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深圳 518000
摘要:地铁交通的开发能够快速有效的缓解地上交通的压力,快速准时,运输量巨大的特点让地铁运输成为城市居民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随着地铁交通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认可,地铁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地铁运营公共现场的安全防范效率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希望为我国的地铁运输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防范;效率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也在飞速增长,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交通拥堵情况非常严重。地上交通已经不堪其重,地下交通的开发迫在眉睫[1]。
1安全隐患问题
地铁每天运输大量的城市居民,因此地铁运营的公共现场安全至关重要。人员密集的场所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而地铁作为地下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密封性,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将造成人员恐慌甚至是踩踏事故[2]。近年来,地铁安全问题受到很多关注,地铁内设置了很多醒目的公示,尽管如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仍然会造成民众的恐慌,因此地铁运营公共现场的安全防范至关重要。
2地铁一些安全措施的安全效率分析及评价
地铁站内作为人员密集区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随着城市居民和有关部门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关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逐步出台,进一步提高我国地铁运营公共现场安全防范的效率。
2.1站前安检防范效率研究
随着有关部门对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逐步得到了落实,其中进站前安检已经成为保障地铁运营公共现场安全防范的先决条件。地铁进站前安检能够有效预防站内恐怖事件的发生,极大程度的保证了城市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地铁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各个城市都严格落实地铁建站案件这项工作,但执行情况却不尽相同。部分城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每个地铁站设置三到四个安检口,对于客流量较大的站点每个安检口配备两名工作人员,分别负责引导乘客将随身物品放入案件机器,并通过安检门的检查。另一名工作人员则负责对过安检的物品进行检查,如果乘客携带违规物品则无法通过安检。在检查过程中,针对乘客随身携带的细微物品,例如雨伞,饮料和化妆品等也是需要通过安检的检查的。然而,部分城市虽然也按照规定设置了站前安检,但执行力度却不高。工作人员对乘客及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也较为敷衍,甚至对于不将随身物品放入安检设备也无动于衷。地铁站前安检的力度直接决定了安检的安全效率。站前安检能够将潜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甚至是伤亡。事实上,每年相关部门都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地铁安检上,但地铁安检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收看,安检工作人员在客流量较少时能够正常严格的进行安检工作。
一旦进入早晚高峰时期,客流量巨大,人群密集,安检工作就很难严格检查每一个人,有些乘客趁乱避过检查,也有些乘客觉得麻烦,懒得将行李取下过安检,种种情况导致地铁站前安检安全效率大幅降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出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例如在早晚高峰客流量巨大的时间短,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引导乘客有序安检。其次也可增设流动巡查人员,不定时抽查站前安检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等。
2.2安全屏蔽门的安全防范效率研究
地铁站内客流量巨大,地铁进站后乘客上下车较为拥挤,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曾经发生过多起因站台人员拥挤导致乘客掉下站台,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这种安全事故不仅给乘客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甚至是死亡,同时也会对地铁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地铁站台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合理的解决。以往,站台安全主要靠工作人员现场维持,但效果不佳。及时增加工作人员数量也很难应付人流激增的高峰期。安全屏蔽门应运而生,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站台秩序问题,全面的保护乘客的安全,降低乘客掉下站台的几率,提高了地铁运营公共现场安全防范效率。同时,安全屏蔽门一般采用隔音材质制作,因此在保护乘客安全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地铁站内的噪音,让地铁站内更加安静舒适。
2.3中间楼梯扶手的安全防范效率研究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地铁站上下楼梯宽度大于3.6米时需要增设中间楼梯扶手,然而经过实际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地铁站在建设时并没有增设中间楼梯扶手。由于地铁站客流量巨大,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乘客的恐慌,甚至是踩踏事件。由于地铁楼梯宽度较高,且中间没有楼梯扶手,一旦发生事故部分乘客没有扶手支撑很容易被人流带倒,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地铁楼梯中间扶手的设置非常重要。在实际走访调查后,发现因没有安装楼梯扶手导致乘客受伤的事故屡见不鲜,而安装中间楼梯扶手后,楼梯出现安全事故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安装中间楼梯扶手对提高地铁运营公共现场安全防范效率效果显著。但中间楼梯扶手的增设将提高地铁楼梯的建设成本,因此为了避免地铁建设时为了减低成本而偷工减料,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地铁中间扶手的检查,一旦发现未增设中间楼梯扶手将不予验收。虽然建设成本增加,但能够为地铁运营提高安全效率,保证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进一步保障地铁的正常运营。只有不断提高地铁运营公共现场的安全防范效率才能让乘客更加放心使用地铁出行,才能进一步缓解地上交通的压力。
3结论
地铁作为地下交通,具有时速快,运输量巨大和覆盖面广等优秀特点,备受城市居民喜爱。但由于地铁站内客流量巨大,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将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地铁运营公共现场安全防范必须落实到实处,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能够保证地铁的正常安全运行。通过实际走访调查,对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地铁站前安检,安全屏蔽门和楼梯中间扶手能够有效的提高地铁运营公共现场安全防范效率,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只有不断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才能让乘客更加愿意选择地铁作为出行工具,才能真正做到缓解地上交通压力,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徐耀威.我国地铁运营公共现场安全防范效率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6):73+75.
[2]白忠华.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