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学理念梳理与办学实践优化计划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苏绿军
[导读] 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人力资本”
        摘要: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人力资本”,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国培计划”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日益增多,新老教师的交替步伐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便成为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校本教研应该立足于校情,依托国培计划,以学校和教师发展为本,以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以名师、骨干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以互联网+教育为平台,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一引二看三研四展”的教研形式,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机制。通过分层管理下的常态化、序列化的校本教研,坚持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取长补短的教研观,力争培养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多彩教师,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办学理念;实践优化
一、实施网络校本一体化,丰富教师的专业储备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培训活动开展以来,困难,积极参与,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及教学任务。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全体教师克服学校成立以校长、教务主任、学科组长为一体的工作领导小组及教务人员、骨干教师为坊主的网络研修学习监督小组,督促教师及时学习,积极参与网上研讨活动,认真完成研修作业,教务处不定期公布教师网络研修完成情况,对不达标教师随时督促,保质保量的完成网络研修学习任务。
2.完善校本培训机制
(1)师德师风培训十分重要。学校必须组织教师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结合“两学一做”实践活动,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想,谨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应当由校长进行师德师风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以此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2)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学校应当倡导教师阅读教育书刊、各种教学杂志,同时让教师走出去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端正了教育教学思想。同时在教师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不仅丰富教师知识储备,还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
(3)课程标准、教材培训结合网络培训要求,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研修模式,学校应当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进程,结合学科特点,对教师进行课程标准、教材培训。强化教师课程标准学习,引导教师全面掌握、正确理解任教学科课标,围绕课标,结合教学内容,科学施教,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培训,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学校应当建立二级培训体系,安排教师外出学习,然后对全体老师进行二级培训。
(5)科研素养培训。学校应当继续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安排一些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习结束后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人学习、全体受益的目的。

同时,学校还要邀请专家为学校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和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疑答惑,使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以科研促教研,培养专家型教师,建立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组织线下课例研修。教务处应该依据国培计划项目任务安排,精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参与人员既要课例观摩研讨,又要有专家点评指导,教师要互访互学,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4.注重校本教研
(1)精心组织学科课例研讨活动。通过各类课例研讨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进而推动全校教师的联动发展,加快教研强校的步伐。
(2)扎实推进课改实验研究实践。校本阅读课程建设是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心,如何稳步推进此项课改实验,成为学校共同的责任。
(3)丰富教学方略论坛活动,使教学论坛活动真正成为教师交流经验、学习研讨、反思提高的常态活动。
        二、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快教师成长步伐
培养青年教师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1.实施新教师“四个一”培养工程。即:一次培训、一位导师、一次展示、一次交流。2.落实青年教师“七个一”培养计划。即拜一位师傅、上一节汇报课、命一份优质卷、展一项才艺、做一节微课、写一篇高质量案例、完成一本成长手册,注重对新入职教师、特岗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人工智能和信息化能力培训,提高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开展智能教育实践的意识和水平。3.成立“领航教师工作坊”,建立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在名优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中遴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担任领航教师,成立“领航教师工作坊”,由领航教师带动新、青年教师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种子教师”,以此带动了学校教师的均衡发展。4.名优骨干的引领培训。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本校教师,组织开展区、市级骨干教师示范课、研讨课,一方面为教师提供范例,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力度。5.夯实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三、实施“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连接一切”的特征开始展现得淋漓尽致,它给教育生态圈带来种种利好,面对“互联网    +”的挑战,教育不能坚守避战,而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从而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奠基。为此,学校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依据师生需求,结合现有条件,逐步实施“互联网+教育”。
        结束语:
心中有梦,累也不苦。教师专业成长如同蛇在蜕皮,树在拔节,但却可让人感受到体内的青春血液在奔流,听到拔节的声音。相信伴随国培计划的逐步实施,教师们会找到自身的诸多不足,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真正驶向适合自己的前进航向,力争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多彩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