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了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基础建设质量,需预留出施工位置,将河水引到指定通道或其他区域。而围堰技术主要是起到导水、挡水等作用,确保工程施工在干地面顺利进行,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近些年,随着我国水利行业不断发展,水利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水利工程围堰技术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中科学制定方案,做好围堰施工工作,更好的隔绝水流,降低水流对工程堤坝的冲击。总之,围堰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围堰技术;应用
1围堰施工方式选择
1.1钢板桩围堰技术
以钢板作为围堰的主要材料是当前水利项目实施中应用较为频繁的技术种类。此类技术在阻挡水量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且制作工序相对简单,只需做好预制板的连接工作,便可以基本发挥围堰的作用了。此类技术的特点为,主要应用于水深在5.5m以上的项目中,且对施工地区的河床土质没有过多的要求,既可在硬性的土层上实施,也可以是黏土层,或者在砂土等具有较大透水性的土质中都可施工。可见以钢板桩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对施工土质的特征要求并不严苛。此外,在运用此类技术实施围堰前,需对项目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系统的掌握,尤其针对地质特点较为复杂、具有多层结构的河道,更要准确测量相关参数指标,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适当的钢板形状,从而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
1.2木板桩围堰施工技术
此类技术主要应用于项目规模较小、资金投入量较低的项目。第一,施工方需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程任务,为了加速工程进展,在围堰施工环节便可选用木板桩来实施。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成本投入,施工方可尽量在工程附近寻找适合的木材原料,从而减少木材购买和运输等环节的资金投入。第二,该类技术对河道的质地条件有一定的要求,河水深度要在5.5m以下,平均流速应不大于5.5m/s。此外该技术更适用于透气性较高的土质中,而在坚硬的土质环境下使用较少。第三,具体施工时,技术人员应严格控制好每块木板中间缝隙的密度,将四块板材进行高质量的组合,从而形成较为和谐的整体效果,保证围堰的密封性,从而发挥最佳功用。第四,要根据水面的合理高度设置围堰的插入点,并以垂直方向的外力实施木板的插入,从而形成理想的紧密效果。此时施工人员要注意控制好每块木板之间的缝隙,减少间隙过大导致的围堰失效状况。
2.3土石围堰施工
2.3.1土石围堰
土石围堰施工主要分为水上、水下两部分。水上工程和普通土石坝方法相同,主要是应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方案,做好防渗墙的施工工作。水下施工环节中堆石、石渣采用进占法,积极利用水下材料。水下抛填防渗料由于抗剪性差、固结慢,在上部压载系数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塑流破坏问题,要对塑流稳定性进行检查。在围堰结构型式选择、拟定断面尺寸、稳定性计算时,要确保水下工程质量,做好水下施工管控。
2.3.2两端接头处理
土石围堰以及岸坡接头施工与土石坝类似,主要是以提升接触面积、嵌入岸坡方案进行,从而提高围堰整体的防渗性,降低渗透概率。防渗设置要延伸到岸边接头位置,如果有坚硬岩石阻碍,可以将其嵌入到岩体当中,降低接触面渗透损坏。如果接头处没有坚硬岩石,防渗透部位应与弱透水层连接,但也会增加嵌入深度。在岸边位置,铺盖通常延续到设计水位高程以上,如果设计中没有设置防渗漏帷幕,则要保证在两岸上的整体嵌入强度必须达到设计标准。
土石坝和混凝土纵向围堰接头主要是采用刺墙形式插入土石围堰塑性防渗体当中,扩大接头的防渗面积,这样在任何一个高程位置都能够满足渗流长度标准。
2.4混凝土围堰
在枯水期水面上设置拱形围堰。如果围堰基础施工中覆盖层较薄,可以在水下进行基础处理;如果覆盖层厚度较大,则采用灌浆加固方案。围堰混凝土浇筑需要在水下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必须要保证水下施工方案的完善性,确保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分期导流过程中,主要是采用重力式混凝土围堰方案,该施工方案两侧均可挡水,同时作为一、二期纵向围堰,用作永久建筑物的组成部分,通常是在岩基上直接建设纵向围堰。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最终建设质量,也可以在枯水期将其直接建设在岩滩上,如果施工场地依然存在水层或过于潮湿,则要另外建设土石低水围堰工程。
3围堰建筑在水利工程建筑中的使用
3.1搭建合理的解决方案
水利工程建筑的重要作用即为产生电力资源和防洪防汛,而且在工程最终完成后还担负着为周边人民群众提供饮用水的任务,一般情况下,这类水利工程均位于整个区域的上游流域,该流域具备着比较适宜的气候条件,因此为了确保项目工程进度的合理化推进,现场作业人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加强了对围堰建筑的使用。首先在作业中依照设计图纸的规范,现场作业人员依照该地区地质情况编制了对应的解决方案,目的在于提高和确保围堰建筑搭建工作推进的稳定性。另外,在对解决方案正式敲定以前,现场工作人员还设置了对应的观察点,进而对施工现场周边重型施工装置实行全面的监控,确保捕捉到数据的精准无误,这些数据同时也是现场工作人员作业中主要参照的作业参数。与此同时,现场工作人员还需要编制对应的发展政策,保证作业进程运行的合理化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
3.2围堰建筑的加固
在水利工程建筑项目开工以前,必须第一时间对围堰建筑实施加固处理,运用这种方法达到围堰建筑稳定性和防漏性能的提高。其中之一,依照作业设计规范,在作业现场外围借助钢质围堰结构实施焊接加工,在完成焊接工艺完工后必须实行结构承压测试,之后对组合的密度实行研究,当全部检测工作完工后,才能继续推进后期施工操作的推进。其中之二,在作业现场对吊塔的使用情况比较多,因此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确保吊塔参数校准后才能继续进行相关的定位处理。其中之三,在焊接工程完工后,需要对操作现场的土壤状况,对围堰建筑实施自然重力条件下入土操作。其中之四,恰当依靠外力对围堰建筑实施调校,进而依照对应的作业标准对钢板结构的入土深度实行合理化校准。倘若作业中围堰坡面遭受了雨水侵袭,为防止工程结构塌方,现场作业人员还必须实行特定的工艺加固处理,例如采用沙土石块覆盖的方法实施加固处理,这对于水利工程建筑总体品质的提高也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正面影响。除此以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必须不断推进对作业规范的完善工作,确保在该流域汛期完结以后实施围堰项目建筑的拆除。
4结语
围堰技术的作用价值无需多言,其对于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围堰技术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和施工流程,但从技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角度来看依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中国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于先进围堰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围堰技术的可靠性以及实用价值,同时重视围堰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包海红.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52):287-288.
[2]董哲.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8):127-128.
[3]王国帅.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与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