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数量不断增多,其整体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要对安全生产监督项目予以关注,维护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同时,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1 市政公用工程实施施工管理内容及特征
城市化进程发展到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开发和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取得了快速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市政公共工程建设管理和组织创新,技术不断出现,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合理的降低建设成本投入,加快建设市政公用施工进度。因此市政公用项目完整的施工组织管理尤为重要,基于公共市政工程的特殊性,使其施工管理反映了更高的复杂性、过程控制包含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施工管理目标要求更高的真实特征。市政公用工程一般成本费用较高,需要更多的参与,同时牵扯到相关人员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和依赖较大,需要较长的建设时间。由于其公共项目更为复杂,所以容易受到原材料价格,天气,环境,社会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如监督、业主和分包商,承包商、政府机构等。结合自己的项目包含问题在建设的过程中,反映了更高程度的不确定性。市政公用事业是城市形象和社会公共生活,因此具有较高的建设目标,建设需求和强烈的政治,工地在冬季施工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当前市政公共工程的一部分任务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设备机械、服务团队,提供的材料做在一起,导致出现较低程度的专业化,从而整个服务团队整体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项目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员对团队管理控制,所以只有从粗放式的管理的方法向着现代项目管理科学合理的管理迈进,这样才能提高市政公共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市政公用工程学科建设管理涵盖了特定任务执行的建设、合同签订、施工准备的各种业务,准备现场施工条件等。
2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作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制度支撑,将为施工单位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由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往往涉及诸多内容,若是缺少制度或是制度不完善将很难高效推进施工现场管理。现阶段不少施工单位并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且不受约束,最终阻碍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进行。
2.2 忽视安全管理
人作为工程施工的主体,会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建筑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不少施工人员出身于农村,不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安全意识更是淡薄。此外,不少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往往忽视了员工的安全管理,导致不少施工人员并不了解具体的施工流程,加上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使得不少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居高不下。
2.3 缺乏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往往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往往存在以下问题:施工方处于唯利是图的思想,对工程质量不管不顾,其中还有部分施工方由于资历欠缺,并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管公司不能很好的承担监管责任,不少监管人员不能对整个施工环节进行精准的监控;施工质量体系较不完善,不容易对施工单位形成相应的约束;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其质量意识模糊,难以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等等,上述问题都会严重降低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
2.4 施工相对落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政公用建设面临的挑战也是日渐增多。很多施工单位不注重引进先进的市政公用工程技术及设备,或是施工人员不思进取不懂得使用新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让我国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止步不前。
3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3.1 加强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现场条件复杂,是事故多发现场,这就要求在工程开工前,要识别工程的安全风险并制定预防措施,建立安全生产保障管理机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管理制度。一是,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安全生产资质证书”进入施工现场。并由专业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归档,同时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二是,专职安全员要加强日常巡检,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反馈。对危险点必须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必要时要全过程监控。通过安全检查活动,提高和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检查活动可以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通报,对现场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要及时制止,为现场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三是,施工现场建立应急、消防组织。对于项目部办公活动、施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事故,应成立紧急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紧急事故处理,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针对现场的危险源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实际演练,并总结经验。现场布置足够的消防器材,任何人不准挪用。消防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损坏和超期的器材。现场消防设施随施工进展设置。
3.2 材料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施T人员的管理,施T单位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确保所有工作都落到实处,避免因施工任务的划分不明确而导致施工的某些环节被忽视而影响施工质量。其次,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这就需要技术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对工程实际情况的总结和分析,不断对施工技术的使用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完成。另外,加强对现场材料、机械设备等的管理。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来说,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投入量较大,几乎占据整个工程项目投入资金的一大半,因此,在市政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对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在材料的管理上,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地管理,避免将易受潮和易锈蚀的材料堆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同时,还必须对每一阶段施工完成后的材料数量进行详细检查,避免出现超额使用的现象。
3.3 加强进度管理
施工前期的策划非常重要,准备工作不但是开工前的中心任务,而且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主要进行施工策划,及资金、人员的安排,除了要考虑工序,还要考虑施工措施和材料的安排。同时掌握工程的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合理部署和使用施工力量,从人力、技术、物资、组织和机械等方面为施工创造条件,使工程开工后的施工连续进行。此外,针对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制定课题,组织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指导现场施工,学习新规则、新工艺,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攻克技术难关,力争在施工技术上有所突破,确保“四新”技术的实施,全面领会设计意图,建设精品T程,对施工全过程施工严谨、科学,掌握实践第一手资料,指导施工、控制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市政工程的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观念落后、监理水平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如强化管理意识、更新管理观念、重视现场监管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市政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市政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鹏鹏.市政公用工程排水管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7(3):200.
[2]郑重,康莉莉.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47):136-137.
[3]杨长勤.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