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保持工作是国土整治、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趋势明显,土壤肥力不断退化,区域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关键词: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发展优化措施
1水土保持重要性分析
水土保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繁衍生息和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加大水土保持力度,维护生态环境健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水土保持的根本任务在于防治水土流失,这是资源与环境的高度融合,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起点和焦点。水土流失严重将导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2大制约因素。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水土流失是人与自然不再和谐的重要体现,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水土资源或者滥用水土资源产生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具有难以逆转的破坏性,即破坏耕地、削弱耕作层结构,从而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引发河流、湖泊和水库淤积,加剧自然灾害。因此,水土保持不仅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坡耕地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水土流失严重会导致耕作层土壤养分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和土壤潜在肥力,这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坡耕地的水土保持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有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2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现阶段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积极保护应该注重从水土保持入手,必要的水土保持工作能够较好实现对于相应区域的优化。为了较好提升水土保持措施的受重视程度,首先应该分析明确水土流失问题的危害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土流失会直接导致当地水量减少,进而出现旱灾的概率提升。伴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大量水资源会严重损耗,同时还会导致当地土壤资源的蓄水能力降低,最终都会影响当地原有水资源数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干旱问题。比如对于湖泊、河道以及水库等设施,都可能会因为水土流失产生水资源严重损耗,即使在雨季也难以蓄存大量水资源,进而也就会造成当地水资源持续恶化,难以满足当地居民用水需求。
其次,水土流失还会对于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造成相应水质恶化,整体生态平衡也会被打破。在水土流失问题出现后,当地土壤以及其他杂质都会混入水资源中,进而也就导致水环境相对恶化,变得较为浑浊,同样还容易造成水中的杂质过多,水质严重受损。如果相应区域内存在农业或者工业,也会带来一些污染物,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的危害性。
另外,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还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一些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率也会明显提升,进而危及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水土流失恶化后,相应区域的植被必然遭到了严重破坏,土壤以及泥沙的流失量较大,进而也就容易导致一些水利工程受到干扰,出现了明显的淤塞现象,难以形成高效运行效果。与此同时,伴随着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还很可能导致当地泥石流以及滑坡等恶劣地质灾害的出现可能性提升,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威胁。当然,在此过程中,当地水资源以及水环境同样也会进一步恶化。
由此可见,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会对于当地水资源以及水环境产生恶劣影响,整体发展稳定性会受到严重威胁,这也就需要重点加大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研究力度,力求借助于恰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实现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积极保护。
3.水土保持的发展措施
3.1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中,水土保持是一项主要的基础措施,人们对水土保持的发展程度也越来越关注,成为了各个国家政府关心以及支持的社会事业,为此,在建设水土保持的工作中,首先,应当将发展与规划相结合、将目前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将未来与现实相结合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从经济市场角度而言,还需要考虑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为社会来带的经济效益,强调以水资源以及水土保持之间的持续利用为主要工作。
3.2?水土保持团队的科技和素质
在开展水土保持的工作,首先,将其加入了校园的教育当中,同时加大力度发展初级和中级水土保持的教育以及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并且提高农民的耕种技术;其次,加强水土保持相关的科研,并且将现有的科研成果进行调整应用到各个生产实践当中,同时组织力量解决防治的问题。
3.3?加强监测
水行政相关部门对水土流失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公告,合理设置水保监测站点,成立水土保持的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全国的指标监测体系、方法以及技术要求,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定期公告。
3.4?水土保持的产业发展
水土保持的产业化是以综合治理、开发为依据,再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是根据是市场的需求实现的小流域经济发展,目前而言,将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从温饱发展成富裕,应当在进行综合治理的同时将一些无效或者低效的劣质土地改造为优良土地,并根据该土地的特点选用相适宜的产品进行播种,进而促进水土保持产业的发展。
3.5加强水土保持执法监督力度
管治城市水土流失,需依据水土保持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强化执法和对水土保持的监督,还要取得城市居民的支持。首先需要完善和建立有效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监督机制,落实政府有关部门职能,细化工作内容与职责。依据城市管理体制和水土流失特点,构建水土保持“三同时”监督体系,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水土保持后续设计落实、水土保持变更管理、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制度,采用诸如媒体曝光等方法加强水土保持监督、落实水土保持各环节工作内容,加强水土保持监督力度,提高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效果。
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施工行为不规范是造成的城市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的主要原因,城市政府应依据国家、地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流程,规范各种施工活动水土保持行为,预防和治理城市水土流失及其危害,使城市建设水土保持工作规范化,有效控制城市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3.6加强水土保持新技术应用
城市化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需要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完成,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管理、科研及相关参与者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只有尽快提高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水平创新理念,积极推广应用水土保持新技术,才能更好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效果和质量。加大水土保持知识普及力度,不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认同。同时加强试点总结和科技攻关,迅速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使海绵城市理念更好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服务。
结论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是一项漫长的工作,方式水土流失需要国家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社会群众的响应,为此,需要定制与符合国情的管理需措施,提高群众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姚文艺.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机遇与科学定位[J].人民黄河,2019,41(12):1-7.
[2]周魁.水土保持治理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甘肃农业,2019(11):54-55.
[3]刘鹤龄.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9.
[4]秦瑞杰,陆广勇,安乐平,李雷,蔡玖锱.水土保持措施对罗玉沟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2019(01):19-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