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造价中的概预算及其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李玄彤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工程进行准确的概预算编制已成为施工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工程进行准确的概预算编制已成为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优势,对工程进行概预算编制不仅能控制建设工期,还能合理的使用投资资本,避免出现超支或浪费现象,因而对概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成为了施工企业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工程造价中的概预算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阐述工程造价概预算的影响因素,为工程造价的概预算制定对应的策略,将工程造价合理的控制在预算内,促进概预算实用性和合理性的提升。
        关键字:工程造价;概预算;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与有效,是保证工程造价及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实现工程项目成本节约,降低投资风险。因此,在当前建筑行业高速发展,提倡建筑由高数量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认知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从而能够立足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与需求,做好概预算编制工作,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分析
        由“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概念可知: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项目组织开展过程中,概预算编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项目建设要求,依据国家相关规定与技术标准,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工程量规划、工程造价计算等,以成文的形式具体体现。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概预算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工程概况”“、概预算编制依据”、“资金来源”、“投资额度”、“投资分析”、“工程量表”等。在编制过程中需做好工程项目设计资料、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文件、建筑工程定额标准等的分析,以保证编制的科学、全面、合理与有效。由“工程造价”概念可知: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来看,工程造价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要一次性投入的费用总称。从微观层面来看,工程造价既指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总成本(对建设单位而言),也指建筑工程项目建成总价格(对施工单位而言)。对工程造价进行细化分解,可分为建设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电力工程造价、水利工程造价、通信工程造价等。对比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工程造价内容,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工程造价存在密切关联性。通过概预算编制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组织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费用具有全面了解,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具体反映。可以说,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根据概预算编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建筑工程项目造价。与此同时,通过概预算编制可实现资源科学配置,为工程项目资金投入、成本控制等提供信息依据,验证项目开展可行性,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达成工程造价管理目标。
        二、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审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核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 审核人员专业素质有所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实的工作过程中,许多工程造价管理经常会因为人员素质问题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许多素质较低的造价工作人员无法胜任日益繁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特别是在许多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因为不能及时的更新自身知识库,导致工程中有许多造价数据与市场价严重不符。
        2.1.2 工程造价核算有失公允现象常有发生
        工程造价核算有失公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工程造价结算和审核的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高估多报的现象。许多工程承建单位为了最大化的增加自身经济利益,采取多报工程建设名目,就高套用定额价格、多计工程量的情况,这些无疑都会造成工程造价的高估和扭曲。由于工程造价的构成项目较为繁多,而且有些项目变化较为频繁,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规律难寻,价格计量基础有失公允等问题的存在,给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和审核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2 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核中施工方存在的问题
        2.2.1 施工方从材料差价中增加工程造价
        在计价软件中,材料的价格是在定额中设定的,但是在实际的建设施工中,材料价格也会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得到相应调整,所以说材料差价也属于工程造价和审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单位对于已经取消的子项目没有进行及时上报,使工程的造价增加了不少。
        2.2.2 施工单位通过收取额外费用增加工程造价
        一些施工单位,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现如今,很多施工单位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赶进度,可以提前交工的情况下也要为了赶进度而收取赶工费,还有在施工的进行过程中,如果项目设计发生了变化,施工的一方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所要更改费。但是如果减少了变更的项目,在费用上却并没有相应减少,而且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没有真实积极有效地记录现场的签证。
        2.3  审核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管理薄弱,监督不严是其产生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在工程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及设计审批等环节,监督管理部门没有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缜密的研究就进行批复和拨款,管理薄弱;项目施工阶段监督不严,超概预算问题时有发生,问题出现后也没有问责,只能核批和补款,使造价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采取不同的审核方法解决施工方造成的概预算审核的问题
        工程建筑是一个长期消费和生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价格会发生很多次的变动。所以说,要通过运用完善合理的工程造价的审核方法,提升审核的速度和质量,改善审核的效果,达到满意的审核结果。充分运用好以下三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审核方法可有效防止审核过程中施工方造成的审核问题:
        3.1 全面的审核方法
        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依据当前的施工定额、材料市场价格以及施工组织的承包等,通过对于单价费用以及工程数量的计算和审核,对建筑工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审核和计算。
        3.2 重点的审核方法
        重点审核的方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法,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预算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审核,它与全面审核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审核的范围上,如果将两者进行对比,主要区别就是重点审核的方法在审核的过程中更有侧重点和针对性,全面审核法更注重审核的全面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重点审核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在对于一些工程量比较大、费用比较高的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审核中。
        3.3 分组计算的审核方法
        分组计算的审核方法一般就是将一些工程项目在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的时候进行项目分组,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项目小组,按照分组来进行预算审核。然后通过形式判断出在组内的不同项目之间审核上存在的一些差异,分组计算审核的方法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它的特点就在于在审核的时候检查的速度比较快,而且所涉及的范围也是比较小的,可以适当减少工作任务量。
        结语:
        建筑工程概预算对整体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很大影响,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施工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施工企业要明确预算标准、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加强设计工作管理、提高工程概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工程造价概预算水平,从而为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田翔飞.论工程造价中的概预算及其应对策略[J].科技展望,2015,25(08):63.
        [2]梁俊淑,李丽婷.论工程造价中的概预算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