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早期的分级康复护理模式对于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及并发症方面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重型脑伤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普通护理方法,乙组采用早期分级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传统护理方法,经过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后的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干预效应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对重型脑外伤患者的康复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早期分级康复护理;重型脑外伤;认知功能;并发症
重型脑外伤是一类高危重症,患者因颅脑受创,在恢复时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还容易出现若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我院针对重型脑外伤患者的特征实施早期分级康复护理,经实践证明不仅可以加快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办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康复中心2016年4月25日至2019年8月2日期间共收治的32例重型脑外伤患者。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15例,男9例,女6例,患者平均年龄(37.55±10.10)岁,病程(3.12±2.08)月,恢复时长(4.89±1.10)月。乙组17例,男10例,女7例,患者平均年龄(34.19±8.69)岁,病程(3.15±2.36)月,恢复时长(5.01±0.90)月。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没有差别(p>0.05)。
1.2方法
甲组使用常规的脑伤护理方法,具体有感染防护,营养支持,身体指标观察等,认知功能恢复方面以家属沟通陪护法为主。乙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分级复健方法:
1.2.1早期分级护理的基本原理
早期分级护理针对患者术后一系列的认知障碍问题展开,它是一项系统性的分级护理方法,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功能恢复:通过护理方法逐步提高患者的信息识别和逻辑判断能力,恢复其认知功能。(2)日常能力恢复:在认知功能恢复到一定水平后,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3)心理康复: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康复护理后,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回归社会工作和学习之中。
1.2.2成立早期分级护理工作小组
本院为应对本次调研活动特别组建了总计15人的护理工作小组。该小组由我院护理部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制定护理方案,培训护理人员。由14名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早期分级康复护理护士小组,负责本次护理研究活动的执行。
1.2.3对患者家属进行简单培训
重型脑伤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长通常长达2~6月,患者家属在康复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院早期分级护理将患者家属视为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护士对患者家属介绍简单的认知恢复训练方法,如让家属每日与患者进行20-40min的日常交谈,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从而刺激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患者家属和患者间的这种互动建立了一条亲情纽带,有助于患者增强信心,主动配合康复治疗。
1.2.4认知功能训练方法
在康复早期,早期分级康复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快苏醒。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播放舒缓音乐、要求家属定期与患者交谈、抚摸患者躯体等方法刺激患者的感知功能,让患者尽快从昏迷状态恢复。待患者苏醒后,下一阶段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思维能力,这一阶段主要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询问患者简单问题,让患者看电视电影等方式,逐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在康复后期,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这一阶段主要对患者进行吃饭、洗漱等独立日常生活方面的训练,降低患者对看护人员的依赖,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和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考察标准有两类,一类为甲乙两组经护理三个月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具体方法是通过标准化PADL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来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通过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指数)来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另一类为甲乙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主要考察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电解质及能量代谢紊乱四种并发症的发病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认知能力对比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相比甲组有相当大程度的提高,对比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相关指数对照表[x±s]
2.2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情况对比调查结果
乙组患者在护理期间,肺部感染和电解质及能量代谢紊乱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比较明显降低,对比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各类并发症发病情况对照表[n]
.png)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分级护理康复模式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提升具有颇为显著的促进功效,经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较快且较大的提高,可迅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另外,经过早期分级护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以肺部感染和电解质及能量代谢紊乱两种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最为明显。
分析认为,导期分级康复具有显著康复效果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在患者住院看护期间通过增加信息获取方式和每日定时交流的方法来刺激患者脑细胞,可以充分调动脑组织术后留存的部分机能,让平时不活跃的脑神经元代偿一部分大脑活动机能,进而促进大脑机能重建,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快速恢复。第二、在早期进行日常能力的复健不仅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残障率和残障程度,还有利于增强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自尊心得到充分提高,患者对康复的配合程度和康复信心都会大幅度提高。这种心理上的正面促进作用可反馈在生理层面上,让患者的受损机能进一步恢复。第三、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家属建立正确的康复意识,提高了家属的护理能力,使家属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做好日常生活、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工作。日积月累之下,也对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合以上研究和讨论,笔者认为,早期的分级康复护理模式对促进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和降低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初燕. 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意识及认知障碍的临床和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6.
[2]励建安.脑外伤康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2):1095-1097.
[3]张皓,张小年,山磊,王晓艳,孙新亭.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2010,25(02):90-92.
[4]王琰. 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症与无失语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
[5]杨晓昫,王君,罗跃嘉.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策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09):849-853.
[6]张小年,赵春禹,崔利华,赵军,张皓,张通.脑外伤的并发症和继发障碍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07):64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