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蒋红腥
[导读]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从旋挖桩施工技术、预制桩施工技术、灌注桩施工技术、静力压桩施工技术这四个方面,展开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桩基础施工作业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作为土建施工的核心环节,桩基础施工作业极其重要。通过科学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建筑的安全与稳定。因而针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分析,有着极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1旋挖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就目前形势而言,该技术通常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桥梁与公路等类型的桩基础施工建设当中,且应用效果较为良好。旋挖桩施工技术不但可以强化桩基础施工效果,还可以有效确保精准度,在施工期间不会造成较大噪音,还具备施工便捷以及管理简单等优势。
        在运用该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因而工作人员需要科学规划施工现场。第一,要注重埋设好护筒。护筒在桩基础施工期间,可以有效校正桩位与定位,保持好水位高差。在埋设护筒时要保证护筒的深度符合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其埋设深度应当在黏土层的0.5米以下,其顶部同地面的距离要在0.3米以上。想要确保护筒安全稳定,施工人员还需要使用黏土对其四周采取填护作业,并在附近区域设置标语来警示其他人。
        第二,埋设好护筒之后就可以开展成孔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实现勘察好该地区土层的具体情况,钻孔期间要使用专门的旋挖钻机,调节好泥浆的粘度与比例,施工期间要防止发生塌孔情况。泥浆的比例会对施工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黏土类型同样会影响到泥浆比例。
        第三,要及时开展清孔施工。在保证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就要及时停止钻进,提出钻头并进行一次清孔。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测试好泥浆的有关指标,避免发生严重的超标后果。针对孔中的沉淀物需要及时进行清理,清孔结束后再测量其深度。在开展二次清孔时,要注重使用标准锤来准确测量沉污值。二次清孔作业通常需要采取加气或是水泵等方法,要将孔底沉渣的高度限制在15厘米以下。
2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运用该技术时,设计人员应当依照施工现场的材料、施工要求等要素进行设计工作,所使用的打桩设施要确保桩基安全稳定,从而为后续的桩基础技术运行奠定基础。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建筑工程当中预制桩的成分,主要是混凝土与钢材料,倘若使用特殊的材料,同样可以保证建筑物更加牢固稳定,确保预制桩的负荷能力及其功能,可以负荷土建施工的规定。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规律:预制方桩的工程总量=设计截面面积*设计桩长度;预制管桩的工程总量=设计桩长度*(外径截面面积-空心截面面积)。这其中,混凝土桩在使用期间,容易遭受温度、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然而造价较低,使用范围更广;相比之下钢桩质量更高,然而由于造价较高,因此主要应用于特殊领域。


        另一方面,在制定预制桩期间,施工人员应当依靠打桩的方式来确定桩基,随后确定桩尖的方向。预制柱的灌溉顺序,应当先从桩顶开始再到桩尖位置,以此确保预制桩的浇筑效果,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在对预制柱进行施工时,其沉柱技术种类繁多,在选用沉柱方式上,应当按照土建工程的总体规划进行选择,确保预制柱的高度、桩基的数量及其距离,可以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1]。
3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桩基础施工建设当中,灌注桩技术十分常见,该技术通常分为三种施工方式,分别是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不同种类的施工方式,其特征与优点同样存在差异。在施工建设期间,施工人员需要熟知这三者各自的区别,以此控制好桩体的稳定性,避免混凝土的质量发生问题,防止出现堵管、埋管等后果。在沉管桩施工过程中,对沉桩进行锤击是其开孔的主要方式,不但可以节省施工成本,还能为施工建设提供便利。然而,由于其横截面积较小,因此会影响其强度。
        在桩基础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混凝土充足,在拔出沉管管道时需要减缓拔出速度,以此确保施工安全稳定。在进行挖孔桩施工期间,人工挖孔与机械挖孔这两种方式最为常见。在采取人工挖空方式时,要注重对混凝土进行防护,避免混凝土喷射与浇筑遭受影响。要注重使用钢筋来连接护臂,控制好钢筋的安装与混凝土浇灌质量。相比之下,人工钻孔方法更适合用于黏土当中;钻孔机更适合用在普通土壤或是硬度较大的土壤当中。为此,在开展灌注桩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好土质与外部环境因素,熟知工程项目的相关规定,协调兼顾好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
4静力压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主要是依靠静力压桩机的压桩结构,受压力作用下,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地压进地基土层中的指定位置。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采取液压装置来驱动桩机。这种驱动方式能够产生较大压力、其自动化程度较高、纵向与横向移动速度非常灵活、桩定位较为精准,具备诸多优势,不仅可以提高桩机施工质量,还可以确保施工期间不会出现噪音、不会产生振动、不会造成污染。
        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要严格把控好静力压桩基的运转速率,防止压速率过快造成桩基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防止下压速率过慢造成施工材料遭到浪费。第二,要注重做好定位放线作业,要将桩基轴线的偏差距离限制在20毫米以下,认真分析是否发生位移情况。第三,要做好混凝土的起吊、运输以及堆放工作,确保垫木同吊点维持在同一横截面上,保证垫木可以对齐,从而确保堆放操作桩本身不会发生断裂情况。第四,要使静力压桩机能够持续运行,从而确保桩基础能够在一次下压下即可成型。为此,要防止发生运行终止问题,相同桩地的运行时间间隔,应当控制在0.5小时之内。第五,在对桩基进行逐步接长期间,施工人员应当做好桩基的防护工作,保证焊接质量符合要求,从而确保桩基的接口位置安全稳定[2]。
结论:综上所述,在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结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采取桩基施工技术,以此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确保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车环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9,000(013):186-187.
[2]陈飞.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9):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