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鼎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建筑领域的发展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原材料,建筑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依然比较大。如果不做好相应的工程管理工作,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施工材料的浪费现象。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业;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1.对建筑业开展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加强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可以增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在开展实际施工作业的时候,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对工程的施工技术、使用的材料和相关设备等要素进行严格的把控,使建筑工程可以如期建设完成并交付使用。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对工程建设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化解,优化资源配置,为工程的顺利建设打下基础。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2.1建筑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
建筑业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建筑领域的工程管理是建筑行业的必然要求。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机制,缺乏系统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不全面。关于工程的全过程管控力度不够,使得工程发生异常情况的时候,没办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置。给工程的顺利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2.2工程管理制度没有落到实处
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依据。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会让工程管理的实际操作变得粗放,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正常进展。目前我国的工程管理制度,只是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管控,对已有的管理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很好的把对相关人员的管理与施工作业衔接起来。
2.3工程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当前,我国的工程管理方法依然比较传统,很多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仅仅通过经验判断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施工企业已有的经验往往是跟不上形势的变化,比如绿色环保建筑的开发,智能化建筑的应用。如果建筑企业没有有机结合信息化技术和园林景观设计等内容,那么工程管理满足不了当前建筑业的发展需求,导致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影响。
2.4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比较低
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施工工艺的进步,现有的工程管理水平很难适应建设工程的发展形势。就会使得建筑工程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质量问题或者其他隐患,从而拉低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平。对于施工过程以及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施工技术往往是在设计阶段就被确定了的。很多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作业时没有到拟建项目的现场去勘察实际情况,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业主的想法和要求上,然后依据自己已有的工作经验进行作业。由此设计出的方案或图纸可能就跟实际情况有出入,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除此之外,关于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也是令人堪忧的。很多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作业前并没有对施工图纸开展评审或会审工作,就可能造成在施工作业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没办法有效解决,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和秩序。
2.5缺少具有专业技术的工程管理人员
目前,我国的建筑领域的工程管理人员更多的是来自农村地区的、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教育的人,这一部分的人员是从基础的工作做起,然后做工程管理方向工作的。他们开展工程管理活动更多的是靠经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调整或变更情况,他们可能就不知道应当如何处置。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就显得优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更少。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也会对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施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企业也没有重视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随着施工工艺的更新和升级,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的水平越来越难适应实际需求。
3.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探究
3.1构建系统的管理体制
要构建完善的建筑管理机制,不仅要对工程项目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也要对外界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借助信息网络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为科学的管理机制提供依据,进而达到全面管控的目的。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要对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等各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从而达到对工程的有效管理的目的。与此同时,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机制也离不开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因此,分析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也是不容忽视的。
3.2对工程管理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
优化和创新工程管理技术,可以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的力量,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开展工程的勘测设计活动。也可以通过建立基层化的工程数据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要调试智能化的线路和相关设备,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工程管理中引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开展设计建模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共享施工环节的各种实时数据和运营周期信息,达到工程高效建设的目的。
3.3安全管理
要贯彻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为安全不仅关系着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关系着建筑企业的财产安全,甚至可能关系着公共安全利益。因此,在施工作业前,详细的勘察施工环境以及检查详细的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各工序,提高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严谨度,防止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达到提高工程全过程的安全系数的目的。
3.4培养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
优秀的专业人员应该要具有极强的技能素养以及较高的责任心,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是工程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专业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信息管理技术,可以更好地对集成化的管理系统进行操作,熟悉各种施工工艺和技术,把握各施工环节的工序和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应当着力培养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让这些经过培训的人员认识到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对作业人员以及相关工艺的管理控水准,进而实现本单位的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当然,工程企业也可以通过高薪聘请的方式引进一些专业人才,实现工程管理的高效性、专业化。工程企业要塑造本企业的大局观念,强化工程的参建人员的责任意识,对施工细节进行深化,进而达到对工程建设的安全保证。
3.5与工程造价有机结合,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控制
将工程造价有机结合到工程管理中,可以加强对工程建设成本的预算和控制。让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管理的过程。以经济效益促进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项目的开发严谨度。强化对经费支出的数据管理,把握好工程的建设设备、建筑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整个工程的功能和质量,达到健康管理的效果,实现建筑企业利润的提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国内建筑工程领域的工程管理工作依旧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综合素养不高、施工管理意识相对淡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通过根据现代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和环保性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扎实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的培训体系和考核机制,培养施工人员的业务技术和责任意识,积极做好绿色施工的宣传工作,树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融合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管理等一系列有效的办法,便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强化工程参建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工程质量意识等,为工程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对建筑工程的高效管理控制,使建筑行业能够跟上时代发展形势,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波.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06-207.
[2]李晓君.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 四川水泥,2019(04):174.
[3]朱会中.绿色施工技术在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10-11.
[4]彭小卫.浅析公路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J].科技视界,2018(20):179-180.