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唐爱武
[导读]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5例,按照对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63例,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8周,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93.66%高于对照组80.6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5.81%。P<0.05,数据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借鉴应用[1]。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方丹参滴丸
        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或斑块形成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及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人群,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阵发性疼痛、可伴有胸闷、心悸等。如不及时治疗,可使病情加重,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等危重情况的发生。因此,科学合理用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减少和避免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是临床医师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通常以西药治疗方式为主,在临床实践中,治疗效果仍欠理想。基于此,中药也大量应用于临床,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5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3.6岁,病程1—8年,平均5.4年。其中稳定性心绞痛46例,不稳定心绞痛16例。观察组63例,男44例,女19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5.1岁,病程1—11年平均5.9年。其中稳定性心绞痛48例,不稳定心绞痛15例。
        1.2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胸痛发作时ST-T呈现缺血改变;运动负荷试验阳性;部分病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阳性。   
        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进行研究,表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此后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的批准认可[2]。
        1.3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塞、病情严重需介入手术的不稳定绞痛、重度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精神疾病、妊娠者、出血性疾病者、资料不全者予以排除。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一天1次;瑞舒伐他汀片 10 mg,一天1次;倍他乐克片12.5 mg—25 mg,一天2次;单硝酸异山梨醇片20mg,一天2次。
        2.2观察组:接受中西医治疗,在对照组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一天3次。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
        3.疗效标准
        3.1心绞痛疗效标准
        显效:心绞痛消失或基本消失[3]。
        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70%,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无效:心绞痛发作情况无改变,甚至加重。
        3.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或S-T段回升至0.1mv以上。
        有效:静息心电图S-T段回升0.05mv-0.1mv。T波变浅
        无效:静息心电图S-T段及T波无明显改变。
        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4.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在连续治疗8周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数据比较,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显效率55.56%,有效率38.10%,总有效率93.66%,心电图改善显效率52.38%,有效率38.10%,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显效率29.03%,有效率51.61%,总有效率80.64%,心电图改善显效率25.81%,有效率50.00%,总有效率75.81%。P<0.05,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5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危险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侵入冠状动脉壁沉积,导致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 激活了体内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栓,形成突出于管腔的粥样斑块,使管腔狭窄,血流受阻,心绞痛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造成的[5]。
   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种类较多,针对冠心病的发病机理,临床上主要给予患者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等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他汀类降脂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这些药物从不同的环节发挥作用,使冠心病治疗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中药也大量应用于上述病症的临床治疗。笔者在本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常规西药。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痺”范围,发病机理为血瘀心脉,痺阻不通,故而作痛。复方丹参滴丸属于中药复合制剂,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则,主要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冰片,其中丹参可以提高血流量,促使冠脉扩张,改善冠脉供血;三七抗血小板凝聚;冰片芳香开窍起到止痛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93.66%高于对照组80.6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5.81%。P<0.05,数据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表明,复方丹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绞痛效果较常规西药疗效更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6]。   
         
        参考文献
        [1]王梓豪,权菡.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健康前沿,2018,27(12):159.
        [2]张洪富.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6(1):39.
        [3]张挺.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效果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3):319-320.
        [4]张祖伟.浅析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0):80-80.
        [5]赵大鹏,马兴顺,李铁.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7):7384.
        [6]朱先洲.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75例[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6):5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