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付前梁
[导读] 摘要:近些年,科技发展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为了美化和保护环境,应该以生态规划理念为基础加强园林景观的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近些年,科技发展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为了美化和保护环境,应该以生态规划理念为基础加强园林景观的设计。本文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以及生态规划理念的定义进行叙述,提出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价值,并对生态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进行描述,旨在提高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规划理念;应用
        引言
        我国自市场经济制度开放后迈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从反面来看,由于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加大对环境的重视,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当前,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不仅可以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还能够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当前,环保理念已经变换为各种形式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形成生态规划理念,并积极贯彻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1 生态规划理念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既能推动人类世界不断向前发展,又能处理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在不断探索的问题。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对于这一问题,各国都在探索将生态观念融入人类社会规划发展中的有效途径,并由此诞生出了生态规划理念。所谓生态规划理念,就是在各种规划设计工作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作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强调规划中的生态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重视,是现代规划设计领域十分重要的一种理念,也是社会发展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园林的最终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实现。尤其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更需要以一种先进的理念为指引,来不断优化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从而使园林景观能够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生态规划理念恰恰能够满足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因此,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对于现代园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 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不但是园林景观所需坚持的必要原则,同时亦是贯彻生态理念的重要原则。要想有效融入生态规划理念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对具体的元素与景观进行全方位分析,并且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开展设计工作。不仅如此,设计人员还需要科学应用现代化技术,以实现优化绿色资源,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在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仔细考虑各个元素与植物的构成,不要采用对环境有害的工艺技术或是设备。尽可能引进能够长久使用的设备,以及容易存活的植物,同时能够科学协调与配置每个资源景观,切实将生态规划理念的作用发挥出来。
        2.2 环保性
        为了实现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严格遵循环保性原则。设计过程中,为了使园林景观达到环保的标准,使周边景物与园林设计景观能够更加协调,应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美学功能。同时,为了高效地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设计人员还应该掌握植物学、园林设计学以及生态美学等知识。


        3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生态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
        3.1 合理种植生态植被
        在实现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主要的手段为生态植被的种植,进行生态植被的种植不但可以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植被的适应性,从而将植物有机地融合到地理环境中,使植物能够健康成长。在种植园林景观的过程中,为了使植物的地方适应性得到提高,可以运用可再生植物资源,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实现本地植物种植,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生态植被的种植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使用多种植物,对其进行搭配,使生态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群植、孤植以及丛植理念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应该以各植物的适应性为基础,提高园林的统一性,使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得到满足;对生态植被进行种植时,为了使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性得到提高,设计人员应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从而使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目标得以实现。
        3.2 生态规划理念下自然元素的设计
        在园林景观的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内容,不但有植物的种植,还包含人工设施建设以及水生生态系统构建等,这些内容也必须秉承生态规划理念进行设计,尽可能在设计建设中运用各种自然元素,以实现景观整体美观性和生态性的提升。例如在公共娱乐设施设计中融合周围自然元素使设施与自然环境形成映衬,突出景观观赏特色,在水体景观中增加水生植物,以丰富城市植物种类,提高城市绿化率,同时也能促进城市水体的净化。
        3.3 建设城市绿化隔离带
        城市防护林城市的生态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吸收洗车尾气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但当前,由于城市建设的规模增大,需要进行道路的拓宽,进而导致人们对于防护林的乱砍乱伐,不仅不利于城市的美观,还导致防护林功能的消失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建设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带,用以隔离城市居民生活区与道路,优化城市的布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化的绿色发展。
        3.4 河道规划设计
        河道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融合园林景观设计和水体设计所发展而成。科学合理地开展河道规划设计有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促使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开展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务必要保证园林景观可以给河道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笔者认为可以有效利用起芦苇等覆盖性植物和湿地松、杨树等植物,以实现生态驳岸设计。不过在该环节,需要防止自然资源对河道产生侵害。不仅如此,在进行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水体环境以及护岸植被等要求考虑在内,保证实际设计与生态护岸的要求相符。此外,在进行河道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与河岸实际规划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有效结合起来,正确划分区域,在根本上保障河道规划设计与人们的需求相符。
        3.5 科学选择绿色生态材料
        由于园林景观的建设会耗费许多建设材料,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树立起生态规划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来科学选择绿色生态材料,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破坏。通常来说,较为常用的能够循环使用、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绿色材料有复合材料、节能灯等。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当要充分利用起水能、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清洁、可循环的资源,将生态环保理念充分突显出来,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同时,还能减小工程维护成本,有利于园林景观的健康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生态规划理念为依据,可以使生态环境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有效地促进生态规划理念的发展,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园林景观中的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使人们能够耳濡目染,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虽然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应该遵循各项设计原则,以当地的人文和环境为基础,对生态植被进行种植,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使园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园林景观的适用性和观赏性。
        参考文献:
        [1]齐艺涵.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02):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