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 李文华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文华
[导读] 摘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复杂性高更特点,所以在具体的是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利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基础施工环节进行处理,在先进施工技术的作用下实现预期的施工目标。
        身份证号码:13092719910513XXXX
        摘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复杂性高更特点,所以在具体的是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利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基础施工环节进行处理,在先进施工技术的作用下实现预期的施工目标。文章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相关要求,详细地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基础施工的主要技术类型,以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科学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使用期限,为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既关系到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效益,又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往往依赖于其施工技术,这就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熟练掌握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环境、施工特点,结合施工要求和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出的各种规范及要求,必然会以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高效率地完成水利水电基础工程。至今为止,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依然是值得不断探讨的实践性问题。因此,论文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我国主要的公益性项目,是人们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都较为重视,并利用先进的措施不断地完善与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要获得理想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果,不仅需要保障施工过程的专业性与规范性,还需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环节的整体质量。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具体要求
        2.1重视隐蔽工程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发生忽略施工细节的概率较高。为了避免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要保障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且加强对隐蔽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在开展隐蔽工程施工时,要对其进行清楚详细的信息记录,按照专业规范的施工工序开展施工操作,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具有理想的施工质量。
        2.2保障基础施工的质量
        只有充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质量,才能科学延伸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使用期限。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周期与施工要求,选择科学实用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合理降低各类影响因素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影响与限制,才能保障施工的合理性、安全性与稳定性。例如,天气因素是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则要对天气原因进行综合考虑,利用科学合理的地理勘探技术,降低地基沉降现象对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实际影响程度,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各类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都能得到最大体现。
        3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3.1堤坝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堤坝的施工建设中,不免会遇到施工难度相对比较大的施工环境,锚固技术就是针对相对比较复杂的施工作业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施工作业技术,为了更好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还可以采用人工处理方法在地基表面或内侧形成水平或竖向排水通道,在自重或外荷载作用下加速排水固结,从而提高强度。。在锚固技术方面,应用频率较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锚固的总体需求和施工成本选择最佳的材料进行加固,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该技术工具包括压板、台座、预应力钢筋等。同时保证锚固开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连接。

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技术要点就在于锚固技术施工,在对于各个方面都应该有所涉及。针对于当前锚固技术施工的各个部门所使用的技术状况予以了解,并做出妥善的处置。首先,在对堤坝的施工技术进行指导工作的时候,锚固技术施工的性能还是要直接发挥出来,从而真正确保整体的锚固技术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做到位;其次,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保障防渗技术的顺利完成,着重注意防渗墙的建设。目前,随着防渗墙的建设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水电防渗墙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已经制定了一套具有实用性能的合理质量标准。然而,在有关质量检查的条款中,没有任何质量监督和评价制度,要对能达防渗工作到相关要求和标准,则该工程各项目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施工流程均应符合标准。预应力管桩主要由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两部分组成。在预应力管桩技术方面,需要高度匹配。比如,有必要多看、多画、多思考。理论与技术的结合,形象与抽象的交织,运用预应力管桩导向丰富预应力管桩内容,开放实验室和施工场地。一般情况下,若选择匹配程度高,其施工效果较好,根据常用方法,工程项目管理教育模式结合,采用现场基础施工技术教学、演示、教学、考核等一般性的施工和评价方法是很自然的。在堤坝的施工技术使用BIM技术来回答更直观和准确,能够确保管桩质量满足施工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
        3.2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基础加固技术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基础加固技术,可从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及截渗处理技术三个方面说起。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加固过程中,必然会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主要是在施工点进行打孔,并把沙石、混凝土等在现场进行浇筑。浇筑工程中,既要凸显施工低成本、节省材料的特征,也要突出施工方便的特征。对此,应做好挖孔灌注桩、打拔管灌注桩技术。就挖孔灌注桩而言,应确保灌注桩尺寸比、承重力的牢固,直径范围为1m~3m,且桩体深度约为30m。这时候,挖孔灌注的单根承载力最低为10000kN,最大为40000kN,并满足了建筑整体对地基牢固程度的要求。打拔管灌注桩是在土中打入钢管套上桩靴,类似于振动灌注法,当达到设计标高时,就能结束关注。
        水利水电工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可从实心桩和空心桩两个方面说起。空心桩也主要是由预制厂离心法生产得到的产品,其桩体强度非常高,外径为400~500mm,强度为C30~C40级。实心桩主要是现场预制而成,以正方形为主要形状,尺寸为200mm×200mm~550mm×500mm。确切来说,桩长应低于桩断面边长,且单根桩长应小于30m。
        3.3预应力管桩技术
        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能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环节的整体质量。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要确保对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具有科学的认知,确保对两者间不同的功能具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具体的施工操作。在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时,主要具有以下几种方法,即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法以及射水法,其中静压法与锤击法的应用频率较高,应用效果最为显著。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与问题性。为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现状与具体特点,选择最佳施工技术进行规范的施工操作,并加强对整体施工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施工效果,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冬梅.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J].中文信息,2017(3):301.
        [2]马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81-282.
        [3]黄金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