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化,工程项目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BIM 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效果明显,能够为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提供路径。本文对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现代建筑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BIM 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BIM 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模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BIM 技术就可以把建筑工程的各种信息直接表达出来,比如设备、管线和构造等方面,还可以全面优化施工设计方案,进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1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发展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高难度、综合性地标建筑以及具有地域民族文化特点的多样式超大型复杂建筑体和建筑群工程在全国拔地而起。BIM 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因其具有信息量大、仿真性强,能够清晰、客观地把建筑施工中的各种关联关键信息反映出来,同时能实现项目管理中“高效、精准、安全、优质、节约”效能的提升。另外,在技术的应用流程和主要的应用内容方面,也具备可视化、立体化、高效性及可靠性的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应用中获得了广泛认可[1]。
2BIM 技术应用优势
2.1 模拟性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BIM 技术,模拟整个工程实施的过程。同时,还能模拟一些没有操作的环节,并根据BIM 所展现出来的图像对其进行调整,这样,各方都可以根据BIM 图像信息进行预算工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而且结合BIM 技术的具体特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最终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2 可视性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模拟工程的形式和结构,并利用BIM 技术可视化的特点,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对施工进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测,而且可以帮助其他施工人员进行资源共享。如果施工人员可以准确掌握施工进度和资源情况,就可以有效利用资源,促进工程施工的有序性,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率。
2.3 协调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两个连续的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如果交接工作不够顺利,就会影响工程周期和工程质量。而通过应用BIM 技术,不仅可以确保交底工作的有效性,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整合[2]。
3 BIM 技术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决策阶段
BIM 技术在工程决策阶段中的应用,主要于设计与方案选择,利用BIM 技术的可视化以及模拟性特点,帮助建设单位进行有效的项目设计方案选择。使用BIM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准确处理,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把数据转换为相应的格式,展示仿真构建的结果,建立相应的模型。后期根据方案造价差异,总结不同方案的利弊,提出有效的决策建议,进而快速做出决策。决策的效果对于整体工程的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在决策阶段就确认了整体工程的规模,规模确定以后,造价就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2 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在进行BIM 技术的应用后,即能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通过投影的方式快速生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图纸,与传统二维图纸相比设计更为便利,同时具有可视化的优势。BIM 模型具有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协同操作,若是对某一部分进行更改,只要选择更新就能够让多方得到这一信息,从而使得各方能够掌握设计进度,进而互相配合,对问题进行明确并解决;利用模型的碰撞检查程序,对设计中的物理结构进行检验,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BIM还有构件库,能够使设计师进行模型设计的过程缩短[3]。
3.3 组织阶段
项目建设组织中,BIM 技术能够使组织计划更为可靠、合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项目进行建设中的问题能够提前预演,并凭借技术的模拟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案组织最为重要的是次序,如何决定项目施工的顺序,就需要慎重思考,建筑工程中最为复杂的莫过于装饰施工和电气施工,电气项目一般会在装饰施工之后,但又较多情况会造成装饰施工受到损害,需要重新施工,但如果电气施工在前又会对后期的装饰施工造成极大不便,对此,便可以应用BIM 技术对电气与装饰施工进行组织,预演交替施工效果,进而确认组织计划。
3.4 施工阶段
BIM 模型在施工阶段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组织设计进行检查,帮助人员对操作流程进行控制,对于不完善的部分进行明确,进一步明确管理中的重难点任务,对于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及管理质量亦有提升作用。另外,对于工程中各阶段的消耗能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达成数据传输及数据汇总,降低重复施工情况的出现。BIM 模型还能预拼装项目结构,完成目标结构的准确测量后,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合理拼装,为工程施工提供基础[4]。
3.5 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为重要的管理内容,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对于管控施工顺序、工序间的有机衔接、提高质量和工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BIM 技术,通过立体化的建筑信息模型,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巡检修误、施工区域责任人划分、监控体系安装的方式等进行管理。通过BIM 技术管理软件的运用,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划分的分项、分部工程流水,进行网络计划技术建模编制,运用虚拟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及时调整修正关键控制线路,达到工程进度管理目的,有效的低进度管理中因监管不全面、不到位而产生的工程进度延误现象。
3.6 造价管理
BIM 技术能够实现模型构建、模型检测、模型优化,对于项目造价的管理意义是极为重大的。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最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多数造价问题便是从设计衍生出来的,应用BIM 技术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设计工作,减少设计不合理,对于后期施工阶段而言,也能够减少设计变更,整体控制造价问题,实现精细化的造价管理。造价管理是实现项目效益的重要管理内容,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中均有造价管理的参与,而BIM技术则在项目运营后仍然可以使用,两者都有交互,但BIM 技术相对范围更大。
3.7 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实施过程周期长、涉及的质量控制管理项点和工艺工序多,而质量的好坏反映了项目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耐久性乃至社会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受标准、计划和实操方法等的影响,造成工程质量下降或不达标,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个突出的问题。BIM 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建筑信息模型,集成质量目标计划、质量检验控制要点,以及质量管控方法手段,实现质量规划控制的管理目标。
3.8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劳动者人为的因素、工艺方法、机械设备、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概率的可能性较大。应用BIM 技术,通过可视化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用不同颜色划分不同层次的危险程度或危险区域,如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标记事故率和安全等级,并结合现场监控技术、定位技术、预警技术、软件数据分析技术等,以及人员实名制认证技术识别风险,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控措施和管理措施,实现全过程安全管控,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和管理成本。
结束语
BIM 技术作为系统性的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兼顾应用中的各个方面。建筑行业本身存在较强的竞争性,而要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控制造价,在有限的造价基础上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要达成建筑验收标准,实际上是在考验项目工程的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管理是实现现代建筑发展的有效途径,BIM 在项目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建筑企业效益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肖天龙, 兰妍, 陈斯, 等.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9):198-199.
[2] 王占立, 严鑫, 任东.BIM 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44.
[3] 朱小娟. 试析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 产业创新研究,2019(11):249-250.
[4] 刘志海.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居舍,2019(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