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大中学数学教师越发看重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育,本文尝试从具体实例入手,初步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案,即:从基本概念入手、以疑问句切入新课、不放过任何一处逻辑问题,希望给出的方案能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大幅度提升学生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在考试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逆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
近些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一阵热潮,逆向思维又被称作求异思维,它具体是指人们对已经认定的、司空见惯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反向思考的一种学习方式,拥有逆向思维能力而名垂青史的伟人数不胜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开始着重培养学生逆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迁移,进而大大提升解题速度,使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从基本概念入手,给学生吃下一剂“定心丸”
初中数学在思维要求上与小学数学相差甚异,小学数学大多都是具体的应用问题,而初中涉及到一系列晦涩难懂的定理、公式和概念,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弄懂每一个知识点是怎么来的而单纯地追求机械式记忆,则无法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无法在考试中做到“心中有数”。针对这一点,新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教师从基本概念入手,将每一步的推导过程详细地列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吸收和整理,除此之外,在推导的过程中,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应完全对课本照抄照搬,而是应当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有“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才能帮助学生记忆得更深、更牢,进而培养出学生举一反三的逆向思维能力,反之则有可能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抵触。
举个例子,关于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为:三个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互为等边三角形。教师在介绍和等边三角形相关的概念时,可以拿一些实例来做进一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3,斜边为4,则另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多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这样一个问题,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前面学生所做的题目都比较简单,只涉及到三角形的角和边,而该题目给出的条件是面积,通过简单的分析便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在思考这个稍稍变换问法的题目时,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且给学生吃下一剂轻松解题的定心丸。
2.以疑问句切入,让学生对新知识“跃跃欲试”
初中生尚处青春期,处于思维极度跳跃、异常发散的阶段,其在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方面与小学生和高中生截然不同,要想针对性地培养初中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应将“探究式学习”带入数学课堂中,以疑问句切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新知识“跃跃欲试”。初中数学考试大纲范围明确,几何、代数、概率等板块联系紧密、环环相扣,通过从疑惑到思考,从探究到领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逆向构建知识框架,进而深入理解知识点并学会逆向思考复杂的问题。
例如在初一时学习相反数的有关概念时,教师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两个数相加和为0,那么它们是否互为相反数呢?”学生的答案会非常肯定,逆向思维能力便也得不到发展,而如果教师接下来又迅速提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一定是0吗?”这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往往会参差不齐,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有不知所措的,这种提问方式不仅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还锻炼到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其逆向解答问题的能力。
3.不放过任何一处逻辑问题,使学生解体时能够“得心应手”
初中数学涉及到的知识点特别零散,而真假命题的判断又是近些年中考的一大考点,因此,学生无论是在基础年纪初学的阶段,还是在初三总复习的阶段,都应将这些细碎的知识点做出进一步整理、总结,在脑海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这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是十分高的,此时教师便应该积极地做出引导,带领学生梳理其所学知识的逻辑漏洞,从正、逆两个层面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做题规律,将同一考点的本质原理进行细致分析,让学生在各种考试中能够主动地从正向和逆向两个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得心应手”。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各种判定定理时,学生有时会产生混淆,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此时教师应当引领学生逆向思考:“菱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殊情况吗?”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考试中的解题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又或者,分式的概念:形如a/b,b不等于0的式子称为分式,教师可提问:“那如果当a等于0时,分式的值就是0,0又是不是我们所说的分式呢?”如此种种,学生便不会在做判断命题真假的题目时手忙脚乱。
结束语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是刻不容缓的,学生只有懂得从正向和逆向两个层面思考抽象的数学问题,并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生活中,才能大幅度提升学习成绩,将来成为能够满足国家需求的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李迎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16.
[2]李松年.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J].学周刊,2020(15):77-78.
[3]罗爱华.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13):240-241.
[4]乔三召.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165.
[5]张明政.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47-148.
[6]孔令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