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快了城市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以传统粗放式为特点的建筑行业也逐渐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取得了突出性的成就。但是,受施工场所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管理难度较大。基于此,不少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逐渐加强了对BIM技术的应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应用
引言
BIM技术是目前高科技技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其应用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工作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这将对于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BIM技术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也是设计和方法。因此,利用BIM技术进一步使得装配式建筑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BIM技术的应用,明显地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不断提升施工质量管理的管理水平,因此,要充分重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相比传统的建筑工程更加复杂,对其施工管理的要求特别高。BIM技术相比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更多的新价值,适合越来越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首先,其最明显的优势是具有可视化的价值效果,利用BIM技术不仅可以将工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的内容进行三维立体呈现,还可以有效进行数字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以便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的监控,可以随时进行施工质量的跟踪,对于施工质量第一时间就可以进行判断,能够对质量责任的追溯提供有力依据。其次,BIM技术在协调性方面具有价值效果,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中的各个专业、各个部门可以在建立的平台上进行各种工作的协调处理,能够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流畅可靠地进行。在应用BIM技术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施工现场的远程控制,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实施监控,将工程的每个施工环节的工作状态记录下来,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的管理能力。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在现场施工中的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阶段意义重大、不容忽视。现场施工期间引入BIM技术,能够产生巨大成效。尤其是可视化功能实现后,能够克服施工现场许多障碍,借此改善施工效率与质量。比如进行现场材料管控时,能够通过BIM技术分析所得材料信息,提高材料管控科学性与有效性,避免管理失误造成用量差异,从源头上消除许多风险隐患。由于它包含许多方面,而现场施工阶段各方面(如材料、人员、设备等)均可能产生问题,所以需要引入BIM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尽早给予处理。比如,当建筑节点连接有着严格限制时,BIM能够依靠可视化功能来处理,避免产生偏移,提高定位精度。
2.2构件生产质量的管理
构件的生产质量对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企业在工作中应合理使用BIM技术进行构件生产质量的管理和控制。(1)严格进行生产精确度的管控。构件生产的工作中,采用BIM技术模拟每种构件的生产外观尺寸、结构情况,在发现有不适应的地方,立即做出调整,在全面分析构件数据信息的情况下,有效进行数据准确性和质量精确度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BIM技术的过程中,还需通过模拟构件的方式,详细了解是否存在缺陷和不足,正确的开展相关管控工作。(2)构件运输环节的管理。
构件的运输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对其使用质量造成影响,所以,企业应该积极采用BIM技术模拟构件的运输环境和实际情况,并提出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措施,要求相关运输人员在构件运输的整个过程中,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处理,预防构件出现质量问题。(3)库存管理的控制。在构件运输到工程施工场地之后,库存管理十分重要,一旦库存管理中存在问题,会导致构件受到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影响,使用质量与性能降低。所以,企业可以使用BIM技术模拟相关的库存结构与环境,动态进行监督管理,预防出现突发事件问题,在提升库存管理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因为构件质量问题出现的经济损失,严格控制成本。
2.3在施工模拟中的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就需要让施工人员充分掌握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细节以及技术要点。在这一方面,BIM技术结合施工现场数据、构件信息以及施工方案能够构建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虚拟模型,并以模拟动画的方式将整个施工过程都呈现出来。施工人员通过观看模拟动画能够详细掌握整个施工中的细节、施工流程以及施工工艺,以便日后可以更加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此外,BIM技术防真模拟施工过程可以再一次在实际执行中发现施工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反馈给建设单位进行提前调整,从而使施工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
2.4工程项目清单式质量管理
为确定施工质量控制部位,即检查对象需要对施工单元或构件编号,称为构件ID识别码,以便于在BIM模型中调用基本信息,同时保存检查结果。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是收集与分析建筑物的相关数据,包括:质量要求、工作分解结构的工作包、工作进度等。建筑物本体的质量要求主要由设计文件、企业标准及验收规范构成。施工的技术措施,如脚手架、模板及支架等也由相应的企业标准与验收规范规定。BIM模型建立后,建筑物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已通过数据形式包含其中,通过工作分解结构,可以将建筑本体与施工技术措施的质量要求进行分解,通过对这些有层次结构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包的定义,建筑物形成过程整体的质量要求可分解成为一个个建筑构件的质量要求。这些定义的信息与建筑模型和施工进度计划相联系,不仅整个建筑物有了明晰的质量构成和建筑物构件数量,在构成建筑的构件层次上,每个构件也有了各自明确的质量要求与参数,同时因为结合了施工进度,可以以这些建筑构件的质量控制要求为导向,完成按建筑构件工序划分的质量控制清单。建造现场的质量数据采集是施工中质检员必须完成的工作,BIM生成的清单,从建筑构件以及施工工序的层次明示了建筑构件需要满足的质量信息。通过清单中载明的构件ID,质检员可获得该构件在模型中的具体方位,按照清单顺序及构件部位实施检查和进行建筑构件的质量信息采集,将结果填入清单表中,同时还可以采集包括工序进行时间、环境温湿度、施工班组、施工所用设备、施工方法、检查工具和(或)检测设备编号等信息,并及时进行数据录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施工质量管理受到广泛重视,然而,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不能确保质量的严格控制。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采用先进BIM技术,创建相应的质量管理模型,整合质量数据信息,将工程的构件与结构情况真实的显示出来,以便于跟踪性的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水平,满足当前的质量管理标准。
参考文献
[1]周依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
[2]王育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06)
[3]周鑫.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