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分证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经验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王凤杰1李凤2黎容刚3张瑞4 指导:张庆5
[导读] 总结张庆主任医师在临床中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经验。
        【摘要】总结张庆主任医师在临床中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经验。张师认为老年性便秘的发生大多其本质为脾胃虚弱,常虚实并见。张师在临证中常分气机郁滞、胃肠积热、阴寒积滞、肺气不宣等证治疗。
        关键词: 老年功能型便秘 虚实并见 名医经验 张庆

        张庆,女,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成都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育指导老师。对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六经辨证,擅用经方,在内科杂病的治疗上注重脾胃的健运,提倡“补脾不如运脾”的思想,临床疗效显著。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除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内经》称便秘为“后不利”张仲景称便秘为“脾约”、“阴结”、“阳结”。[1]张庆老师认为:老年人便秘与年轻人便秘临床特点不同,年老脏腑功能逐渐走向衰退,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及脾的运化功能下降,气虚而无力推动肠道运行而致便秘。此为该病的基本病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因体质、环境、饮食、并发其他疾病的不同又兼见不同的病理基础,如寒、热、气滞、瘀等。故老师临床上多以补脾运脾为基本疗法,分气机郁滞、胃肠积热、阴寒积滞、肺气不宣等类型对老年功能性便秘进行辩证论治,灵活运用经方,疗效确切,现详细论述如下。
        
        1.分证论治
        1.1气机郁滞型
        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大便不畅,可伴见心下痞满,食欲不振,精神疲倦,食不消化,舌质淡、苔白。张师认为老年人本身有脾胃不足的生理基础,脾虚无力推动,胃的受纳腐熟功能不足,气机不足而发展为气滞,气滞大便不通,反过来又加重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形成恶性循环。治疗上予补气健脾,行气消滞,选方枳实消痞丸加减。枳实消痞丸出自《兰室秘藏》,组成:人参10g白术6g茯苓6g炙甘草6g干姜3g半夏曲10g炙枳实15g厚朴12g麦芽曲10g黄连15g。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为四君子汤,夯实补气健脾的基础;气滞故重用枳实、厚朴行气宽胀,条畅气机;半夏、干姜振奋脾阳,祛其湿浊;麦芽消食助其运化;黄连苦寒燥湿,清其郁热;俾气畅、湿除、积化,则滞塞自开,否去泰来。[2]伴见呃逆者,加枇杷叶行气止逆;口干明显者,加入玄参、生地养阴生津;腹胀明显,加入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香附即四逆散之意,抑木扶土;因滞致瘀而见舌质黯淡或有瘀斑於点、脉沉涩无力时,加当归、桃仁、丹参活血祛瘀通便。张师认为临证时,需时时注意脾胃之健运,故常加炒稻芽、陈皮健运脾胃。
        1.2胃肠积热型
表现为大便干燥、秘结、小便数多、患者多日不大便而无所苦,口干。《伤寒论》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张师临床遵仲景意,选方麻子仁丸加减。麻子仁丸方:麻子仁30g杏仁15g芍药15g枳实10g厚朴15g大黄20g。

方中枳实、厚朴、大黄即为小承气汤,苦寒泻下、轻下热结;火麻仁、杏仁、芍药滋液润肠;张师常在临床运用时加用石膏加强泄阳明热结之功;口渴甚者加玄参、生地养阴生津;腹胀者加白术合枳实则为枳术丸健脾;因滞致瘀而见舌质黯淡或有瘀斑於点、脉沉涩无力时,加当归、丹参活血祛瘀通便。
        1.3阴寒积滞型
    主要表现为便秘,腹冷,腹痛得温则减,伴见四肢不温、苔白不渴。本证虚寒是本、积滞是标。治疗是需以振奋阳气回复肠道传导功能为主,佐以泻下之品。张师临床上多选用温脾汤加减治疗。温脾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组成:大黄12g附子15g干姜10g甘草6g人参6g。方中干姜、附子、甘草即四逆汤,温中散寒;人参益气补虚;大黄清热解毒。若背心冷者,加肉桂加强温阳散寒之力;腰腹冷者加肉苁蓉温肾通便;因滞致瘀而见舌质黯淡或有瘀斑於点、脉沉涩无力时,加当归、丹参活血祛瘀通便;建曲、炒麦芽、炒稻芽、陈皮健运脾胃。
        1.4肺气不宣型
        表现为便秘大便不畅但不一定十分干燥,伴或不伴有咳嗽症状。《医学入门》有云:“燥属少阴津液不足,辛以润之。结属太阴,有燥粪,苦以泻之。燥结当用疏行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肃降功能正常,可布散津液于大肠,并促进大肠的传导功能。若肺失宣降,气不下行,津液不布,可致腑气不通,肠燥便秘。[3] 张师常选方桑杏汤加减。桑杏汤出自《温病条辨》。组方:桑叶15g杏仁10g香豉10g栀皮12g浙贝10g沙参15g梨皮30g。原书本方用于治疗温燥伤肺之证,功用清宣润燥,在此意在“提壶揭盖”“开上窍以通下窍”。
        2.典型病例
        患者黄某,女,81岁,初诊时间:2018年8月6日,主诉:反复大便不畅10+年,大便十余日一次,每次需用开塞露方可解出大便,纳差,乏力,口干,舌质红,苔白。中医诊断:便秘病;辩证属脾虚气滞。治以健脾益气导滞。处方:党参15g白术20g茯苓15g炙甘草6g干姜3g法半夏15g枳实20g厚朴15g麦芽曲10g黄连3g槟榔15g益母草30g当归10g。上方4剂,每日1剂,水煎口服,每次150ml,每日3次。
        2018年8月12日二诊,述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大便约1周1次,仍需开塞露方可解出,腹部胀满减轻,纳食增加,处方:党参15g白术20g茯苓15g炙甘草6g干姜3g法半夏15g枳实20g厚朴15g麦芽曲10g黄连3g槟榔15g益母草30g当归10g。患者述饥饿感明显,加山药、黄精健脾,上方6剂,每日1剂,水煎口服,每次150ml,每日3次。
        2018年8月20日三诊,患者述大便4-5天一次,不需开塞露即可排出,纳食较前改善,希望再服巩固治疗,处方:党参15g白术20g茯苓15g炙甘草6g干姜3g法半夏15g枳实20g厚朴15g麦芽曲10g黄连3g槟榔15g益母草30g当归10g山药30g。10剂,每日1剂,水煎口服,每次150ml,每日3次。
按语:《内经》:“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可见祖国医学早就认识到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生理机能走向虚衰,虚又以中阳虚。脾气虚为主,所以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一定要重视补脾益气、健运中阳,该老年患者久病体虚,选用枳实消痞丸益气健脾导滞符合病机。
二诊、三诊患者症状减轻,守方加减。

参考文献
[1]束樱子,侯勇,张珺.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 (4):761-764
[2]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250
[3]王一婧.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 150-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