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降低管网渗漏现象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杰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降低管网渗漏现象从各个工序上进行讨论,并对管网验收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希望有助于提高管网质量及验收合格率。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710000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降低管网渗漏现象从各个工序上进行讨论,并对管网验收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希望有助于提高管网质量及验收合格率。
        关键词:市政管网预防管道渗漏接口处理闭水试验
        引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管网也成为了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网主要分为污水管网,雨水管网以及合流管网,根据《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表明污水、雨污水合流及湿陷土、膨胀土地区的雨水管道,回填前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但可惜执行力不大,很少有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规范来要求自身。因此也引发了许多后患,造成不均匀沉降使得人行道或者路面塌陷;污水或合流管外渗直接污染地下水,切极不容易根治,长此以往可以想象危害是有多严重,管网的防渗处理及做好闭水试验的必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1.预防管网渗漏
        1.1原材的验收及处理
        严格管材进场验收,对进场管材,橡胶圈或者橡胶垫抽检实验,检查其必需的检验报告及合格证、质保单是否齐全,公差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之外,还应对每一根管材的外观进行观察,杜绝使用有蜂窝麻面、较大沙眼、接头破损,或者管壁有贯穿性裂纹的管材,并对其进行标记隔离。各种规格管材的技术指标、型号、性能的质量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要求,从源头上预防管网渗漏。
        1.2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之前对承口及插口进行清理,并将管口洒水湿润,在承口内壁及插口外壁涂抹加有防水剂的混合砂浆,砂浆应均匀分布,将多余砂浆清除。管道安装过程中人工稳管与机械配合沿中线将插口裝进相邻管道承口。安装时应用导链对其施加一横向力,确保管道承插口安装到位。
        1.3接口处理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管道接口是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接口是将单个管材连接成不漏水管网的部位,所以在原材质量达标的前提下,接口是防止管网渗漏的薄弱环节,接口的处理也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安装大于800mm的管道时接口处需留有空隙方便内外抹灰。小于800mm因管径过小不能进行内部处理,管节需安装到位。
        ①内抹灰。对于D≥800mm的管道内接口,应派人进管内部用1:2水泥砂浆也可掺加防水剂进行抹灰。管顶部及中部两侧用铁片或者木板做内膜,从外部灌浆填充,等形成强度后在拆除内膜并将其抹平。D<800mm的管道,在浇筑管基砼之前,应先对未在包管范围内的外接口铺设与砼标号相同的水泥砂浆,保证接口处形成防水层。管基之上的内接口在每节管道安装时用长柄刷刮刷几层混合砂浆。
        ②外抹灰。外抹灰之前应先将接口处进行凿毛及湿润,以利于抹灰与管节充分粘结。抹灰不能与管基砼浇筑同步进行,管基浇筑完成后对管基与抹灰交接处也应凿毛湿润。洗净后接口处如有空隙可用油麻等遇水膨胀的材料进行填充,进一步加强接口处理。然后根据抹灰厚度分2~3层抹压水泥砂浆。等底层砂浆初凝后抹第二层,面层在初凝后须压实抹光,使表面光滑紧致,有利于防水。抹灰完成后养护也至关重要,及时用土工布或黑心棉等保水材料进行覆盖,并时常洒水使其保持湿润防止抹灰开裂,如果管道内水压较大可酌情在水泥砂浆内掺加玻璃纤维或钢丝网,增强抹灰的抗拉能力,也可使抹灰不易开裂。
        1.4检查井防水处理
        排水检查井虽然是管道工程的附属工程,但是也是防止水渗漏不可忽视的工序。检查井井室浇筑之前检查井基础应充分凿毛并清扫干净,保证二次浇筑时充分粘结。砼浇筑时应充分振捣,使得混凝土密实,混凝土面光滑密实没有蜂窝麻面。管道与检查井交接缝隙处可用同标号砂浆进行堵塞,凝固后方可进行砼浇筑。浇筑完成后,对检查井进行防水处理,在处理之前将检查井内壁清理干净,必要时打磨光滑。洒水湿润后用防水剂涂抹一层,凝固后再涂抹一层水泥砂浆,压实赶光。成活后用木板盖住井口,对其用保水材料进行覆盖,洒水保持湿润养护。

井室的盖板与井室渗漏的薄弱地带,盖板吊装时一定要坐浆饱满,安装后将盖板周围缝隙用砂浆填充。之后井筒的砌筑也需凿毛清理,并充分湿润后方可进行。
        2.管网验收
        2.1准备工作
        加水之前首先将检查井内清理干净,以免加水后浮渣漂浮水面,影响测试。检查井内外壁缺陷要修补完整,预留管口及管头用240mm砖墙砌筑外抹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同时侧面应用斜撑固定防止水压过大冲破封堵。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检查合格,完成上述工序之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试验水头,水头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然后还需设置灌水水量观测标尺,便于后续渗水量的计算。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井段水量抽取1/3进行试验。
        2.2灌水
        水源从施工现场取水点向试验管段上游检查井内加入,如没有固定水源也可用洒水罐车向井内加水。向井内加水时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加水至淹没堵头,检查堵头及底板是否漏水,当无明显渗漏时在进行第二次加水;第二次加水可直接加至规定的设计水头。当试验水头到达规定水头即开始计时,若发生严重渗漏的情况,应不断向试验管段补水,保持水头恒定,查找渗漏的地方进行标注并尝试封堵。若管网正常则等待不小于24小时后进行渗水量测定。
        2.3渗水量的测定
        实测渗水量时应按下式计算:
        q=W/(T*L)
        式中q——实测渗水量(L/min*m)
            W——补水量(L)
             T——实测渗水量观测时间(min*m)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渗水量观测试验时水头到达规定水头后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在观测的同时应不断的补水保持恒定水头不变。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并记录观测结束时间。其记录的总补水量就是渗水量,整个计时过程对试验管段外观进行检查。实测渗水量应小于验收规定值,不合格应缓慢放水,并重新处理再做闭水试验直至合格。试验合格则排放或抽取管道水,拆除封堵。
        3.结束语
        管网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也是市政工程中必不可缺的建设,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城市基础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加快步伐,管网质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要是质量不过关,就会出现渗漏,对老百姓的居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管网,预防并降低管网的渗漏情况,保证基础建设的质量是城市建设者工作的重心所在。闭水试验的必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关于管网验收的条例,并不断提高工人及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专业素养,为美好城镇的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孙慧修、郝以琼、龙腾锐,《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3]葛东法,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
        [4]时珍宝、李田、孙跃平,高地下水位地区排水管道渗漏的确定,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年。
        [5]06MS20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