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控制控制与管理是现场施工的关键所在,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做好现场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程质量
引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水利工程相关人员应当高度重视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质量控制问题,进而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另外,还应当加大管理力度,促使我国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实施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具体建设开始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质量管理要求,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方案,以此为基础来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之前,需要针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进行考查,对施工中应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构件的质量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积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检验和计量手段,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使施工人员能够工程设计图纸的意图和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并要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针对变更设计及修改的图纸进行及时审核,强化施工作业的监督和检查,重视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的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针对竣工资料进行审核,根据质量标准做好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体工程的竣工验收。
2 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对施工人员管理和施工质量监督上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很多施工企业中施工设备较为落后,这也使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没有达到相应标准。水利工程实际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力度较弱,对工程质量控制不够严格,降低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没有依据国家制定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规章制度开展施工建设,水利防洪建设没有达到标准,在雨季也遭遇了洪涝灾害。坝基和坝体建设的时候没有严格控制材料选择,致使一些不够坚固的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管理人员在施工材料选择的时候没有严格审查,在施工结束之后,会出现坝基和坝体渗漏或是破损现象的产生,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实际作用的发挥。眼下我国绝大部分水利工程的老化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很多水利工程的修建时间相对较长,在经过长时间运行之后便会产生渗漏现象,还有一些水利工程已经成为了危险工程。实际运行标准相对较低,没有合理的配套设施不但会导致水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实际综合效益。
3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3.1 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质量安全问题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准绳,是有效保证施工的根本保障。安全质量问题无小事,在对建筑工人进行管理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充分了解施工环境,严把质量关,培养其企业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将企业的建筑质量放在首位,避免出现偷工减料、马虎施工的情况发生。
3.2 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制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做好监管工作,建立一定的监管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职责,合理划分监管单位,对于工程的监管贯穿水利工程的整个过程,通过监管责任制,保障好施工的质量和时间进度,以及资金的正常运转,给工程质量加上一道安全有效的枷锁。
3.3 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水利工程因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的前期,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准备工作,保障好项目的实施。一般采取与施工方和项目设计方进行充分沟通的方式,了解工程进行的重难点,并且及时将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传达,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工作,对工程进行一定的反馈。施工单位注重对施工数据的充分勘测,避免水利工程出现问题,保障好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高质量标准。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管理层要进行有效的衔接,注重沟通,及时地上传下达,保障好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
3.4 严格立项程序,充分进行勘察
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设计的程序也是比较繁杂的,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预算、实施等环节,都是水利工程的关键节点,要充分地考虑各方因素,才能有效组织好施工单位进行作业。对于水利工程的实施,首要工作是进行水利勘测,对于工程地地点和施工要求,要有严格的勘测数据,并且有专业的团队进行计算、评估其可行性和风险性。最后,在综合的考虑下,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3.5 强化施工管理,确保建立部门职权的发挥
监理是建筑行业通常都会应用的一种制度,其对于工程的进程和质量都有着很好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建筑工程的监理在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中,同样采取了相对应的监理制度,一般来说,对于监理部门的工作范围以及基本规范要明确,对于监理方,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避免出现滥用职权等危害水利工程的行为发生。同时,加强对于监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工作,选用一批素质过硬,专业化程度高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施工的监督。
3.6 健全自检制度与加强监督检查
质量管理的顺利执行离不开健全的自检制度与监督检查制度,只有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才能保证整个水利施工过程的质量。为此,要落实“二级三检制”的质量管理制度,要保证图纸会审的完整性、技术交底的及时与准确性、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同时,要建立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流程,细化各项操作方法,通过健全机制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做到奖罚分明,全面落实各项职责,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3.7 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要加强对其质量和批次的有效检测和审查,同时对于材料和设备的相关数据要及时进行备案,如不符合要求则坚决不能进场。在对施工材料进行储存时要确保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容易受影响的材料。而针对需要现场进行配置的施工材料则要对其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最后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设备的性能稳定,应加强对其运行和存放状态的有效维护和保养,及时对各项参数进行校准优化,做好防腐蚀处理,避免因施工而造成的设备破损现象。
4 结束语
完整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质量标准化的依据,在这一体系的正确引导下,工程的整体运作有条不紊,并在全方位的掌控中。了解水利工程特点,剖析水利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明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漏洞并积极的寻求对策,才能不断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辉,李川,夏晓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89-190.
[2]张九成,武赞新,柴玉葳.浅析农村小型农作物水利工程建设与质量管理[J].山西科技,2020,35(0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