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10319751111XXXX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土木工程建筑更是发展得热火朝天。因此,建筑企业争相进行研究,提升自身质量。关系建筑质量重要因素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关系到建筑的耐用程度,混凝土质量不好,建筑不牢固,会威胁人们的生命。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基础组成部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是提高土木工程质量的基础所在,而在具体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属于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广泛的存在于高层建筑、大型设备以及桥梁等基础设施中,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关问题,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分析工作,以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1土木工程建筑以及混凝土概述
1.1土木工程建筑概述
土木工程建筑本身属于一种民生型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较为常见,土木工程建筑是通过专业人员借助不同的材料、设备、施工技术搭建起来的建筑,土木工程建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其实践性则是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发展起来的。同时,土木工程建筑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混凝土材料包含较多的学科,常见的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设计、施工侦查等。土木工程建筑也同样具有社会性。土木工程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施工技术与施工水平差异较大。
1.2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本身属于一种复合型材料,混凝土通过借助凝胶材料,可促使各类施工所需的材料充分复合,促使各类材料能够形成一种全新、高性能的材料。这类复合型材料通过借助砂石、水,参照一定的配比进行胶合,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搅拌,可有效保障水泥性质。目前,土木工程建设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本身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且混凝土成本较低,价格比较低廉,材料性能相对较高。
2现阶段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较容易出现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由于外部环境温度不同而导致的温度应力现象。通常情况下,如果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那么混凝土结构便会因为温度应力的作用而出现裂缝及断裂问题。当然,这一现象也与混凝土浇筑时积蓄在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没有得到释放有关。(2)虽说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往相关原材料中加入水泥能够提高其强度,但这一过程也会消耗其中的水分,最终会使混凝土在发挥水分的基础上出现自行收缩的问题。如果水泥消耗的水分超过了混凝土的承受范围,就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2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水热化问题
混凝土结构由于应用了大量的水泥,水分含量比较高,因而,对于一些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的排出,就有可能造成整个工程的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还有一些工程比较精细的混凝土构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一次浇筑,这就对整个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尤其是配料水平、水灰比调节水平、外加剂添加水平、砂石骨料选取水平等等要求非常高。
2.3混凝土强度不够
混凝土强度与土木工程的质量效果联系极为密切,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强度主要会受到原料配比、后期养护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有着不同的要求,制作混凝土时所添加的砂石、水以及其他原材料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混凝土制作完成之后,必须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如果检测不达标,这一类混凝土就不能投入使用。然而,土木工程实际的混凝土制作过程中,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制作并不是十分的规范,比如说,制作时没有按照要求科学的对原材料进行配比,制作完成之后,则没有采用科学的养护方法,导致养护效果不佳。此外,没有及时的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
3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具体措施
3.1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是衡量混凝土实际施工质量的综合指标。实际工作中,可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来提高其抗裂性能:(1)借助于矿物掺合料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要严格遵照掺合料或添加剂的使用规范来完成这部分工作。(2)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金属纤维以及有机纤维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因为这类材料原本就具有较强的抗拉伸效果,所以能够满足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诉求。(3)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配置工作。相关混凝土材料之间的配置工作会影响到整体混凝土质量。
3.2加强施工材料控制
施工团队从水泥结构配置,和优化搅拌的流程入手,始终保障整个施工的质量,符合施工计划当中的要求。根据水泥强度以及水化热反应,对现场的不同水泥材料,例如C20材料、C25材料、C30材料,进行了不同比例的配置,在发现矿渣材料和碎石材料的粒径,与整个水泥的强度要求不符合之后,通过添加剂的加入,来对整个水泥的结构进行了重新配置,大大提高了整个建筑结构项目的强度等级。技术人员在检查材料的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当中,给出的材料列表及时的剔除了,与工程计划当中质的等级强度不一致的骨料材料。一方面,技术人员结合细骨料的含泥量、细度模数进行了一一比对,将整体的碎石含泥量,控制在3%的范围内,细度模数控制在3.7~1.6之间。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采用适度的方式,对水泥搅拌的时间周期,进行了严格管理,设计好了水泥搅拌车辆的运输路线,并在搅拌机进场之前,对设备进行了严格的清理工作,对整个水泥搅拌之后的卸载施工,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整个施工共发现一次砂浆流失的状况,技术人员及时发现了这种状况,并通过补料等方式,进行了及时的施工计划调整,对混凝土的用量最行了二次确认。
3.3做好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试验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混凝土检验方法都是在同一浇筑地点抽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然后按照既定的规则制定立方体试件,在规定的温湿度环境内养护28天,再进行强度试验,最终顺利的测得试件的抗压强度。在测试过程中,由于试件与混凝土结构具有相同的原材料、配比一级养护条件,因此该测试方法能够有效的代表混凝土的真实质量水平,所以说,该试验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通常混凝土大试件的内部缺陷率比较高,其多存在有试件平整度不同的问题,而试件强度越低,则试件的可塑性也就越强,其变形量也就越大,试件表面的平整度低对实际强度的影响也就越小。一般来说,大试件的表面平整度以及平行度等都低于小试件,所以说保证混凝土强度试件表面的平整度以及平行度是极为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的试验结果,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因此,在试验前工作人员需要对试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和打磨,避免试验结果受到影响。
结语
土木工程建筑物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幸福生活,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建筑物的需求,就要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发挥基础作用,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楠.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21):124-125.
[2]孙福平,王骥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5(20):175-176.
[3]李莉,谢京臣.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