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 彭学彦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彭学彦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许多工程建设均利用高支模技术,其高度有几米甚至几十米不等。
        天津中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许多工程建设均利用高支模技术,其高度有几米甚至几十米不等。近年来在工程施工模板工程中高支模的架设和施工中常发生坍塌或者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从而致使出现极大的安全事故。为此,建筑企业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既要遵守模板工艺的基本常识,还应根据高支模的工艺技术要求严格施工,最大化规避可能出现的事故发生概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引进的新施工技术,主要投入应用于高度或跨度的建筑物施工中,该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搭建模板支撑架,用相应的支撑架来承受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混凝土荷载,进而更好地加强建筑物中的空间感。通过研究可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投入使用,能够有效地推动施工工程的展开,提高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工期,加强了施工的全体质量,让建筑物增添了更多的美观度,更好的达到了国民的要求。但是,高支模施工拥有较大的跨度、整体性强、受力繁杂等特征,这就容易产生较大的施工难度,当支模高度和跨度提高时,施工的危险性将会不断增加。高支模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安全风险,若是想要最大程度上的安全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先要对施工的各个步骤进行保障,进而推动施工步骤正常进行。
        1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分析
        ①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在建筑施工之前,高支模施工首先需要做的是对施工的方案进行设计,从而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在进行高支模方案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情况来科学的完善高支模施工方案,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对建筑施工中的材料的规格、性能以及高支模不同结构的设计标准等进行方案设计,从而保障施工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另外,还应该根据相关的数学模型等来精准的计算出高支模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数据,并对模板的承重情况来进行重点的预算,从而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能。②高支模施工材料选择。一般来说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的选材包括木材、混凝土和钢筋等材质,但是不同的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材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情况来选择高支模施工的材料,以节约施工成本、保障施工质量为基础来进行材料选择。另外,还要保障高支模施工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材料方面应该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来选择,并对材料的性能、规格和质量进行合理的检测,尽量的避免高支模材料中出现生锈的钢筋、有裂痕的混凝土和变形发霉的木材,通过对高支模施工材料的检测来保障高支模施工中的承载力。③施工模板要求。模板管理在整个高支模建设中极其重要,它能够为整个工程建设做出有效帮助,所以在具体工程图制定时,严格参照相关标准要求,统一标准,精确制定各环节的参考值和标准值,为工程建设提供最为准确的指导。同时在安装时必须保证整个安装顺序的合理科学、规范有序。梁、板安装时,先安装底模,再安装侧模,充分保证整个梁板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固性。此外,在施工中必须强化细节管控,尤其在混凝土施工环节,需要全面细致的检查相关步骤,保证各环节不足的规范有序。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2.1外框架梁柱施工技术
        在高支模安装的过程中,外框梁柱的安装和施工是比较繁琐和复杂的,并且在高支模安装的过程中还是一项技术重点和难点。高支模外框梁架的施工难点堵系数较高,并且梁柱的分布也比较的密集,施工作业人员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步骤来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采取一些施工技术和手段,第一,技术作业人员需要浇筑梁板,并且还需要重点关注梁柱的位置情况,并对梁柱主体和支撑点中间的位置进行加固。

另外在框架和支柱施工结束后,施工作业人员要在此基础上把支柱横梁下方的水平拉杆的顶部移动到主体的两面。脚手架和层面的梁柱也必须保持在水平状态下进行连接,此外,还需要对外框架和梁柱之间来进行连接,这样才可以保障外部的框架梁柱和脚手架之间的衔接更加稳定,以此来保障高支模结构的稳固性。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还应该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参数进行规范和控制,从而保障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施工安装
        针对高支模支架机制的构建,施工人员必须选用最为适合的材料进行,在这之中要十分关注钢管与其他材料的联系。在进行搭建时,必须依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展开,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展开调整,以保障支架更具稳定性。在展开模板拼装时,要对每个步骤展开严格的把控,最大程度上保障设计水准。最后,展开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以分段、分层和连续浇筑为主,浇筑时要密切观看是否有突发状况发生。
        2.3高支模验收环节
        高支模支架设计规划工作对于技术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必须保证相关设计规划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经验,同时还需要做好与相关施工人员的商讨,在遵循标准规范和经验的基础上,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规划设计。验收工作的开展也直接关系着工程的具体进度,出现问题时,必须进行处理和修整,这就会导致工期延长,所以必须尽快在项目完成后做好对相关项目的验收,及时排查和处理问题,减少在这一方面的影响和损失,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设计方案来明确相关标准规范,为质量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参考,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4混凝土浇筑与高支模的拆除
        浇筑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或汽车泵输送到模板架顶部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一方面高支模的模板要防止因长时间暴晒而变形,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以防高支模因为施工材料的问题而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也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min一次,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7d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1次。重点的监控部位主要有杆件的变形和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的状况,监测时需查看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连接扣件是否松动,支撑体系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高支模在使用完毕之后,还需要进行拆除工作,而且高支模的拆除也有时间以及顺序的要求。这是因为高支模这种支撑体系在拆除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按照拆除程序一步步进行。首先要确定混凝土的强度达标,其次是做好杂物的清除工作,做好以上两点才能开始拆除工作。拆除时承受高支模立杆荷载的楼板需在高支模施工直至模板拆除后,下层楼板的支撑体系方可拆除,对跨度大的部分可以从中间开始拆除,拆下来的配件要有序放好,以便再次使用。
        结语
        目前高支模施工中由于未严格执行各项技术参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模板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为此,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执行规范和标准,科学组织设计对高支模架体搭设、拆除和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才能最大化规避工程施工风险,有力促进工程施工进度,保障施工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勇,陈全如.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28):64.
        [2]徐嘉锐.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8):150-151.
        [3]陈钧颐,洪启明,陈腾.大跨度井格梁屋盖高支模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1,42(8):692-6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