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62242419670905XXXX 2身份证号码:42038119831220XXXX
摘要:机械制造行业是当前我国工业领域中的重要行业,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着直接影响,尤其是随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很多新兴工艺和技术得到了应用,为机械制造行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只是加工工艺在更多的同时,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就会出现问题,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工工艺的应用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影响到加工产品的质量。所以本就对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工艺过程可靠性进行研究探究,探究提高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
1 机械制造工艺状况概述
1.1 机械制造发展背景 制造业所包含的内容实际上是很广泛的,包括机械产品的规划、设计、制造以及管理、维修和售后等过程。当前社会对于机械的需求日益精细化、多样化,而为了顺应这一需求,机械制造从业人员必须积极开拓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推进机械产品的更新升级、性能优化。在机械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积极顺应社会需求,积极推进机械制造工艺的综合性发展,建立综合性的技术模式,充分借鉴吸收优秀制造工艺,不断探索和研究新工艺,推进技术创新,从而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在机械制造的实际工中,不断推进系统化工作模式的形成与完善,以便使得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和保证,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稳定、健康、高水平发展。
1.2 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解析 产品的可靠性是体现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关键环节,而产品的可靠性必须通过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管理等环节体现出来,所以在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时就必须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考虑,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针对各项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便正常开展机械生产活动。所谓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生产,并在功能和效益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或者说,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正式运行前所投入的自然环境、成本和自身设备性能要求以及运行过程中超出预计范围的规律性变化模式。
2 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系统的认识 虽然人们已经开始研究机械产品的工艺可靠性,但是对于加工过程保障产品的可靠性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尚未认识到其为制造过程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不少企业都只是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产品可靠性研究,但是并没有深入的探讨机械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但是实际上,在机械制造阶段,由于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材料质量不合标准、设备退化严重和生产环境等的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同设计阶段的影响因素相比,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控制难度更大。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业内人士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影响作用,对于产品生产阶段的可靠性研究还有待开展和深入。
2.2 缺少严格的系统评定指标 目前,评定工序加工稳定度的能力指数为多数机械制造业企业所采用,这一指标多用于评价单道工序的稳定度,对于产品的整个加工工序无法做出准确评定,更无法进行产品可靠性的评定,这是因为该指标对于前后工序所存在的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从实际情况来看,产品可靠性评定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由于对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缺乏系统性认识,而且又没有建立科学产品可靠性评定指标,可以说,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研究亟待开展,任务艰巨。
2.3 缺少可靠性评定方法的研究 对于产品可靠性的评判,需要建立在对大量样本试验所获取的相应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之上,要长时间对产品样本的性能进行测试,从而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符合设计标准。根据前文的阐述,可知产品的可靠性与时间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对产品样品进行测定时,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产品的可靠性做出正确评定。但是,不少企业在实际的样本测定时,往往等不到最后结果就开始进行大批量的产品生产。从根本上来说,这一情况的出现正是由于可靠评定方法的缺失导致的。可靠评定方法的缺失,使得程序化流程无法系统化,导致产品无法得到科学、可靠的评定。
3 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分析
3.1 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影响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因素较多,而且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和描述较为困难,因此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如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保证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中,关键孔位特征的可靠度的保证是关键所在,所以要合理运用模糊评级法,准确分析各种因素对孔位特征加工任务的影响,对其影响矩阵进行评估,将关键孔位特征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模糊数的转化,制作出模糊数集成,将重点控制的影响因素筛选出来,使得关键孔位特征的可靠度得到有效保证,达到技术要求。定性方法主要应用于描述工艺、机器和人员等这些难以量化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分析故障模式等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中,定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3.2 控制工艺故障 工艺故障往往会对机械制造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使其无法满足技术要求,同时造成机械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及制造工期的延长,更为严重的会使产品被退回。所以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工艺故障。而这就需要对工艺故障发生的规律进行充分了解和认识,然后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维修,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率。而最为常见且效果较好的就是PM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维修方式,分别是定期和顺序维修方式,前者维修时间间隔的确定是根据数据分析得出来的,便于安排实施,但缺乏良好适应性;后者时间间隔的确定是根据机械制造过程的运行状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3 引入先进技术,强化过程管理 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保障也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所以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但是同时要注意技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避免盲目引进,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协调好技术与效益的关系,推进生产技术革新,对局部工艺进行改造;同时重视员工创造性的激发,大力支持科技研发工作,推进自主创新,从而为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另外,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也受到其制造过程的影响,所以要开展全过程的管理,对机械制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管理,严格检查和监督原材料、设备、工具等物质基础以及设备维护、施工工艺的选择、运输条件以及施工标准的规范化,以便确保机械制造的高效、稳定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可靠的机械产品需要通过设计、制造、管理等一系列程序,完美的设计是可靠制造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制造过程不能有效的进行,那么就达不到设计的理想状态。为了确保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有序性,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机械制造的系统性、综合性进行分析,对它的生产过程有所了解,从而提高机械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推动机械制造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军.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179-180.
[2]张树楠.关于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研究[J].科技论坛,2015(8):108-109.
[3]孙玉哲.高科技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6(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