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是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便需要树立起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质疑、注重合作学习,从而充分实现小学数学的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实践探究能力,也让小学数学教学因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式教学 策略
随着探究式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尝试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融入到日常的数学课堂当中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式教学以探究学科问题为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讨与合作交流,因此成为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该模式不仅仅是实践的操作过程,更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析能力的过程。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探究和实践。
一、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任务或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施的主要步骤为: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理论实践相结合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即引导学生进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有问题才有探究,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创建问题情境,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促使学生提出疑问,明确探究的方向。
2.构建数学模型。即用数学的角度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利用数学计算法则,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模型的构建是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在这一阶段又可以细分为自主探讨、合作学习、模型构建三个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
3.理论实践相结合应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起着反作用,只有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刚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活用数学的意识与观念并树立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态度。
二、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小学数学课程来看,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相应采取了一些科学性的教学模式,但从教学实践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探究式教学意识不足,理念不够规范
我国教育体制受传统教学模式禁锢已久,对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缺乏实际经验,实施起来缺少规范性。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仍然采取传统模式较多,课堂气氛无法调动,使得很多小学生对上课充满了厌烦情绪,尤其面对数学这门学科,运算规则多,题海战术枯燥,让大部分小学生对数学课程望而生畏,这归根结底都是教学模式出现了问题,没有从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使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小学数学教育忽视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数学思维方式对于小学数学尤为重要,它是小学生理解能力与推理能力的表现,也是一切数学能力的基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对能力培养不太重视,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方面过于机械,没有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数学一旦缺失了灵活性与敏捷性,那么对于基础运算还可以勉强对付,对于有抽象思维的应用题来说就会没有应对方法。小学数学教师通常在培养数学思维方面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对设计的问题不够科学合理,或是刻意追求思维的特立性而忽视了思维的普遍性,不重视对数学思维的全面培养,这些问题都是对数学思维方式的错误理解。
3.教学过程当中重讲授轻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动手实践练习不是很看重,大多教师都会选择在课堂上一遍遍的讲解例题,觉得讲授才是课堂重点,其实不然,接受学习与实践练习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同时也要注意为学生留够适当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在实践做题的过程当中看出自己的问题与不足。
小学生年纪小,在理解与接受能力上往往不如成年人,对于例题讲解看懂了、聽懂了并不代表会做了,只讲不练,只说不做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小学的学习需求了,操作与实践的机会则更能够找出问题所在,这正是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的根本差别。
4.课堂形式单一,教学互动欠缺
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时间短、教学内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形成了课堂教授形式单一的普遍现象,老师和学生好像两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在上面自顾自地讲,一个在下面似懂非懂的听,缺少互动的教学让两方面都得不到感应,课堂气氛平淡,这样的课堂如一潭死水,更谈不上去培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互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在一定的课堂情境当中互动模式可以让双方的信息达成一定的交换,促进双方心理与行为上的实施热情,而师生间的互动则是达到学习目的的一个推动过程,形式单一、缺少互动是阻碍探究式学习实践的根本问题。
三、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政策上支持,学校应积极构建探究式教学制度体系。考虑到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较短,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政策、财力、人力上给予一定支持。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讲课之前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准备各种问题,并且探究式教学在短期内对学生分数的提高没有做题的作用大,却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尽快建立一套与探究式教学相适应的体系,建立一些奖励机制,保证教师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做探究式教学准备。另外,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学术讲座、理论学习等,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且掌握探究式教学的各项教学技能。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探究教学课堂氛围。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抛弃教师就是思想和知识的唯一拥有者的错误思想,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而自己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监督者。同时与学习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提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与动机,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
3.组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参与、热烈讨论、积极思考、深入探索以及认真实践,这就要求探究活动的多样性。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为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责任,积极组织各种探究活动:安排实验操作;提出答案,进行猜想;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解读数据;阅读材料;提出问题;把自己的看法传达给别人。
4.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探究式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程的结合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提高数学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开发,不断挖掘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5.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元评价,建立正确、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探究学习的展开,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发展状况的衡量价值判断,探究式学习强调求出问题的答案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结,因此不能把是否探究出正确结论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另一方面要关注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探究本质的把握、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做到真正促使学生提高数学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该模式不仅仅是实践的操作过程,更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析能力的过程。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探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元书兴;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科学; 2013(06)
[2]邓兆华;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