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8219810317XXXX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市政工程的发展也有了进步。市政道路工程是我国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水平,还能为其他各项工程建设提供参考。研究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规划设计,要从路基路面的设计要求以及影响其规划设计的因素出发。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在市政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市政公路项目的建设效果。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规律,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合理开展施工控制,科学应用各种技术因素和工艺,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促进我国混凝土路面施工持续稳定的发展。
1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的要求
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进行规划设计要满足以下3点要求:①路基路面要具备承载能力。行驶在路面上的车辆会对路基及底基层造成影响,使路面结构产生一定的碎裂或位移情况,造成道路条件恶化,引起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因此在对路基路面进行设计规划时要重点考虑其承载力问题。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主要包括刚度和强度两个方面。路基路面要能承受住车辆的压力,其自身的各层面结构也要有足够的刚性,避免出现变形、碎裂等情况;②路基路面的结构要有足够的耐久性,随着时间变化,温度影响及路面车辆对道路的磨损程度就会越大,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要能满足使用时长的需求;③路基路面的设计要能满足功能性需求。在设计路基路面时,要对经济性及功能性充分考虑,设计出的路基路面不仅要满足成本需求,也要保证路面光滑、平整程度。
2沥青混凝土路面概述
2.1沥青混凝土定义
沥青混凝土指的是通过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碎石、矿料或者石屑、矿粉与一定比例路用沥青材料在规定条件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根据混合料密实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沥青混凝土分为开级配、半开级配以及密级配等多种类型。沥青混凝土在当前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人们可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强度要求,科学控制矿料和沥青材料的配合比,提高沥青混凝土材料各方面的性能。在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工程项目建设人员需要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沥青混凝土材料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2.2沥青混凝土路面概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指的是使用沥青混凝土材料用作面层修建的路面,沥青混凝土应用于市政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保证路面更加平整和稳固。相对于普通路面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美观度更高,结构质量更强,可以满足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的需求,促进交通行业的发展。但是在沥青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环境的制约,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容易出现路面开裂问题而影响道路结构的质量,导致公路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科学应用路面施工技术,保证最终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果。
3优化措施分析
3.1路基规划设计
路基主要是由路基本体与其相关设施所构成,其中路基本体指的是路基断面中需要挖填的那部分,而路基设施是指与路基相关的工程设计建设,主要为了保障路基的稳定性,如防护栏、排水沟、加固设施等。市政道路,多为主高速公路或支线高速公路,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部分,是整个道路建设的承重主体,承载着路面结构及路面上面车辆的重量。根据我国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所规定,路基的压实工作要在含水量至少2%的环境下进行,以潮湿环境为宜。
在进行实际压实工作时,要测试潮湿环境下的CBR值,再依据此处路面的土质,可在公路的每1km处进行1~2次的CBR实验,如果此处道路的土质类型变化不大,就可以选择此段公路的平均CBR值来作为此条公路路面的设计值。
3.2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技术
在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两台摊铺机进行一前一后的联合进行摊铺作业。摊铺机作业可以有效保证摊铺路面的平整度,避免人工作业产生的误差,除非极个别情况,否则不可以使用人工的方式修整已经摊铺好的路面,必须要求路面摊铺作业与施工规定保持一致。人工摊铺法只能用于难以用机械设备进行摊铺施工的路段,需要严格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人员在摊铺作业之前,要做好摊铺机各项指标参数的调试工作,保证材料运输车辆就位之后可以立即开展施工,防止材料变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结合混合料松铺系数确定松铺厚度,做好各个施工环节以及施工细节的把控。
3.3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相较于混凝土路面来说结构相对较软,其对变形的适应能力也更强。设计沥青路面的方式多以经验法及力学法为主,而我国多采用力学方法进行沥青路面设计。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设计多为非线性,其路面结构是一种多层的体系,由不同材料的土基及结构层所构成,车辆对路面产生的变形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车辆在沥青路面上多为瞬间性作用,在路面结构中产生的应力可以看做是一个弹性体,通过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的相关理论来进行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的结构层由底基、基层和面层所组成。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公路的具体功能性需求,选取当地比较充足的材料,以分期施工的设计原则,建设成既能发挥各结构层材料的最大效能,又能承载住路面上的车辆的合理结构体系。沥青路面的厚度设计包括以下5部分:①计算该公路一个车道内的车辆累积标准量,若是双向道路,就要在计算的基础上乘以0.6~0.8之间的系数来加以调节。再根据土块的类型及路基断面的形式来确定此路段路基的回弹标准值,其计算公式为ld=600Ne-0.2AcAb,其中:ld-这条公路设计的弯沉值;Ac-这条公路的等级系数,一般高速公路取1.4;而Ab-基层的系数值,一般柔性路面系数值设置为1.7;②根据计算出的数值来初步设计路面的结构方案,再对各个结构材料的抗压性回弹指数及刚性强度进行试验,计算拉力范围,以此确定各个结构层的设计参数;③计算底层的拉力范围以及路基表面的回弹弯沉度;④在计算完拉力范围及回弹弯沉标准值后检验是否满足此段道路的功能性要求,若不满足,就要改变路面结构层及材料设计,重新进行计算;⑤比较几种设计方案的技术要求及施工成本,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案确定路面的结构设计。
3.4优化物资调配,保证工程质量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物资定额计划与调度配置做好,要保证不会出现因物资短缺或者调度失调导致工程窝工现象的发生,因为对于路面铺设工程而言,工序间的衔接是有一定时间要求的,超过了规定时间,可能会是铺设材料的材料性能发生变化,不利于路面功能的实现。基于此,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在后续长期施工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好实时管理工作,重点明确市政工程项目后续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各类物资的要求,从时间维度入手进行合理安排,协调好施工工序衔接。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有能力在满足总施工周期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分项工程物资调配工作,物资调配包括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优化物资调配对于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体而言,要保证市政路面改造工程沥青路面的质量,就要严格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市政路面改造工程沥青路面的质量。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要研究道路的实际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每一步的顺利实施。沥青路面建成后,也要注意保养维护,以提高我国城市道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亮.市政路面改造沥青路面改造工程病害处治及加铺结构设计[J].交通世界,2018(27):62-63,73.
[2]唐清文.市政路面改造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常见问题及改进[J].西部交通科技,2017(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