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齐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软土路基具有含水量大、渗透性差及承载能力弱等特点,公路桥梁施工中,弱遇到软土地基势必会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给公路桥梁施工增加了难度。因此,要想顺利有序进行公路桥梁建设,就必须根据软土地基特点,结合公路桥梁具体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措施,从而降低软土路基对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技术
1公路桥梁软土路基路面施工现状
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都有会有所区别,不同区域的软基也一样呈现不同的特点,软基结构的成分及应力参数等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中,必须要根据工程地质情况,认真开展软基处理工作,以免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对于一般的软基结构,软基结构上层有一层本身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硬壳,在公路桥梁软基施工中就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从而降低软基施工成本。若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没有有效勘察软土地基硬壳情况,往往会导致软基硬壳应用不彻底,造成软基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
2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路桥路基宽29m,单车道宽3.8m,中位数宽3.5m,中位数宽2m,路桥两侧边缘地带宽0.75m。通过分析实际的道路和桥梁建设,施工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1)横截面方向路基沉降处理。建筑公司需要分析CFG桩规划和设计方案。为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施工人员需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有效测试分析3、5、8m处路基各高度沉降规律,并对路基各部位进行集中沉降试验。此外,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使用有限元数值模型来模拟整个路基结构。路基边坡是1:1.5和粘性土路基。(2)安排的水泥和粉煤灰碎石桩。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设企业应当采用相应的治疗控制方案设计合理,优化混凝土结构,有效地处理桥头堡过渡段根据原来的布局。桩直径扩大到1.0m,使用三角结构,桩间距为2.5m。此外,在实际的治疗计划,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替换率区域需要控制长度根据布局。更换区域和道路结构的斜率也应该注意。(3)CFG桩长度的优化。以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建筑企业需要不断调整CFG桩和实施相应的强化处理系统来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根据桩长稳定性校核计算和变形计算,施工公司需要对软土层上的土层进行优化,达到高承载力,从而提高桩身整体质量。同时,施工人员也应该处理软弱层有效地根据CFG桩,并加强结算的有效控制。在这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管理的所有参数软地基处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和测量后,发现建筑企业需要合理缩短桩长,确保路基沉降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在调整施工方案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合理优化桩底的面积与深层渗透到软土地层,减少实际的CFG桩的桩长,并实现经济的设计方案。
3软弱土层的特点及其危害
3.1软弱土层的基本特性
和一般土层相比,软弱土层的差异性明显,从土层本身的密度,再到含水量和承压力等,根据相应的检测报告显示,软土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软弱土层的土质的压缩性高,软弱土层土质间隙大,结构密度小,含水量充分,由于土质疏松空隙大导致压缩性很高。其整体上的抗剪切能力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土层本身的间隙较大,没有办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稳定性。其次,软土的竖向渗流能力差,和软土的竖向渗流能力很差,这并不有利于水的排放。最后,弱土层连续抗压能力差,土层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治疗。因为土层不能总是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当有外力,土层会产生变形,变形幅度与外力的时间将会增加。不仅如此,由于土层本身的巨大的差距,将会有大量的杂质渗透到差距,导致压力的差异在软土地层的每个部分。
3.2软弱土层的危害
软弱土层由于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与风险,在政府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项目设计与建设阶段对土层的处理不当会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没有对软土进行必要处理,容易导致路桥稳固性差,由于软土层的应力存在差异,而整体的应力水平又较差,所以会导致路桥路面受力不均匀;另外一个方面,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易造成路面隆起,危及道路交通建设。当车辆在桥面行驶的过程中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增高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不仅如此,在路桥长期应力的作用下,会导致路面发生沉降现象,导致桥台下沉,最终可能会导致路桥垮塌事故的发生。
4解决方案浅析
4.1预压沉降法
预压沉降法,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地基后期沉降发生的概率。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先要预估路桥承重,对每个区域的应力进行分析,在得出结果之后,预先使用大于路桥承重的负载压实地基,从而确保地基的软土层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障。在撤除预压负载之后,软土层在应力的作用下,土层中的间隙会减少,密度会增高,可以达到路桥工程施工的需求。该技术的施工难度较低,较容易实现,施工人员只需要确保负载下放到位即可。但是,就实际应用而言,该技术同样存在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效率上,预压沉降法主要依靠的是负载自身的重力实现压实目标,由于没有外力干预,所以耗时较长,整体效率过低会直接导致路桥工程无法如期交付。其二,沉降法针对小面积软土地基处理优势明显,对于大面积软土而言无法短时间内配置相应的负载,而且大面积软土处理的质量不好把控。
4.2利用真空提前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作为现阶段主流的技术手段之一,整体上较为成熟,作业周期较短,压实效果较好。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操作设备,将软土层中的空气抽出,此时土层的外部和内部之间会产生一定压差,进而实现压实软土层的目标。然后,施工人员要对软土层进行二次处理,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一次处理效果,确保土层质密稳定。制约该种技术手段最大的因素是,当环境较为恶略甚至是后期的一系列养护维修工作,都必须要将现代化的财务分析管理系统科学合理的融入其中。通过该系统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可以实现对现有各种不同类型内容的有效归档和记录,而且还可以尽可能避免项目方管理工作人员与施工方相互之间的恶意联系。除此之外,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可以适当将一些中介机构合理的引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加强日常的管理和监督,而且还可以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管理。
4.4风险管理的有效落实
公路工程在新形势背景下的建设,除了要保证最基本的建设质量之外,还要加强对公路养护工程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与此同时,为了尽可能实现对现有风险的有效规避,必须要由专业人员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问题进行技术性的评估和判断,这样可以促使现有数据使用自规范性特征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对各种不同类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同时还要对整个物资消耗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这一基础上,必须要根据影响力的大小,对其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施工作业人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能够的有效提升。另外,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资金来源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公路工程经济的有效管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类型,由于其承载能力较差,稳定性较差,对于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存在较大威胁。因此要求施工单位施工前,做好施工区域的调查工作,明确软土路基的类型和特点,制定适宜的施工工艺,设置缓和路段,做好路基变形的控制和沉降的控制,全面提升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平.浅析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237.
[2]于飞.对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民营科技,2016(01):160.
[3]王妲,章浩.浅谈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J].中外建筑,2015(0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