对桩孔槽壁造成大面积的损坏;如果桩孔底部发现有泥浆水未清理干净或者有地下水渗透出来,桩基础施工人员应该立即将泥浆或地下水抽干,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改变了混凝土的配料比,最终导致混凝土的结构稳定和刚度参数发生变化。市政桥梁工程中桩基础是支撑整个桥梁的根本,所以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灌注之前对一切影响混凝土的因素都要进行检查,否则任何一个微小的因素都会导致最后灌注完成的桩体质量不符合桥梁工程的标准[3]。
        混凝土灌注是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的最后一步,为保证混凝土混合料能够顺利灌注到桩孔中,可以选择参考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方法。例如串筒法,串筒法顾名思义即将混凝土从筒中输送到桩孔中完成混凝土灌注,混凝土会一同进入到桩孔而不会在输送途中离析。在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振捣,使混凝土料成分混合均匀,保证灌注完成的混凝土桩体各部位的结构和质量一致。但是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使振捣器触碰到钢筋笼,否则一旦破坏钢筋笼的结构和刚度,会导致混凝土桩体的质量存在瑕疵或者外表破损。如果市政桥梁工程的质量比较大,则需要加强混凝土桩体的强度和刚度参数,保证其混凝土结构能够稳定支撑桥梁工程。施工人员可以在调配混凝土混合料时选择粒度较大的粗骨料或者添加碎石,提高混凝土混合料的粘聚度,保证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刚度和强度参数更高。外部的温度同样会导致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发生变化,所以如果温度比较高时可以加入缓凝剂,温度比较低时可以加入早强剂。
        结论:综上所述,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在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施工环境的地质水文资料、钻孔坐标、护筒设备以及泥浆施工池,然后在施工时需要注意钻孔、钢筋笼结构以及混凝土灌注三个方面施工,防止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的质量和结构出现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莉兰.市政桥梁桩基施工中反循环钻成孔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217.
        [2]朱文博.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要素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7):234-235+238.
        [3]李蒙.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