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东宝市政实业有限公司 200120
摘要:上海作为一座特大的国际化大都市,排水设施的稳定运行是城市的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遵循习总书记关于城市的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求,积极推进排水管道精细化养护工作。抓住精细养护、安全生产、应急保障三个重点,努力实现的管通水畅、设施完好。
关键词:养护模式;精细化养护;安全运维保障
一、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的规模日趋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反映着城市运维状况,各级政府主管职能部门加大了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市政排水管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实施。但“雨天看海”、“污水满溢”的案例比比皆是,给城市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这样的现象,一是,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原先的排水系统早已不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导致管网运维超荷负,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不能满足流量;二是,排水管网运维企业疏于管理,设施养护存在问题,管道养护经费投入不足,养护计划编制缺少针对性、养护单位养护机械设备配置不够合理、养护方式不当、养护效率不高等原因,造成积水。设计标准属于基础建设的投入范畴,需要统筹考虑;管网设施的养护属于日常工作的疏漏造成设施损坏或积淤严重造成影响设施过水能力范畴,应该亟需攻克。管网设施属于隐蔽工程,对设施养护质量的监管存在一定困难,作为长期在排水管道养护一线的一名管理者,探索一套 “12345下水道养护作业法”,对稳定养护质量有着较大的帮助。
二、建立“1”个排水数据系统平台
通过GIS排水设施数据管理系统、结合图纸、现场排摸建立一个排水数据系统平台,数据系统内包括了整个管网系统的整体流向、接入泵站位置或排口位置、管网的实际布设位置、管径、长度、井深、支管接入情况等一系列养护需要的基础实际数据。有了这些基础的台账对养护的设施量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解决突发管道问题排摸现场、纳管、管道维修的前期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运用“2”个日常检测技术
以往日常养护通常根据定额养护频率采用射水疏通和摇车疏通,对个别污染严重的路段增加的养护方式。存在管道养护计划存在盲目性,造成资源浪费及养护后无法判定养护质量的两个弊端。运用声呐和QV这两个检测设备,提高养护的计划性和完成质量的检验。声呐是运用声呐装置送入排水管道,声呐探头发送超声波信号,接收反射信号,反映管道变形及淤积物。QV是运用录像的方式对管道内部的沉积、管道破损、异物穿入、渗漏、支管暗接等状态进行监测和拍摄,可以清晰的看清并记录连管内部状况。具体做法是在连管疏浚工作上:每月上旬前根据养护计划用QV检测连管积泥,排摸出需要疏浚管道,中旬冲水车完成作业,下旬复测检测质量,发现问题重新作业。总管疏浚工作:每季度每个路格用声呐抽查总管积泥,形成动态管道积泥表,根据积泥情况指导总管疏浚养护。通过几年的数据积累,形成各条管道的疏通数量遍数的大数据库,分析现场养护结合报表数据,统计实际养护频率,尽量在满足养护标准的前提下压缩养护频次,形成公司管养范围内设施在满足养护质量的情况下的作业频次及人员设备配置,以控制养护成本。
四、建立“3”个监控数据库
为了对管辖设施的运营状态有个很好的掌控,建立一点一档的三大类监控数据库。一是,针对各类支管的纳管情况建立监控数据库,对管辖范围内所有小区、单位的排放口如何接入我大市政的排水管网都进行罗列,此数据库对小区、单位如出现排水不畅的问题排摸有着很大作用,同时很多的雨污混接点也无处遁形。
二是,在建工地周边和出土路段周边建立监控数据库,工地建设引发的泥浆水堵塞管道、临时封堵、管道损坏等事故时有发生,都是引起积水突出问题,事先弄清管道情况对后期监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超大、超深、倒虹管道等特殊管道建立监控数据库,对这些运用常规疏通方法无法养护的管道进行定期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通过这三个监控数据库的建设对区域内雨污分流纳管、工地污染管网、特殊管道的专业养护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建立“4”个管理制度
为了稳定养护质量,建立“培训、跟班、检查、考核”四个管理制度。在培训方面,针对机械设备操作、疏通清捞要领、检测操作要领、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等一系列的岗前要求都进行了培训,内部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同时分批次参加专业的下水道养护等级工考试,让作业人员接受更为系统的专业化培训,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一支专业化的队伍逐步成长起来。在跟班作业上,每个作业组设有负责人进行全过程管理,项目经理每月按频次要求跟班检查每个班组的作业情况2次,跟班过程中,要求负责人逐步规范作业班组每个作业细节,通过专人负责制和项目经理跟班督查的方式在规范作业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班组自查方面,每月班组安全员、质量员对养护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进行检查,检查率30%。在考核方面,建立公司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二级考核制度,考核率100%。通过自查、考核约束养护质量达标。
六、建立“5”个环节的闭环管理
在人、机、料、法、环这五个环节上实施PDCA的闭环管理推进下水道养护工作。在人员构建上,将原先的各个班组都有下水道作业班组的分散型模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业化养护团队,成立下水道养护项目组对整个公司的下水道设施进行统一养护,改变了下水道养护各自为阵水平参差不齐的弊端,形成摇车通沟组、射水疏通组、管道清捞组、管道检测组、管道维修组5个专业化小组,精细划分作业门类,打磨锻炼作业技能,通过几年打造已形成了一支专业化、机械化的队伍。
在机械设备构建上,公司采购了针对中小型管道疏浚的下水道冲洗车、针对井内淤泥疏浚的真空吸泥车、针对Φ2400内管道疏浚的联合冲吸车、针对通沟污泥驳运的污泥清运车等一系列的下水道设备,形成了各种工况下满足下水道养护的各种养护机械,并对机械进行集中管理,配置专业的保养维修团队,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在养护作业现场形成机械设备的集团化作业,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及质量。
在辅助设备材料上,为了提高计划的精确性、降低作业频次提高作业效率,购置了下水道QV内窥镜、下水道声呐设备。配置了针对进水口的清捞配置牵引拖斗,提高摇车作业效率配置机械摇车,针对个别管道内的砼浆块疏通配置铁牛、刀片牛,针对个别接口存在问题的管道疏通配置橡皮牛,针对井盖较难开启配置杠杆开井器,针对流沙质等较难清捞的淤泥设置滤水网兜等各类辅助材料。
在工作方法上,首先根据规范养护频率及设施量特点制定年度疏通计划,后分解至月度计划(汛前完成雨水管道疏浚),根据计划先行由检测组进行检测,确定每月实际作业工作量,随后按班组分解至周计划落实实施,作业完成后进行复检,形成了这样一个可追溯的、固定的、可靠的作业流程。
在控制工作环境因素上,由于管道疏通占地要求较高,在作业交通组织时,避开早晚高峰,尽量把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放在夜间或者节假日进行施工,还路于民。为保障自身作业安全及社会车辆行驶安全,与交警路设部门协商作业交通组织方案,分别确定了全封闭、半封闭、临时、移动四种作业形式的作业时间及安全维护形式,严格执行规范,公司采购了防撞车、封道车、各类维护设施标志,作业前严格执行审批报备、安全演练、安全交底,现场调度做到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求。维护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以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态度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通过这“12345”的下水道精细化养护管理模式实现了排水管道“可视、可测、可控、可防”,确保了管通水畅,为提升排水管道日常养护质量和效率,为推进排水管道养护管理信息化、精细化,城市排水的安全运维保障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