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E与孕期子痫前期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杨宗梅 付宏 尹蓉
[导读] 对维生素A、E与孕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摘要】目的 对维生素A、E与孕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方法 按照抽样方法对我院2018年7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子痫前期孕妇开展研究,以病情程度为依据进行分组:A组(轻度子痫前期30例)、B组(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41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由此判断其水平变化与孕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 B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高于A组、对照组,但血清维生素E水平低于A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得知血清维生素A、E水平异常与子痫前期呈负相关。结论 子痫前期的发生与血清维生素A、E水平异常有关,为此建议医护人员对这一情况予以高度重视,密切监测孕妇体内血清维生素AE 水平,积极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关键词】妊娠;子痫前期;维生素A;维生素E;相关性研究
        作为常见的临床问题,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并且具有较高发生率,约为3.9%,如果不及时予以诊治,则会损害母婴健康安全[1]。维生素A、E为抗氧化剂,一旦孕妇体内的维生素A、E水平异常缺乏,将会直接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继而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诱发子痫前期。为此,本文选择我院子痫前期为例,现测定、分析其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1)神志清楚,依从性良好;(2)单胎妊娠;(3)规律产
检;(4)孕妇对研究知晓,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表达、理解等困难;(2)合并心理疾患、全身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3)研究期间因自身原因而主动退出。
        该研究所选取的病例已取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现参照上述标准,对我院70例子痫前期孕妇开展研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轻度子痫前期)、B组(重度子痫前期),其中A组30例,年龄为22~39岁,孕周28~39周。B组40例,年龄为24~39岁,孕周为30~39周。另外,选择同期正常孕妇为对照组(41例),年龄22~38岁,孕周29~39周。经比较,三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入院后,采集所有受检者晨起空腹条件下静脉血5mL,无需抗凝处理,仅避光条件下保存(0℃~4℃),之后进行离心处理(时间15min、转速3000r/min),留取血清,测定血清维生素A、E水平,此过程中以仪器检测标准物质数据为依据,制作标准曲线方程,相对标准偏差<15%。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变化,其中维生素A正常范围为0.3~0.7mg/L;维生素E正常范围为5~20mg/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2.0软件为工具,计量资料行F检验,同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以P<0.05为金标准。
2结果
2.1比较三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变化
        三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分析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呈负相关(P<0.04)。
3讨论
        正常情况下,孕妇机体氧化-抗氧化物水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子痫前期孕妇体内氧化-抗氧化物水平则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一般是指机在有效刺激作用下,增加活性氧,继而损害细胞结构功能,引发组织器官病变,危及机体健康。
        维生素A、E作为脂溶性抗氧化剂,在促进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部分研究指出,微生生A、E水平异常改变这一现象的发生直接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展过程[2-3]。所以,指导孕妇指导补充维生素A、E,即可有效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研究结果“表1”显示,A组、B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较对照组低,同时B组 血清维生素A、E水平也较A组低,说明随着子痫前期孕妇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血清维生素A、E水平呈下降趋势发展。结果“表2”显示,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呈负相关,表示维生素A、E水平越低,子痫前期病情愈重。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除了参与糖蛋白的合成发挥抗氧化作用之外,可通过结合有机过氧化自由基,抑制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再加上维生素A的脂溶性特点,所以能够透过细胞膜控制细胞膜上的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最终达到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目的。维牛素E,同样是一种脂溶性维牛素,具有抗自由基氧化、促雌激素分泌、预防流产等一系列作用。有研究指出,该物质可通过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构成体内抗氧化系统,发挥保护细胞膜及其核酸作用,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给机体带来的损伤[4]。
        综上所述,子痫前期的发生与维生素A、E水平有关,其水平越低,子痫前期病情越重。为此,希望医护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重视检测孕妇体内维生素A、E水平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以保护母婴健康安全。介于研究样本量不足、结局指标不完善,建议在今后工作中仍需深入探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变化,以期为其后续防治措施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邵炅,吕平.血清维生素A及维生素E水平与孕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5):584-588.
[2]益敏辉,刘玉红,刘琴.维生素A、E缺乏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7):60-62+66.
[3]李建焕,王玉,姚文,等.孕期维生素A、E浓度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7):966-968.
[4]肖玉霞,陈尚萍,杨小海,等.子痫前期孕妇围生期并发症与孕期服用维生素A、E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2019(4):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