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 文玲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文玲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广东中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510515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鉴于此,必须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积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同时,当今建筑行业绿色化、节能化发展趋势下,开展建筑工程管理的时候,也要采取绿色施工管理模式,以促进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思路、绿色施工管理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创新;绿色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但随着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逐渐提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创新与优化。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下,建筑行业转型与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绿色施工管理也成为建筑行业所提倡的管理模式。
        1.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思路
        1.1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主要是采取标准化手段,对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实施精准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中。经实践证实,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新型工程管理模式。
        首先,施工前。一是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编制施工图纸,确保其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并加强对施工图纸的质量审核与评估,重点对施工图纸中的各项细节问题进行检查,对施工图纸进行优化调整。二是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单位应从全局入手,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实际情况、进度要求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包括月度施工计划、每日施工计划等,并要严格执行。
        其次,施工中。一是做好现场清洁。将工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别堆放在其指定区域,确保其不会影响正常施工,并定期清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从而确保施工进度。二是材料与设备管理。根据施工材料的种类、使用顺序,妥善保管不同种类的施工材料;定期对各种施工设备、机械进行维护维修、保养,确保各种设备、机械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三是现场安全管理。严格督促施工人员规范化佩戴护目镜、安全帽、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具,佩戴齐全后方可入场。定期实施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安全技术规范指导,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从而保障施工安全。
        最后,竣工后。加强质量检查、验收工作,重点检查电路装置、消防设备、暖通设备,并要对各种管道系统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交付。质量检查过程中,若是发现问题,则必须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迅速解决。同时,也要安排监督人员,以确保质量检查工作的有效性。交付后,应对建筑工程的相关资料、文件等进行汇总,将施工日志、施工图纸等保存好,以便于后续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查询、有效解决。
        1.2应用BIM技术开展工程管理
        建筑信息模型(BIM)主要是通过收集、整理建筑工程的相关数据信息,建设建筑模型,并应用这一模拟建筑模型来对建筑工程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有效应用BIM技术,可对设计环节、决策环节、施工环节的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首先,设计环节。工程设计环节,可应用BIM技术,借助其三维成像功能,建立BIM模型,从而将建筑内部结构直接展示出来。相比较于其他设计软件,BIM软件操作比较简单,且有着绘制效果比较直观的优势,若是出现缺陷或者是问题,可以迅速修改,因此可在整个设计周期应用BIM模型。同时,BIM软件生成的施工图纸与施工图纸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关联性。

若是设计人员在之后需要修改设计内容,不管修改的是哪一个视图,与之相关的视图,均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样便有效避免了CAD出图之后图纸修改难度大、任务量繁多的问题。
        其次,决策环节。工程决策环节,需要全面考虑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包括周围环境的适应协调程度、当地气候条件等。在采集施工现场数据的时候,单纯依靠人工,劳动强度较大,且无法有效确保数据的精度,导致数据交流存在阻碍。而应用BIM技术,可以在各参与方包括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效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可以为工程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
        最后,施工环节。工程施工环节,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工程管理难度较大。鉴于此,可应用BIM技术,动态化地了解施工进度、施工现场情况,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有效参考。同时,可借助BIM技术的碰撞模拟功能,来评估管线布置的合理性,即应用Revit软件,构建BIM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找出三维模型中的碰、错、漏等冲突,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后期返工问题的出现。
        2.绿色施工管理的应用策略
        绿色施工管理指的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遵循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原则,加大对环保型材料、环保型能源以及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以及污染物的排放。
        首先,绿色施工管理中,应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态平衡,尽可能地加大对可再生材料的应用,尽量少用、甚至不用不可再生材料,以实现环境保护。若是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不可再生材料,则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提高对不可再生材料的利用效率。应重点关注对水资源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例如,混凝土拌合、车辆冲刷等所用的水等,可使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以实现对传统水资源的节约。
        其次,做好污染控制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音污染、粉尘污染、建筑垃圾以及水污染等。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切实做好污染物处理、控制。例如,为实现对粉尘污染的有效控制,施工前,应查看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风天气施工,并要测量实际风速,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粉尘大范围扩散,给周围空气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泥浆外流的问题,可采取就地固结、堵截等措施予以处理,从而减少泥浆给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工人生活垃圾,应分别堆放在其指定区域,确保其不会影响正常施工,并定期清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严格遵循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排放至指定区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从而减少污水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也可以应用BIM技术,通过有效应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便能实现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此外,应积极开展绿色施工管理,以减少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一伟,严凯.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7):193-194.
        [2]张欣.探索绿色施工理念视角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路径[J].居舍,2020(14):167.
        [3]张凤,袁富贵.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0):136-137.
        [4]于帅.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及其创新对策[J].农家参谋,2020(09):126.
        [5]王飞.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探析[J].四川水泥,2020(04):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