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88219871210XXXX
摘要:每个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核心内容都是对质量的要求和安全管理。因此,建筑企业如果想完成一次合格的房屋建筑工程建造,就需要严格监管和把控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应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施工质量通病问题,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计划与体系,通过有效措施进行质量管控,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及设计规范符合规定要求。
关键词:房屋土建工程;现存问题;应对策略;建筑质量
引言
根据建筑物自身的要求以及施工环境的特征来确定科学适合的施工方案和工艺,还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现场环境的防范工作,保障施工的安全。现代房屋土建工程实际施工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施工质量问题,如果不能保证施工质量达标,就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埋下很多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严重的会威胁到群众的生命安全,阻碍了企业自身发展,也影响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市场。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对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高度重视,运用科学高效的方式方法来控制房屋土建工程质量,提升企业自身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1.1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诸多复杂性的工序,这就对建筑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注重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同时还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新知识在建筑领域得到有效应用,这对于相关管理人员带来压力。相关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我,掌握全新的管理方法。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从当前国内建筑工程企业施工角度来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并没有完全达到要求,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够完善,很多技术方面的难题不了解,甚至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流程不熟悉,管理意识相对较为薄弱,整体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团队的专业水平有待于提高。
1.2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
除了施工人员的素质,建筑材料的质量也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很多工程单位没有严格筛选建筑材料的质量,只是一味地从材料价格上决定使用哪种材料,将建筑成本尽可能降低,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由于建材质量引起的“豆腐渣”工程也时常出现,例如,建筑损毁、倒塌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
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制定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被控制和管理。施工监管者要严格施行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根据这个标准采取相关的控制与管理措施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的内容还包括最终的施工检验程序,通过检验找到施工成果和预期成果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再根据这些原因,开展有效的维护措施去完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
2.2创造优良的施工环境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地质、天气、风向、污染等,而自然环境又是复杂多变的,比如雾霾、冰雹、台风、暴雨、高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管理者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条件,结合环境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施工环境加以改进。特别是在施工工地,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工程,比如混凝土工程、深基础工程、水下工程以及高空作业等,必须做好季节性施工的制度,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建筑受到冻伤、干裂、冲刷、垮塌等危害。
同时,施工监管人员应该不断修缮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加强自然环境和文物的保护措施,尽量减轻施工产生的危害,防止其对环境造成影响,提高施工管理标准,使施工程序走向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实行文明施工。
2.3严格控制原材料与设备质量
建筑工程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严格进行原材料与机械设备质量的管理。首先,在原材料质量管控期间,要求在采购环节中进行材料质量的检验与分析,明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尽量采购质量较高的材料,保证应用质量。且在材料进入现场之前,还需进行检查,符合标准以后才能进入现场。在进入现场之后,还需分区域进行存储,以免不同材料出现化学反应,保证质量符合标准。其次,在引进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设备性能与质量符合标准,经常对其进行检查与维护,以免在施工中受到设备因素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4]。再次,在施工前,采取样板引路,先样板后施工的顺序,确保施工质量。
2.4选取正确的施工方案
正确的施工方案是确保质量的关键:①在施工的工作中,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所以采用了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式并提高一个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②在质量通病问题实际处理的过程中,排水的同时应该做好疏水处理工作,直接将漏水流入到排水的管道之内,保证漏水部分可以正常使用。在收缩缝的位置,为预防出现管道堵塞的现象,也需要科学进行疏水处理,在水位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才能够排放到其他地方。
2.5强化对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
安全的施工环境也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也十分重要,从一些方面上来分析,可以定义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前提。由此,本文对安全管理的几个要素和措施进行分析:首先要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好有关的安全培训。针对于施工人员,更多的侧重点在于对施工技术的教导,使其施工水平得到提高,并清楚房屋建筑中的难点和隐患点,掌握科学的机械设备使用方法,以及安全防护工具的佩戴方法,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而对于工程管理有关人员的培训,更多地要注重管理内容的学习与安排,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确保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分配好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安全管理的部署,明确管理范围,避免造成安全管理的混乱。管理人员要做到经常巡视,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并解决;处于高危的工作环境要安排专人进行实时管理;在登高作业的时候,管理人员要对安全护具进行对应的检查,保障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施工极其复杂,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开展落实监管工作极其重要,这既是对企业自身的考验,也是对施工人员的考验。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工程的特点,从工程实际出发,对工程建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开展。虽然,当前我们国家的施工企业在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制度的制定仍然不够完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利益,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目标,必须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从具体的结构、体系和方法着手,立足于建筑行业发展实际,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保障措施,为建筑行业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振江.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C].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4.
[2]周建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C].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4.
[3]武传浩.浅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C].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企业管理),2014.
[4]廖琪.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商,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