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供电企业的发展也有了进步。电费的管理与核算并不是一个小工程,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可以作为一种提高电费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一工作涉及的部门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电费核算本身来说就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财务工作。因为它所面对的是巨大的金额数字工作不仅仅枯燥并且还要求高精确,因为失误造成的成本损失是巨大的。对于一个供电企业来说,要想从根本上保证自身企业能够长久健康地发展下去,那么电费的管理与核算就必须加强。想要做到这点并不是很容易的,首先要明确电费管理与核算体系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根据问题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加强供电企业;电费管理;电费核算路径
引言
电力能源是社会的一项宝贵资源,电力企业中电力能源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实现,就需要社会各界按时缴纳电费,确保电力企业供电成本资金的顺利回收。从再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电力回收管理是现代电力企业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费回收工作从传统的上门抄表模式逐步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收缴模式过渡,根据实际效果来看,互联网技术中大数据技术的充分使用,可以促进电费回收管理模式的彻底变革,减轻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升回收率,故此,这种技术就应得以继续推广,让电力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中的大数据技术红利,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深入发展。
1供电企业电费回收及电费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供电企业在电费回收与核算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如下:(1)电费回收方式需进一步创新。供电企业在城镇地区采用定点收费的方式,回收地点固定。但是在偏远地区,农村用电户居住分散,人口流动大,电费回收成本被限制,成功回收率较低。(2)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制度不完善。供电企业更重视电力建设,忽视了业务经营和制度,导致电力回收人员缺乏经济意识,在费用回收中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使供电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电费回收风险。(3)供电企业应收电费账龄评估不到位。近年来供电企业开始应用电费平台软件,但技术上依然存在着局限性,营销部门应用的MIS软件只能查询用户欠费情况,却无法对该用户进行集中时间段的欠费查询,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对用户展开信用等级评估,为企业的电费回收增加了经营风险。
2存在的问题
2.1个人信誉度低
电力资源的应用群体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仅有个人,也有大型的工厂。由于收费群体的多样性,电费收取任务的难度也直线上升。再加上国家为了扶持众多中小企业,提出了不少的优惠政策,这使得电力企业的收入锐减,并不利于电力企业的正常营业发展。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电力企业倒闭。与此同时,由于消费群体的复杂性,而且电力资源是采用先供电后交钱的运营模式,在电费收取过程之中就会面临个人信用度比较低的人员不能够及时缴纳电费,依然使用电力资源的状况。这给其他按时缴纳电费的人群带来十分的不便,这是不公平的。电力应用群体是十分广泛的,个人素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2.2人员流动性大
流动性比较大的人员一般都是集中在商业人员之中,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居住环境或者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商业原因会不停地更换自己的居住场所或者是经营店面。这种人员的流动性使得电力企业在电费收取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他们不能够及时获得用户居住场所变更的信息,到旧地址去收取上一个月的电费。然而却是人去楼空。如果再联系不到当事人,那么电力企业有可能要自己承担这样的支出。同时,一部分电力企业的法律意识环节依然很薄弱,人力资源管理部分依然是短缺的,这在电费收取过程之中可以得到很直观的体现。
3加强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与电费核算的路径
3.1制定信用等级风险评估标准
为了推动电费的有效回收,供电企业应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价。正常情况下,用户信用评价中包含基本用电信息、电力缴费情况、企业经营情况、企业发展潜力、银行税务信用情况等内容。通过用户信用风险评价规避电费回收风险,从而提升电费核算效率。建议供电企业统一组织,对不同的用户进行信用评价与风险等级分类,信用评价较好的用户为A级,这些用户在办理用电申请手续时不需要采取电费回收与控制措施,但用户的办理流程中应包含银行代扣流程手续。同时,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同中应强调留足余额等内容,以便用户及时缴纳电费。针对信用情况一般的用户,建议供电企业将用户划分为B级,应用一定程度的电费回收风险控制措施,督促用户及时缴纳电费。对于信用情况不理想的用户,企业应将其划分为C级,也就是高风险用户,建议对该部分用户采取“先缴费后供电”的措施,防止电费回收面临风险。对于住宅内的居民用户,供电企业可以不设定信用等级,对于不及时缴纳电费或故意拖欠电费的用户,供电企业可以寻找银行机构,通过代扣划拨业务使用户缴纳电费。企业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用电户的信用管理和企业信用服务,创建用户信用评估模型,根据用户的用电习惯,为其提供针对性服务,全方位提升用户的用电效率,避免电力资源浪费。
3.2完善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在电费核算与管理方面的质量水平,一个完善制度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其对于整项工作的重要性可能在理论中并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但在实践工作中这一重要性就逐渐显露出来。因为电费的核算与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本身的工作量巨大,并且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等诸多特征。并且在实际情况下还容易出现各种突发问题,所以说供电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着重点的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在制度规划的保障下,各项工作就能够有条不紊地合理开展。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质量水平都能得到一个很大层次的提升。举个例子来讲,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完善员工考勤制度。将电费管理与核算的任务分配到个人,让负责的人员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到的责任,这样一旦电费的核算出现了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对应到人。在这种适当的工作压力下,负责的工作人员将会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并且将工作情况与效绩考核挂钩,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于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于成绩不达标的进行一定的处罚。
3.3使用大数据技术,实施分级管理
建立电费回收风险提示预警系统,按照时间节点对客户进行分类标记,16-31日交费客户划分为四类,执行不同的催费策略。28-31日完成交费用户为A类;24-27日完成交费用户为B类;20-23日完成交费用户为C类;16-19日完成交费用户为D类。A、B、C、D类:系统完成每月抄表工作,电量发行产生客户电费账单后,由抄催人员查询电费回收风险提示预警系统内高回收风险客户清单,并人工筛选推送首轮电费账单催收提示短信,导出清单后结合实际服务资源的承受能力对部分用户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提醒。A、B、C类:在首轮催缴结束后,由抄催人员根据自己管辖的客户电费回收风险等级高低进行上门催收电费流程,可优先对高风险客户进行催缴。A、B类:对于多次催缴仍未能按时交纳电费的客户,可按规定下达停电通知书,并确保客户收到通知。A类:系统中增加筛选条件“停电敏感度”,在导出清单里综合显示客户的“停电敏感度”,对下达停电通知书且满足执行停电时间的客户,排除高停电敏感度客户,进入欠费停电审批流程。
结语
总而言之,要扭转电费回收难、追缴难的负面工作局面,供电企业就必须秉持起全局化的管理理念,既要从外部入手,加强对用电用户的分类与监管,提高文明用电的宣传力度;同时也要从内部入手,建立健全人员培训制度和风险预防制度,以达成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山薇,包红新,庄莉.电费回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0):93-94.
[2]严细和.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现状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J].机电信息,2014(36):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