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的危险性分析与施工控制对策研究 吴国强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吴国强
[导读] 摘要:随着建设工程的功能需求和建筑风格多样化的需要,高支模施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学校、场馆、地下等工程中,如何准确识别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危险性,成为控制高支模工程群死群伤事故的首要前提。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随着建设工程的功能需求和建筑风格多样化的需要,高支模施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学校、场馆、地下等工程中,如何准确识别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危险性,成为控制高支模工程群死群伤事故的首要前提。高支模施工必须从设计、施工、监管、监测、验收、拆除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才能对确保安全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支模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的特点,本文根据实际状况介绍了高支模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施工控制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危险源辨识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点技术,一般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模板进行工程的整体支撑,支撑的工程搭设高度保证在8m或者以上高度、搭设跨度18m或者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支撑技术,均为高大模板支撑,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高支模范畴。高支模工程是高空作业,在工程建设中非常危险,所以说,事实上要提前做好工程项目风险点的预测与防控,全面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进行施工时,需要专业人员全程进行项目监管,根据施工程序做好安全检测,确保工序顺利完成。
        1、工程概况
        该综合楼2011年5月18日开工,2013年4月20交付使用,附属工程2013年8月20日交付使用。主楼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24层,附楼框架结构。五层楼面设超高转换层,混凝土用量大,强度要求高。主梁设计跨度大(达9.6米),梁高超过2米,钢筋密度特别大,为了保证砼强度,采用自密式砼浇筑。
        2、高支模的危险性辨识方法
        2.1、对于高度和跨度的辨识
        高度和跨度容易辨识,达到和超过该数值就必须组织专家论证。但在具体认定过程中,高度是按结构高度还是建筑高度、搭设高度来算,存在一定的认识差异,比较普遍的认知是采用建筑层高较为安全合理。对于跨度一般按轴线较为适宜。
        2.2、施工总荷载和集中线荷载的辨识
        对于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则需要通过计算才能确定,实际施工中,由于高度和跨度未超过上述数值而未进行论证或者在施工检查中被叫停的工程屡见不鲜。因未进行专家论证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停工进行专家论证则造成工期和费用的损失。为加强危险性分析,简化操作,根据经验,当发现板厚超过350mm,大梁的截面积超过0.5m2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计算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3、高支模施工控制对策
        要想促进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全面的开展,并且将其作用彻底的施展出来,需要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参与培训工作,从而有效的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项工作也是确保高支模施工工作按部就班进行的前提基础。因为所有工程施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情况高低不齐,这样就无法对施工质量加以切实的保证,往往会导致施工效果无法达到既定要求的情况发生。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缺乏对工程施工安全性管理培训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最终会造成一线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施工理念较差的不良后果。
        3.1、严格控制高支模施工流程
        (1)施工准备流程:工程开始前需要先完成相关施工方案和施工材料的制定和选择,这是工程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来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高效的方案设计,以此来满足既定的工程要求和目的,方案的设计结果还应与实际施工场地的大小相适应,以保证方案的实施,选材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同时在工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所以作为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全面细致检查各相关材料的性能质量,只有在满足标准后才允许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保证整个支架系统的安全稳固。


        (2)施工模板安装:辅助线和模板之间的安全稳固也存在直接关系。特别是顶框安装时,应按梁线铺设管道,并用一些特殊材料支撑,这样可以使建筑更稳定,同时还需要严格规范钢筋绑扎方法,从而为工程整体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严格规范各个操作步骤,保证操作规范有序。在经检查不存在任何问题后,才允许开展后续浇筑施工,且在浇筑完成后,还需要评估混凝土的凝结情况,在凝结完成后再开展后续清洗作业。
        (3)施工管理流程:高支模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多流程工程建设,作为相关单位,在工程管理中需要结合各环节特点开展有效的控制措施,并规范施工材料和工艺,严格参照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施工方案有序开展工程建设,保证整个工程都处于可控范围内。同时,还需要做好对工程进度的分析管控,及时排查问题和处理问题,是工程建设高效稳定、科学有序。
        (4)施工模板要求:模板管理在整个高支模建设中极其重要,它能够为整个工程建设做出有效帮助,所以在具体工程图制定时,严格参照相关标准要求,统一标准,精确制定各环节的参考值和标准值,为工程建设提供最为准确的指导。同时在安装时必须保证整个安装顺序的合理科学、规范有序。梁、板安装时,先安装底模,再安装侧模,充分保证整个梁板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固性。此外,在施工中必须强化细节管控,尤其在混凝土施工环节,需要全面细致的检查相关步骤,保证各环节不足的规范有序。
        3.2提升高支模施工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做好高支模工程的搭设、拆除及安全防护策略
        (1)在搭建支撑框架之前,需要组织设计工作人员与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工作,促使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对设计的理念加以了解,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2)结合设计要求,对立杆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在实施剪刀支撑结构搭建工作的时候,需要满足基本的载荷要求,并且要与支架搭建工作同步进行。(3)所有从事支撑框架拆卸施工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并且在上岗之前都要进行专业考核,只有考核成绩合格方能上岗,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4)搭设在混凝土地坪上的脚手架立杆最底层需要铺设垫板,保证其稳定性。
        3.3加强高支模的监管措施
        每个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督制度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完善。首先,那些陈旧的安全措施对于新引进来的技术、设备、各种工艺的转移和施工工艺都是过时的,不适用的。因此对于这些引进的新技术都要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并教育基层人员安全技术的操作要求; 接着是对于那些特殊的工程,比如吊装、爆破、深基础、暂设电气、大中机械安装等,当运用到这些特殊工程之前,都应该绘制相关的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和编制相应的脚手架搭设方案以及编写出搭设说明,并提出安全措施; 然后是高支模施工管理人员应该组织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可用性高的措施来降低危险作业的危险性、减轻劳动的笨重性、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噪音、提高文明施工的水平以及治理尘毒; 最后一个方面是,对于那些易爆易燃、有毒的物品的存放位置,应该在设计中就应经明确,并说明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要求,特别是有一些基础工程比如大孔径人工扩底桩,就应该根据作业环境、设计要求和地址水文资料来制定一份方案,交给公司,只有在审批后才能报给当地的行政部门审核之后,才可以开始施工。
        结束语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高支模工程得到广泛运用。为了确保高支模施工工程总体质量和安全,参建各方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专项施工方案认真执行,支撑体系搭设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控、检查、验收,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高支模施工顺利完成,保证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观感质量良好,以达到“质量为先,安全为本”的目标,同时又能赢得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峰.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对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把控[J].建材与装饰,2020(05):137-138.
        [2]周鹏.高支模施工安全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1):34-35.
        [3]王志伟,刘云非,周海涛,陈佳明.超危高支模施工全过程架体安全监测技术[J].施工技术,2019,48(20):59-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