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林厉娜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林厉娜1 曹叶锋2
[导读] 摘要:目前,伴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农田水利工程迅速发展。
        1身份证号码:33068219891127XXXX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2身份证号码:33068219870922XXXX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摘要:目前,伴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农田水利工程迅速发展。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发展期间,虽然我国水资源广阔,但人均占有量却非常少,并且在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期间,水资源正处于匮乏状态,所以,减少与控制水资源的利用,对促进农业发展意义重大。通过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但对于节水灌溉技术来说,主要涉及微灌溉、喷灌溉、步行式灌溉等,以下就这几张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的应用进行就简要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引言
        水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生态与环境发展的基本要素,是我国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其重要性也是日益凸显,水资源要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是势在必行,在满足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遵循的原则
        ①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节水灌溉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实用性和效率方面的关系,为后期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②遵循因地适宜的原则,我国的农田面积整体比较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也是不同的,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根据农业灌溉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认识,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③在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方面,需要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不能只考虑到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也就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农田水利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规划,灌溉区域调度不合理
        与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少,传统的灌溉模式一般为人力管控,人力管理不能及时了解各块农田具体的灌溉情况,人也没有能力实时掌握农田各区域的灌溉现状,受这一现状的约束,未能及时掌握农田水利的切实需求。很多先进技术未得以充分利用,进而导致了严重的人力与财力的浪费。当前我国的节水灌溉系统所用的水资源大部分都源自于水库,而由水库到农田又需要运输,这也就造成了灌溉区域水资源的浪费,未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灌溉区域调度不合理的现象越发显露,不能彻底解决地区缺水的问题。
        2.2灌溉方式的选择不合理,灌溉时间与灌溉量安排不合理
        目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为喷灌技术,在具体的灌溉期间政府与农民对技术的选择不够科学合理,甚至还出现盲目使用的现象,传说哪种技术好,就直接使用哪种技术,没有任何的现场调查,这种不当的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田水力资源的使用率。并且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并没有经过一定的实践研究,也未对灌溉时间进行科学规划,不同农作物的灌溉量也没有科学设计,因为不同的农作物其需水量以及需水季节有差异,如果对一些需水量较少的农作物没有合理控制灌溉量,不仅不会增收,还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进而引发严重的资源浪费。
        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合理配置水资源
        当前,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致使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干旱问题。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应科学合理使用水资源,通过水资源科学分配,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确保所有地区农作物都能得到充足的水资源灌溉。

为此,我国农业部门应充分利用水资源,根据当地农业发展规划,以及不同土质含水量多少,设计出多种用水方案。同时水利部还要制定出合理用水保障制度,确保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落实。这就需要在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之前,对当地农田土质进行检测,依照检测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灌溉方案,选择合适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做好农田水利灌溉作业,改变传统单一灌溉模式,保证每一滴水都能予以有效利用,继而加大滴灌技术、微灌技术、喷灌技术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意识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点,增加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3.2监测水量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节技术也得以显著提升。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业灌溉技术优化结合以后,能够明确农作物不同时期的用水量需求,通过实时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作物水量灌溉计划,满足农作物不同时期的用水量需求,继而达到精准灌溉的目的,实现农作物灌溉现代化。对于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或者是农作物进入生长加速期,应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作物进行定期灌溉,确保农作物能够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要想使喷灌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减少水分蒸发量,就要根据实时监测数值做出合理精准判断,并在地表处铺设地膜,保证喷灌水分能得到合理运用。
        3.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促进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通过最低限度的用水获得较大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确保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例如,通常被应用到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和微灌技术等。在农业的灌溉发展中,需要充分加大农业的节水力度,有效减少在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流失,增加农业经济收入。同时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力,针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与水利建设工程有效结合,不断吸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加强对科学技术的优化调度,实现对农业的现代化管理。
        3.4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
        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压力管道系统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通过滴头的方式将水缓慢地、均匀地浸入到作物的根系部分,确保作物根系部分的土壤能够始终处于含水状态,滴灌和地面全部土壤湿润有很大的不同,滴灌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作物的快速生长,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例如,对滴灌技术的应用,能够节约55%的用水量,节水效果是十分显著的,采用滴灌技术主要是利用管道将水资源直接输入到根部土壤中可以溶化化肥,减少肥料的损失。而且滴灌技术的应用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和土壤,不会受到土地的束缚和限制,也减少了对渠道的维护工作,属于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有效保证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3.5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针对这一技术的应用,需结合各材料的防渗程度差异,合理的进行灌溉。此技术还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浆砌石块、混凝土衬砌、磨料衬砌。在传统的农田灌溉期间,将会耗费大量的水资源,水资源利用率得不到有效控制,这样不仅会增加灌溉技术的发展压力,并且还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流失。针对灌溉渠道,对于其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资源利用率,更好的增强防渗透控制技术,并且还能够推动技术处理形式的不断改进与优化,保证农业的正常生产。另外,利用灌溉渠道防渗技术,还能够结合各地的现状、农业结构以及防渗材料的选择,实现整个水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
        结语
        合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更好发展。针对任何一种就节水灌溉技术来说,都有其优劣势,所以在利用某种技术期间,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了解各项技术的应用理念,以便实现科学化的技术管理,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8(32):43.
        [2]张小明.浅议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8):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