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修复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郭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也造成了矿山周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地破坏,给我国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也造成了矿山周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地破坏,给我国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剧,以及在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中取得的初步成效,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矿山资源开采后的历史遗留问题,使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并为日后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就矿山修复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矿山修复;生态环境;作用
        矿山废弃地的出现,污染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破坏了当地的自然景观,还导致了一些地质灾害,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同时还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水资源的破坏也可能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被开发的矿区具有很多有害因素,尤其是重金属,重金属含量过高会污染土壤,破坏土壤的分子结构。因此,修复矿山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1 矿山环境的生态修复现状
        现阶段我国矿山主要分布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或一些偏远的地区,由于采矿工艺不先进,并且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在采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管理方面的不规范,也加剧了对土地土壤和内部结构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若我国不进行及时的拯救和治理,将会使土地的生态恢复率大大降低。找出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矿产的生态恢复研究发展迅猛,被开发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也在逐步开展起来,为了减少和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壤特点来因地制宜的制订并调整生态环境治理方案,最终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矿山治理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治理技术也逐步成熟,比如采空区及尾矿库治理、煤矸石,矸石山的治理等。现有的恢复生态矿山的体系也逐渐完善,比如复垦与复绿技术、尾矿库安全防护技术等。相对成熟的技术、相对完善的体系才能为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修复区域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更好的融合,是国家可以健康长久发展。
        2  当前矿山修复中存在的问题
        2.1  矿山修复资金监管弱
        在矿山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基础,但往往会出现资金过于薄弱的情况,同时对于现有的资金监管过弱,导致资金没有在矿山修复中发挥作用。年检制度是对采矿人的一种约束,但是年检制度也没有发挥还有的作用,相关人员也未尽到义务。执法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也导致情况不断恶化。监察力度过于薄弱,导致相关人员未依据法律提供矿山修复费用,以及落实矿山环境恢复的治理行为。
        2.2  流程漏洞
        在矿山开采前,许多地区实行的是先审查而后备案的措施,在通过审查和公示后,开采方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上缴环境治理保证金等相关费用。但在这样的流程中,许多企业往往会钻漏洞,往往不备案也不缴费,导致流程处于停滞的状态。
        3  矿山修复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矿山开采后,会遗留下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若放任不管将导致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矿山修复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治理遗留下的各种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尽可能的遵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关措施。以下将详细论述,矿山修复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3.1  恢复山体结构,减少隐患
        在偏坡的修复过程中,各具体措施应该有序的分步进行。第一步应先清理偏坡上的碎石,这是最直接的危险,避免出现修复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第二步应降低坡度,降低坡度能够有效避免山体崩塌等危险,可将偏坡削降成阶梯状;第三步应进行植被的种植,消除安全隐患后提高植被覆盖率,能够有效保持水土,促进山体生态系统快速恢复。


        3.2  改善土壤和修复水资源
        在修复的过程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在其他地区搬运合适的土壤对矿山表面进行覆盖,且在土壤表面种植植物,以达到有效稳固土层的目的。通常情况下,考虑到矿山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壤造成伤害,会在土壤和矿山表面制造一个隔水层。但此方法所花费的费用较多,且难度较大。在搬运土壤覆盖完毕后,应对土壤进行相关的增肥工作,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保障。水资源是与人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修复水资源是矿山修复的一个重要目的。修复水资源关键的问题是,除去水资源中的有害物质。对于修复水资源的措施有很多,例如通过植物净化水资源、构造人工系统、构造水体净化系统等,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对于过度开采水资源的问题,应该做到“开源节流”,即尽可能多的从其他地区引进水资源,缓解当地的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3.3  开发余下的尾矿
        尾矿是在矿山开发的过程的中,遗留下来的物质,对生态环境会造成第二次的污染。因此,开发尾矿、充分利用尾矿的价值,是矿山修复中的重要问题。尾矿相对于精矿来说,价值较低,因此它往往被忽略。尾矿的堆积,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得不到利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导致多种污染,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尾矿本身,为有很多有价值的金属成分,在矿山修复的过程中,可以将尾矿进行相应的处理,分离出其中的有效金属物质,这就能发挥尾矿的价值,带来乐观的经济效益。在矿山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就地取材的作用,例如在矿山的空旷区,可以利用矿山的部分粗纱进行回填利用,对于矿山的碎石等,可以将其收集,在铺完土层后利用碎石进行固定。充分利用矿山周围的资源,能够使得各类资源有效发挥其价值,减少经济上的耗损,又能有效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3.4  恢复绿植
        矿山的修复有利于,提高绿植覆盖率,恢复矿山当地的绿色生态系统。矿山的开采往往伴随着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极易渗入土层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绿植的恢复往往过于缓慢。矿山恢复会适当选取合适的植物,通常选择对重金属耐性好的植物,可以将重金属有效的集中,此外,植物一般能够适应矿山极差的土壤条件,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经过层层的考察和选择,经过矿山修复的植物通常能够有效的存活下来,促进矿山绿植的恢复。
        4  矿山生态恢复应注意的问题
        在矿山生态修复的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避免保持绿植的生命力、矿山修复不能忽略经济能力。矿山修复的植被往往活不过三年,这种情况普遍存在,这就极大的浪费了修复前所使用的资源,因此在提高植被覆盖的同时,应该注重提高土壤的肥力、选择合适的植被等。由于前期的矿山开采只注重经济效益,因此会存在后期修复的过程中,过重强调环境效益的问题,导致在修复中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资源得浪费。矿山修复一定要注重原有的经济能力,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修复能够有效改善环境问题,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同时,矿山修复能够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通过牺牲生态环境来获取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弥补解决遗留下的污染问题,能够使得经济发展焕然一新。矿山修复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措施方法,做到因地制宜,找到最佳的修复方案。
        参考文献:
        [1]周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4058.
        [2]孙尧.简析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提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6):764-765.
        [3]刘少君,刘博.矿山生态修复研究综述[J].世界有色金属,2019(10):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