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继存
[导读] 摘要: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工作中最首要的任务便是要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要竭尽全力改善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广大农民朋友享受到更多的国家福利。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青菏街道办事处  山东菏泽  274400
        摘要: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工作中最首要的任务便是要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要竭尽全力改善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广大农民朋友享受到更多的国家福利。而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在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力度下面下功夫,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积极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本文将就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已经意识到科学高效的经济经营管理方式的重要价值。农村经济管理不同于城市地区,其中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也有着自己的特殊需求,因此,在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正视当前农村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探究问题发生的根源,针对性的创新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措施。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1.1监管工作力度不够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当中目前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技术人才欠缺问题,技术人员经常会出现身兼数职的情况,很难保证技术层面的监管工作能够全部做到位。其二,农村地区的经济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对象是千家万户,而且农村地区的家庭单位都比较分散,不集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监管工作的难度。
        1.2欠缺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规章制度
        纵观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其所开展的工作呈现出盲目无头绪的现象,很多管理工作都是根据实际需求的变动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从而很难保证管理效果的理想性。这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欠缺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规章制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为欠缺规章制度,导致很多管理工作都无据可依,其必然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小姑,管理方式的落地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局限,没有依据的管理很难落到实处。
        1.3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基础设施传统落后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也都比较差,可以利用到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也都处于传统落后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参与管理工作的積极性,实际管理工作中因为受到基础设施和条件的局限,很多管理方案都没有办法落到实处,即使落到实处也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
        1.4极度欠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所涉及内容是非常丰富和广泛的,而且农业经济管理中各项内容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要想真正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引进和应用优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可是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欠缺问题,特别是年轻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欠缺,越是年轻的经济管理人员越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他们更加渴望在城市里面发挥自己的价值。


        二、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
        2.1做好政策落实工作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当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将党的政策落到实处,要确保党的政策能够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党的政策的学习和理解,充分发挥党的政策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借助政策的力量来落实各项管理方案,将党的政策维护农民利益的效果得到更全面的呈现,同时也借助党的政策来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助力。
        2.2借助法律法规来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
        法律法规是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效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要借助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来进一步规范我国农村经济的经营与管理。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第二,健全各项法律制度,确保各项责任机制都能够得到落实,与此同时要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都能够及时有效落实到位。第三,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传递体系,相关单位和机构要根据自身所负责的工作范畴在第一时间来协调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率。
        2.3推动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应该将推动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列入到重点工作任务当中来,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的管理力度,将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因为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其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吸引和挽留技术性人才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4 划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区域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其主要特征是以集中化运用相关生产要素为主,并充分发挥协同合作优势,因而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点引导作用,并根据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规划与设计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划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区域。除此之外,还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等实现产权流转工作,以此突显出农产品特征及优势,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动生态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
        2.5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并重、末端治理与源头防控并重的原则,全面推进生态整治,确保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8]。此外,还要加强耕地修复治理工作,以此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还要继续做好生态湿地与生态造林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此来维护农村地区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应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加强有机环保肥料、配方肥料以及生物农药等环保型产品的推广及应用,进一步加强养殖场污染治理等工作,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应用多种经济手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区域的协调稳定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必须要扭转之前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通过进一步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力度,积极迎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历史发展机遇,竭尽全力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爱民.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9(12)
        [2]欧阳楚尧.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浅谈[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7)
        [3]路学彬.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中国经贸.2018(1)
        [4]韩静.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J].《纳税》.2019(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