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供应管理现状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9期   作者:彭程
[导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扩张型产业化的快速膨胀,工业用地急剧增长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扩张型产业化的快速膨胀,工业用地急剧增长,但由于地方招商引资和入园准入门槛不严,造成工业用地粗放闲置、低效利用现象。如何有效避免土地资源浪费,提供土地利用效率,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工业用地;供应管理;现状分析;
引言
         土地是我国的宝贵资源,是工业、农业等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的冲击和挑战。
1健全多主体的工业用地供应体系
         1.1科学确定国有工业用地供应规模
         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功能性平台作为发展工业的主要载体,积极开展成片开发建设用地的征用,提高国有土地在工业用地中的比重。在编制土地开发强度、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农用地转用年度计划中,坚持产城融合理念,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国有工业用地供给规模,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城市用地。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政策,把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向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城市倾斜,保障用地指标需求。
         1.2搭建工业用地流转平台
         积极搭建工业用地转让、出租等交易平台,助力工业用地有效、快速流转。鼓励各地依托产权交易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搭建信息和交易平台,促进工业用地公开、公平、公正交易。强化部门之间协调,建立工业用地转让准入制,将工业用地转让、兼并重组等二级市场交易纳入统一管理,由工信部门对受让企业产业发展、投入产出、容积率等方面严格把关,出具准入意见,由交易流转平台挂牌转让,房屋、土地登记部门据此办理变更登记。支持在大众媒体上设立专门的工业用地转让、租赁等交易信息栏目,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工业用地供需信息。
2工业用地供应管理中的问题
         1)建档审核资料多、手续繁琐。在供地环节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悉数完成关于竞买资格要求的内容,包括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发改部门节能备案预审、环保部门环境影响评估预审、安监部门安全生产条件证明以及《准入意见书》,存在较大的困难,对落实“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工业用地供应和投产建设的要求有一定阻碍。2)工业用地土地市场不统一。一些市区已经建立了全市统一土地有形市场的实施方案,要求土地市场采用集中统一、分步实施的原则,但新城区工业用地项目未纳入统一市场。在各区工业用地价格供应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会引起各新城区在工业项目引进时,出现各自为政、故意压价、恶意竞争等不良现象。
3措施建议
         3.1鼓励租赁方式供地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对符合规划的标准厂房、仓储等项目及短期产业用地,实行租赁方式供地。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对可使用划拨土地的能源、环保、文化、体育及供水、燃气供应、供热设施等项目,鼓励以出让、租赁方式供应土地。考虑到我国产业结构特征,技术更新换代与市场需求变动较快,企业的生命周期往往达不到工业用地50年的出让年限。当企业发展超过生命周期时,土地生产率将明显降低,造成土地闲置或低效使用。可通过先租后让、弹性出让、标准地出让等灵活出让方式,使得工业用地使用周期更好地匹配企业生命周期,同时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成本。进一步明确租赁土地的权利,对以长期租赁方式供应土地的,根据产业类型和生产经营周期确定各类用地单位的租期和用地量;对以招拍挂方式取得的租赁土地,租赁期满后符合条件的可以协议出让;对以先租后让供应工业用地的,承租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转租和抵押。采取租赁方式供应土地的,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20年。


         3.2推广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地方式
         兼顾降成本和融资需求,根据企业意愿,开展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地。先租后让的地块达到合同约定的转为出让土地条件,可突破现行法律规定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的方式,按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地,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相关部门对企业综合效益和合同履约等情况进行评估,符合条件即可续期建设用地使用权;不符合条件的,政府将无偿收回土地,对已建建筑物、构筑物按残值补偿。
         3.3加强培养土地供应市场
         在实施城乡规划的过程当中,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虽可实现土地资源分配的合理化,从而有效控制企业随意占地或多占地的行为。就我国当前城市发展而言,多数大及特大城市虽可遵循此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但还有不少中小城市因土地市场发育未成熟、功能不完善,再加上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理水平偏低,仍存在大量无偿或低价供地。尤其部分地区政府为引进外资发展区域经济而发布了一系列的土地优惠政策,更是严重干扰了土地资源的市场化发展。为能实现工业用地布局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就有必要加强土地供应市场的培养。第一,应不断改革城乡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并加强完善土地价格的调控机制;第二,创新土地市场建设,依区域土地市场发展状况,深入探索适用于集体土地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推动区域土地的市场化发展,通过土地市场的作用来实现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
         3.4明确工业用地分类
         工业区是工业企业经营工业生产的航天器,工业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对城市造成一定的污染。为了尽量减少工业生产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必须相应地安排工业区。工业区的明确分类是城市规划实施工业布局的基础,不同工业企业造成的污染在实践中各不相同,甚至一些不同的污染状况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区布局在实施城市规划时必须首先确定各个工业区的分类。一方面,必须明确界定工业构成;另一方面,必须按照污染和工业性质对工业区进行适当分类,然后才能按照其分类结果对工业区进行分类。
         3.5建立和实施工业取样机制
         (e)改进对非工业用途批款的管理,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b)由于受让人的原因,两年内未能完成合同的施工进度,受让人根据合同要求政府辞职,以及在收回合同规定的付款义务和履行合同义务后,剩馀的款项已经偿还。空闲时间两年后,依法要求无偿收回。有时限的合同,不能提出周期性批评,也不能适当执行,政府可以免除这些合同。b)为提交人无法或不愿释放的货物提供独立和单独的住所,并根据提交人的申诉给予额外的奖励,退还未使用的用途。3 .鼓励分割未使用土地或工厂的转让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理布局工业用地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城乡规划中的工业用地布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遵循相应原则,结合自身城乡规划的具体情况,以实现工业用地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城市用地的弹性,以为城市的后期发展预留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征学,潘彪.完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重点任务研究[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0,36(04):48-52.
[2]冯雪.威海市工业用地供应管理现状分析研究[J].中国地名,2020(01):68.
[3]胡高,金保彩,李顺成.工业用地供应管理模式分析与思考——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土地,2020(01):37-38.
[4]杨慧,陈华飞,李鑫.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提升策略分析[J].中国土地,2019(09):50-51.
[5].创新用地保障制度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J].广西经济,2019(08):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