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岳宗华
[导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意义,介绍了现阶段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做好建筑垃圾再利用的途径。

        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山东  274400
        摘要:文章阐述了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意义,介绍了现阶段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做好建筑垃圾再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众多城市旧城区改造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并且大多数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运往郊外简单填埋或露天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污染水体、空气和土壤,清运和堆放中产生的遗漏、粉尘、灰沙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意义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我国起步晚,利用率较低,推进滞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是打造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措施之一。从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问题,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措施、方法和途径,对区域建筑垃圾综合应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实践意义。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现状
        据统计,2017年我国产生建筑垃圾19.3亿吨。我国当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主要生产建筑垃圾再生砖,但产量不高,质量尚不稳定,应用工程有限。近年,我国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支持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就建筑垃圾处理生产工艺流程而言,主要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形式,而破碎设备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是最为关键的设备,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应用,是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筛分、输送,并在适当环节设置人工或机械设备去除杂质,以生成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可用于砖、墙体材料、道路基础等。
        三、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建议
        1、加强源头控制   从源头削减建筑垃圾,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削减建筑垃圾产生量,降低建筑材料消耗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加固、重建。
        2、健全管理体系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升垃圾资源利用水平。


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而言,其产生、运输、处置的全过程,都应该被列入管理的范畴。从资源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应该包括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资源回收等方面的开发和管理。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政府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扶持,注重运用政策、价格、财税、金融等多种手段促进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如对从事建筑垃圾处理的投资和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政府工程要带头使用等。适当向建筑企业收取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费,从资金上对资源化再利用进行控制。
        4、加快再利用科研工作  了解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最新技术和装备,加快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研究,提高建筑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循环化水平。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建筑垃圾会逐渐减少;引进、研发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分选技术与成套设备,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水平。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破碎设备,根据其特点、结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移动式又可分为轮胎式和履带式。固定式一般用在建筑垃圾厂,构建固定生产线。移动式则集给料、破碎、筛分为一体,可移动生产线;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适合绵阳地区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提升现有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品质;据了解,按现行技术标准生产的再生产品,试验后,发现比原有材料效果更好,性能更为优良,节约材料又节约成本;开展建筑垃圾高效再生利用示范线的研究,积极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的建设,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全面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
        5、完善技术标准、使用规程   政府应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对相关科研机构进行扶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对二次污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针对于有害成分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应进行相应的机理研究,实现安全生产,将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程度。
        6、提高收费标准  可以促使建筑商降低污染,节约资源,激发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针对建筑垃圾是否进行了分类,收取不同的费用,促使建筑企业主动进行建筑垃圾的分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改善建筑垃圾处置与环境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崔素萍.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
        [2]蒋春迪.论建筑垃圾破碎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实际应用.[J].工程设计研究,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