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石超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石超 吴成峰 张红丽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的修建旨在惠国惠民,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造福社会,但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免会对当地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或积极或负面的影响。
        河南庄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民权县  476800
        摘要:水利工程的修建旨在惠国惠民,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造福社会,但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免会对当地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或积极或负面的影响。为此,中国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时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力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长久有效的水利生态文明环境。目前,为了保证中国水利工程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开展,施工单位和相关政府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落实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降低施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水利工程发挥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现代化社会发展主要基于水利资源、电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生产与利用,而水利工程更处于重要地位,属于民生工程,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项目建设区域大多都比较特殊,地势高且险峻,生态大多没有被破坏,属于原生态区域,存在大面积植被与河流,而水利工程建设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建设方兼顾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平衡,对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失。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施工后期会有建筑物出现,影响水流速度。与此同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部分直流截流会提升坝周围的水流速度,直接影响水坝工程的整体稳定性。(2)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河流上游会比下游宽,由于上流速度比较慢,导致河流出现枯竭期,水流量明显减少,直接影响水环境。(3)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如果施工现场周边存在水库,水位就会明显上升,这种情况下就会改变水的动力条件。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水环境,应用科学的水环境保护方案,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果。
        1.2水利工程建设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根据对水利工程施工情况的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人文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针对一些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因为其占地面积比较大、工程施工量大,直接影响工程周边交通和经济情况,无法确保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2)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土壤结构,直接影响该地区的气候和温度等方面,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会直接影响人文环境建设,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3)有些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经济性支出比较大,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产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严格落实人文环境保护措施,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3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较大,会改变所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如果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区域内形成较多的积水,或水利工程建成之后该区域内的水域面积会扩大时,在太阳光的辐射下被蒸发的水分较多,从而导致降水量增加。相反,如果被蒸发的水分较少,则会导致降水减少。
        1.4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工程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大都需要在水中进行,对水中生长的植物及动物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区域性,会影响到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及其生长环境,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周围的植物出现死亡情况。对于水生植物及动物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对其影响也非常大,因为部分在水下进行的工程建设会破坏水中动植物的生长环境。水中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利工程建设直接破坏了河道的完整性,最终影响了水中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后代繁衍。


        2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优化策略
        2.1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水利工程的建设宗旨就是以生态为本,生态作为重点对象,就要加大力度的重视和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只要施工团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就能有效的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施工团队应该始终坚持生态和谐的战略,同时,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应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落实到建设团队中去,在根本上有效的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外,在施工时,相应的施工人员要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建设污水和废水必须要经过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到相应的地点。
        2.2培养专业的人才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水利工程相关人才还处于短缺的状态,尤其是对拥有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比较大。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利工程当中的生态环节问题,培养更多专业化、环保意识高的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工程单位可以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高校人才提供实习基地,同时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与此同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关单位还需要定期对工人展开环保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当中有效规避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3优化工程施工方案
        为了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相关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坚持施工与治理同时进行的原则,在工程周边种植植被,避免造成土地的荒废、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水文勘测工作,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后,还要使用生态环保型的施工材料,有效加固河道周边的土地。
        2.4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应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采用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等方式对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之间进行有效地平衡,使得水利工程的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更加的持续化与稳定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政策引领、施工评估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该方法能够使环境破坏区域在修复的基础上,有效地扼制生态资源衰退。另外,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党员干部应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并统一思想认识,坚持遵守“绿色施工、高效施工、安全施工”的施工理念,加强资金的投入,注重对于新型技术的研发。
        2.5加强生态环境评估,加强生态保护监控
        针对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项目,要对建成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生态水平评估,了解已建成水利工程项目生态水平与生态恢复标准的差距,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已建成水利工程的生态改造。同时,按照生态修复标准进行水利工程生态系统改造,正确划分已建成水利工程的无须改造和生态化改造类别,设计针对性修复方案,对生态受损系统进行系统化修复,减缓已建成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破坏。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监控,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生态保护监控中,提高生态保护监控力度,进而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修复与恢复。根据生态保护标准和需求,建设水利工程信息平台,优化生态环境信息监控系统,对水电站基站进行综合调度,加强生态调度管理,进而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落实。通过这种方式,真正落实生态经济理念,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减少水利工程的生态资源消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结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开展生态化工程项目规划,将工程施工建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将重点放在水文环境保护方案,经过相关工作的分析和整合,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衣巴达提•瓦衣提.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乡村科技,2017(27):87-88.
        [2]乔晓杰.刍议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9(4):230+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