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诸暨市 3118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其工程中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而具体的施工要求也复杂化、繁琐化。相较于传统的建筑,现代的建筑建造难点以及重点更加突出,例如现代建筑的信息量较为庞大,创新设计复杂繁琐,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以及进度的控制要求度较高,等等。因此,为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中实现BIM技术,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应用
引言
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建筑物在功能和形态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数量的增多,一些高层、大体积的建筑在城市中逐渐涌现。建筑结构复杂、施工环境不稳定、施工人员技术低等因素给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于一种动态的管理,其中涉及施工中的人、物、状态、环境等管理和控制。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企业通过采取安全管理规划、指导和决策等,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安全的状态。BIM技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具体包括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施工、实际运营以及各个环节的建筑结构、成本、质量、进度等,目的是让信息实现共享,同时构建统一的数据源,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实现信息的协调管理,防止出现因沟通问题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1BIM技术的定义及其分析
BIM技术是一项基于建筑施工行业而研发的技术,同时它也是CAD二维绘图软件技术之后的第二款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内的计算机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建筑正式施工之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进行拟真建设,从而有效的发现建筑设计的不足以及可能产生危险的区域,从而有效的降低正式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BIM技术经过业内专家的不断创新开拓,已经可以实现对超复杂建筑的高精度拟真建设,并且能大大降低建筑建设的成本。现阶段BI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建筑建设领域,并通过大数据整合了相当多的建设领域的有效信息进行拟真分析。从而有效的促进国内建设领域的飞速发展,保证了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BIM技术虽然可以对建筑进行模拟建设,但它最大的特点其实是可以使建筑的建设周期大大减短,从而提升建筑的质量。BIM技术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它可以借助积累的数据将多项设计要素、设计要求完美的整合起来。通过模拟建设过程,计算出最佳施工方案,从而使工程师在正式建设过程中,可以更便利的对建筑整体进行规划,最终达到缩短建筑建设周期的效果。利用BIM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针对计算机不能整合的信息进行调查,例如天气、污染程度、地质情况等。另外我们还可以对建筑完工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模拟,例如逃生通道的便捷性,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建筑的抗震、抗风性,从而避免诸如返工一类的情况发生。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指导某类建筑建设施工的过程,也是完善自身信息储备的过程。通过对同类建筑特点的储存、整理、分析,可以使BIM技术在指导建设同类建筑时更快速、更准确的给出最优路径。
2BIM技术的优势
2.1动态化
建筑工程项目大量真实的数据资料在BIM技术的辅助下可以集合在一起,将各个信息联系在一起。期间一旦某个环节的数据信息发生改动,将导致整个的关联数据受影响。因此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可以构建起动态化的网络平台,便于安全管理人员动态化监测现场施工情况。
2.2可视化
BIM技术下构建起来的是三维模型可以让项目管理者更加清楚的看到各个环节的实际施工情况,管理人员在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下可以针对某个问题清楚明朗的讨论。此外,三维模型下项目管理人员还可以及时辨识项目开始到竣工期间存在的风险源,能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协调性
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施工期间不兼容问题较为常见。在不同专业不兼容、缺少沟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
而借助BIM技术则可以构建起全面的三维模型,各个专业的参与人员可以在同一个远端上相互交流,确保信息下达的同步性,能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的安全事故。
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3.1立体规划场地
目前影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如何合理规划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域,不仅要确保施工安全,同时要提升空间利用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将BIM技术应用于立体规划场地,能精确确定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参数。对信息进行整合构建三维模型,技术人员可以在可视环境下分析建筑的立体空间位置,合理规划场地,并且明确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有效的预防和应急方案;能合理设置安全距离,同时避免频繁搬运材料,增强建筑的空间使用功能,这是传统的CAD平面图无法实现的效果。
3.2工程安全检查
面对国内愈发复杂的建筑工程建设环境,BIM技术可以全面而安全的检查工程环境。BIM技术能够一一检查建设图纸,找出设计图纸的缺陷,以防出现影响工程安全和人员安全的问题。其次BIM可以通过对环境、方案、工序及施工技术等大数据动态模拟分析排出危险因素,改进工程建设方案。实时管控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确保工程安全的管理不至于过时,提升工程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3.3及时更新信息库数据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其中的信息数据一般较为繁杂。传统情况下,虽然使用信息化的数据管理提高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效率,但是无法实现系统化、科学化的整合,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整合流程。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相应的数据时,无法及时有效地找到其中的数据。而使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建立繁杂的信息数据模型,从而使工程企业直观了解当前数据的详细情况,以及出现市场变动的时候,可以及时了解数据的变化。
3.4实现4D仿真模拟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要想让建筑工程有序地开展,监控施工中每一个环节,降低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降低经济损失,就需要利用BIM技术中4D施工动态模拟技术模拟施工的过程,尤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节点,实现多视点的模拟动画,给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在模拟建筑结构中采用4D仿真分析技术针对变形状态和力学性能采取分析,给施工安全奠定基础。如利用BIM技术的上传功能可以实现对现场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控,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传到BIM模型上,在模型上可以监控隐患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极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还可以通过BIM模型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进行管理,在BIM模型上设置好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并结合红外线的功能,当作业人员闯入危险区域后会自动报警,这样可以对危险区域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另外,结合4D技术、BIM技术针对易产生变形的结构进行分析、监控,及时捕捉危险状态,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呈现复杂化以及规模化,由于其结构繁琐、形式多元化等,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项目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仅仅使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较为复杂的工程管理项目的需求。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各类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因此,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应使用BIM技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技术,将其采用统一化的标准,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中,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
参考文献:
[1]BIM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用书编委会.BIM应用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赵雪锋,刘占省.BIM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3]付勇攀,王竞超,赵雪锋,等.BIM在叶盛黄河大桥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7,48(11):1142-1144.
[4]翟越,李楠,艾晓芹,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8,44(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