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在艾滋病合并肝占位病变中应用介入超声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30例艾滋病合并肝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实质性肿块穿刺活检以及囊性肿块置管引流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病理结果进行统计,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次共计发现19例肝脓肿患者,3例患者显示原发性肝癌,5例患者为肝淋巴瘤,1例患者为肝结核,2例患者为转移性肝MT。肝脓肿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阿米巴肝脓肿,8例菌肝脓肿,3例为结核性肝脓肿。其中,19例肝脓肿患者中有12例选择置管引流,有7例患者选择穿刺抽肿。另外,13例轻度转氨酶升高患者恢复正常,经超声复查后发现患者脓肿得到显著缩小,甚至消失。结论:在艾滋病合并肝占位病变中应用介入超声诊断具有着安全、有效和微创等特点,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介入超声;艾滋病;肝占位病变
近年来,临床中在治疗艾滋病疾病中大部分都会选择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该种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命,但是该种治疗方法同时也会增加艾滋病患者出现合并恶性肿瘤或脓肿的概率[1-2]。基于此,本文对艾滋病合并肝占位病变中应用介入超声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30例艾滋病合并肝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实质性肿块穿刺活检以及囊性肿块置管引流治疗效果。本次实验研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值域19-63岁,平均年龄为(43.36±2.24)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6.36±1.28)年。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发现,囊性或囊性为主患者共计20例,实性或实性为主的患者共计10例。对患者进行实验性指标检测后发现: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μL的患者共计17例,高于200/μL的患者共计13例。另外,显示转氨酶升高患者共计16例,WBC存在不同程度升高患者共计14例。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其中高热患者12例,肝区痛患者24例,食欲减退患者15例,体重下降患者10;低中热患者13例;另外有19例患者出现合并其他软组织感染,12例患者出现合并肺部感染,20例患者合并出现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
1.2方法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行介入穿刺前首先需对其肿块形态及内部回声进行观察,病灶实性部分的血管分布情况以及病灶内血供特点利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随后根据患者肿块性质为其选择相应诊治方案。根据患者体内肿块大小选择相应体位,选择最短穿刺路径,同时避开患者大血管和胆管,密切观察患者进针情况,避开其开胆囊、膈角、肺、胃等相邻脏器,充分降低患者穿刺并发症,确定进针点后进行标记。
2结果
2.1本次共计发现19例肝脓肿患者,其中有8例患者为阿米巴肝脓肿,8例菌肝脓肿,3例为结核性肝脓肿。患者病灶大小在3.0*5.1cm-7.2*12.8cm之间。其中,19例肝脓肿患者中有12例选择置管引流,引流时间为7-28d,有7例患者选择穿刺抽肿,行穿刺术后1-4d患者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且血常规白细胞数量以及中性粒细胞总数恢复正常。另外,13例轻度转氨酶升高患者恢复正常,经超声复查后发现患者脓肿得到显著缩小,甚至消失。
实性为主病灶活检病理结果:镜检查后发现3例患者显示原发性肝癌,5例患者为肝淋巴瘤,1例患者为肝结核,2例患者为转移性肝MT,详见表1。另外,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进行穿刺时均为一次穿刺成功,无患者出现并发症。
表1超声检查结果(n)
.png)
3讨论
晚期艾滋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出现急速下降,继而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肝部感染以及肿瘤病变或淋巴细胞等,同时行手术治疗的对于患者来说风险系数较大,且治疗效果强差人意,因此需要采用无创或微创法治疗[3]。介入性超声诊疗技术属于当今临床中一种典型的微创技术,目前该种技术已经能够广泛应用于肝脓肿疾病治疗中。临床中肝脓肿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患者发病后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寒战、高热以及肝区痛等,通常情况下体温可达到39-40℃。利用超声引导穿刺对于艾滋病导致的不同部位病变诊断价值较高,甚至已经成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4-5]。利用该种技术手段穿刺时穿刺速度更快,且操作灵活,不会受到引导架的影响,同时医护人员可以在不同角度观察患者脓腔和肝脏周围情况。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本次共计发现19例肝脓肿患者,3例患者显示原发性肝癌,5例患者为肝淋巴瘤,1例患者为肝结核,2例患者为转移性肝MT。肝脓肿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阿米巴肝脓肿,8例菌肝脓肿,3例为结核性肝脓肿。患者病灶大小在3.0*5.1cm-7.2*12.8cm之间。其中,19例肝脓肿患者中有12例选择置管引流,引流时间为7-28d,有7例患者选择穿刺抽肿,行穿刺术后1-4d患者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且血常规白细胞数量以及中性粒细胞总数恢复正常。另外,13例轻度转氨酶升高患者恢复正常,经超声复查后发现患者脓肿得到显著缩小,甚至消失。
综上,在艾滋病合并肝占位病变中应用介入超声诊断具有着安全、有效和微创等特点,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位.超声引导介入治疗23例艾滋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5):674-675.
[2]苏华斌,张辉,范少峰,等.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艾滋病合并肝脓肿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221-223.
[3]张晖,刘建建,马鑫,等.介入超声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9,26(1):10-13.
[4]杨学平,张瑶,王连双,等.艾滋病患者超声引导下介入手术中医务人员职业防护[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35(3):269-271.
[5]农云洁,农恒荣.艾滋病相关浅表淋巴结结核超声影像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30(12):847-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