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 广西梧州 543000
摘要:中国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之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程度过度开采行为,同时存在水资源污染浪费的情况,在水文水资源勘测和科学、合理利用开发水资源方面有很大不足。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及时发现水资源变化情况,包括水量、水位、水质等,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为保证水文水资源监测的有效性,需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构建健全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和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水文监测的精度和应急防范能力,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水资源开发与水文水资源监测的关系,然后对二者的工作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水文监测;工作要点
1水文水资源监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关系
水文水资源监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更好的掌握水资源动态变化状况,从而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形成指导,保证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从整体来看,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起到以下三点积极作用:(1)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水资源监测结果,能够从中了解到区域水资源的自净化能力,了解到区域内对水资源的需求,然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做出合理的调配,避免局部区域对水资源需求过大,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情况发生,促进区域产业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2)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避免洪水灾害。通过加强区域内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区域内水量、水位的变化,及时针对可能出现的洪水灾害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提升对水资源的保护效果。区域内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污染程度超过水资源自净化能力等,这些都将影响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开采应用,而在严密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形成对水资源的良好保护效果。
2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要点研究
2.1完善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若要解决我国水资源监测管理过程中程序冗杂,权责不明等问题,就必须要重新规范监测管理体系中的各部门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监测中得出的各项数据的真实性,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工作中的第一个环节,它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第一个环节真实可靠才能保证后续的分析及最终的解决方案都是正确的。另外各部门工作要相互配合,获得的数据也要相互验证,这样可以保证水资源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为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2重视优先监测水中有机污染物
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将水环境污染评价体系分成多个评价指标,合理地去除没有达到水环境污染下线的指标和一些在以往监测过程中没有监测出来的项目,因为当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监测指标并不全面,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目前并未一一证实出对水资源污染的影响情况,所以要加大对超出标准的指标的分析力度,保证检测结果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次,我国也要注意水资源污染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要结合各地河流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重金属含量监测,若重金属含量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可以每年监测1-2次,若重金属含量超标,在下一年就需经常性的进行监测,掌握水资源污染中的重金属的实时含量,及早发现问题,以便能尽早的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
2.3深化水环境监测质量和管理体系
(1)质量监测,它是整个水环境监测中的重中之重,因为监测数据的真实与否是保证最后结果准确的基础,若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调性,也就保证了最后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方案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没问题的,由此可以看出水环境质量监测在整个水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地位。(2)深化管理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要有一个详尽的管理制度,对监测人员要做到权责分明,岗位职责清晰,转变现有监测人员的认知,令其认识到水环境监测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能认真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整个监测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甚至是个人都要互相配合,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协作,以便更好、更快的完成水环境监测工作。从质量到工作流程的多方面共同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缩减了多余的工作步骤,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为将来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支持,为以后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打好基础。
3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措施
3.1实现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综合规划
高质量的综合规划工作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条件。综合规划能够实现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统一管理,使其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进而提高该项工作的实际开展效率。尊重自然的实际发展规律,以人为本,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规划方式。例如,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可以从经济以及环境两个方面展开。这种方式既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还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符合我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3.2统一管理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
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工作效率。在生态环境中,水资源自身形成一个循环系统,并保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水资源大量流失,甚至污染。针对污水排放现象,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出现违规排放污水现象,应根据水资源污染程度,按照制定的惩罚标准,给予其相应的处罚。合理控制污水排放量,并根据河流的实际情况,确定河流的最低承受限度,将污水排放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发挥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能力,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4工程应用实例
4.1基本概况
石家庄地区属海河流域,平原区河流自北向南有沙河、磁河、滹沱河、交河、槐河等流经本区,且石家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均处于超采区,旱涝以及其山洪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点以及时间都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水质变化也同样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因此,在进行水文水资源监测时需考虑许多不确定因素。此外,石家庄地区共有178处汛期雨水情报汛站,其中中央报汛站19处,省级报汛站159处,报送土壤墒情站21处,已接收山洪灾害报汛站302处,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有关水情拍报以及水文测验的文件要求进行监测,使水文水资源监测具有标准性特点。
4.2水文水资源监测内容及方法
4.2.1对地下水的监测
石家庄市水务局自2014年开展《石家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地下水监测工程》,2018年水利部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河北省建设任务,自此石家庄市地下水监测站网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共有省控地下水监测站201处,国控地下水监测站112处,建立了健全高效的地下水超采监控体系,基本满足了石家庄地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地下水监测信息的需求。
4.2.2对地表水的监测
石家庄市的河流分布属于海河流域的子牙河水系和大清河水系,根据地表水情况与环境的不同,对地表水进行监测的方法也不同,流速较慢或流量较小的河道,监测方法也存在差别。例如一些漂浮物较少,且含沙量相对较小的河道,一般采用多普勒仪器或者超声波法对其进行监测;河道上方或两侧有建筑物的河道一般使用流量公式进行流量值的计算,需要获得河道的水深、水位以及水头等数据,将这些数值带入到流量公式中进行计算;含水量小的河道一般使用量水堰施测方法;含水量较大的河道一般采用量水槽的方法。此外,还有很多监测方法如电磁法和稀释法等,需要根据所监测地表水的不同情况选而采取相应监测措施。
4.2.3对降雨的监测
由2018年石家庄水资源公报得知,2018年石家庄市平均降水量为479.6mm,总体呈现西北和西南山区偏多,平原偏少的态势。针对降雨的监测主要以基本站、中小河流站、山洪站GPRS自测报为主,雨水情信息上传至水文局机房服务器,由终端软件与水务局防汛办信息交换系统进行联系,确保降雨数据第一时间上传,针对部分站点存在雨水情极值和异常数据进行纠正和插补。
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为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对水资源管理有充分的认识,借鉴先进经验和成功作业,认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健全完善管理体系和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水文水资源监测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峰,樊培.增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9):126.
[2]李昌柏.水文水资源监测现状及解决对策[J].低碳世界,2018(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