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崛起了一大批房地产商,大量的住宅、城市综合体等建筑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建筑业对能源的需求巨大,并且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也日益严重。因此,绿色建筑承载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使命在世界各国开始发展起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主要是在当前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协调不同施工环节的组织、调配,优化管理,从而实现施工的“绿色”,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更加环保的工艺与技术,服务于绿色建筑。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
引言
中国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始于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作为能源的主要消费国,中国近年来还通过了相关法律法规,以限制行业行为,促进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国内对绿色施工的研究仍相对落后。但是,自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对绿色施工的推广逐渐增加,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这项国内倡议使中国的绿色施工进程脱离了构想,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国内关于绿色施工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2001年以来,原建设部和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有关绿色施工法规。
1绿色建筑发展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在短短20a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源远远超过了祖先在过去几千年所消耗的,这意味着:一方面,能源短缺、污染加重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石油资源的争夺、淡水资源的匮乏、海平面上升、大气层空洞等一系列现象已经证实了节能环保必须受到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已不仅停留在安全舒适的层面,对于绿色清洁、能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凸显。绿色建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既满足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对于更高层次建筑的需求。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
2.1构建绿色管理体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设计构建绿色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并对绿色施工的目标和管理制度作出科学的制定,这样,在绿色施工体系支持下的建筑工程才能有效地进行。绿色施工理念需要建筑工程各个部门都支持配合,各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互相配合,让绿色施工顺利进行,具体工作实施内容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施工过程中构建合理的绿色施工管理机构,机构大致由2级构成,一级机构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等各个方面构成;二级机构是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此机构负责绿色施工管理相关工作,并设置领导人。二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单位的工作要进行明确分工,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展开工作,提高绿色施工管理的效率。
2.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同等重视,对不适合绿色建筑发展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法律法规是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来源,对于绿色工程建设后续的有效开展能够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是工程管理能够科学化、合理化进行的有效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除了使管理能够有法可依之外;还应使工作人员有法必依树立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还应做到责任的落实加强惩罚政策的执行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完善管理评估体系
一个完善的管理评估体系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如果在绿色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企业想要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充分的发挥出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评估体系。在招投标环节,要对参选的企业进行严格的控制,考察企业的资质,如果企业不具备绿色施工的能力,就要把这个企业排除在外。
在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要对项目的施工进行严格的要求,积极的引入各种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而且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工作,保证绿色建筑材料的品质可以达到实际的应用标准,同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确保各种绿色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保证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
2.4加强“四节一保”的有效管理
“四节一保”指的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要保证绿色施工技术的不落后与绿色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就要加强“四节一保”的有效管理。
1)绿色节能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设备和器具的油耗、电耗管理。油耗与电耗是一项巨大的开销,施工企业应建立相关保障制度,在日常施工作业中,做到机器不超负荷运转,不空转,及时对其保养,减少机器的损坏,会使得机器在同样的效率下能耗较低;其次要对办公生活等临时场所进行有效管理,加强电力线路的巡检,使得节能管理的成果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体现。
2)绿色节地管理。绿色节地管理简而言之为节约用地,并对之科学管理,对临时场所进行优化布置,增加施工场地的利用效率。具体为对施工场所提前设计,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对场所的各个位置进行有效利用,防止出现废弃场地的现象,可以增加办公与员工住房的楼层,一层板房会增加土地的浪费,增加板房楼层,能够节省出土地来进行其他规划。
3)绿色节水管理。水资源在施工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许多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施工作业单位在用水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实行节水措施,例如实行计量收费、限量使用等,还要采用新技术降低水资源损耗,例如运用节水型器具,合理布置用水管道,在施工中采用提前喷淋等降低水资源使用,积极使用非传统水资源,采用新技术回收水资源并循环利用,增加水管线路保护,降低水资源滴漏流失,最终达到绿色节水的有效管理。
4)绿色节材管理。从材料的最初策划设计到施工,到最后的回收利用都需做好统筹规划,对材料的类型与用处要做到精准定位。具体而言,绿色节材管理要在质量、安全等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材料消耗较少的方案,例如采用高强钢筋,减少钢筋损耗,提升结构混凝土强度,降低结构自重,采用新技术进行结构设计,达到材料损耗最低。在现场施工中,材料也可以进行最优选择,工地围挡材料可采用彩钢板,办公住宿建筑可以采用板房布置,同时减少施工材料的多次搬运,以免对其实用性产生影响。
5)绿色环保管理。绿色环保管理是降低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影响的重要措施。要达到绿色环保管理,就要做到对污染的全面整治,污染治理中比较突出的工作为对泥浆的治理,泥浆的大量外流与车辆轮胎携带的泥浆对周围的道路、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要减少泥浆产出,定时进行清理打扫,降低泥浆对环境的破坏。其次加强扬尘处理,采用围挡、喷洒等方式,控制扬尘对空气的污染,然后做好光、噪声的污染防治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阶段,在能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模式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企业要对这种新型建筑模式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政府部门也要采用一定的措施,保证绿色建筑理念的落实,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晓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与创新途径[J].城市住宅,2019,26(6):207-208.
[2]陶宾.绿色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智能城市,2020,6(1):118-119.
[3]娄永杰.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14,142.
[4]刘贵中.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